万物风华录 第20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修把村落附近找了个遍,无论如何都没有转经筒的下落,这意味着什么?他开始有点疑神疑鬼。他在那里逗留了将近一个月,最终不得不承认,丢了就是丢了,也许在自己熟睡时,被什么动物偷走了,也许是被路过的贼顺手拿了。
  可是从来就没有任何动物敢主动近他的身,若是人的话,靠近他十米范围内,哪怕他熟睡也会马上发现。
  上天想告诉我什么吗?不,不是的。陆修从来不屈服于宿命,如果屈服于宿命,那么他现在早已放弃了。
  他想发泄自己的一腔怒火,却不知从何开始,最后只得安慰自己,八十年了,他至少也经历了两次轮回,带着转经筒的初衷是让他辨认,数世后,前世乃至前前世的记忆,定已变得模糊不清,转经筒再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八十年前写下的笔记,也已在岁月中化作了一摊碎纸末。
  所有他从羊卓雍措湖畔带到中原的记忆之物,都敌不过时光的力量,逐渐崩毁,只剩下那个念头,还支持着他,四处找寻。
  第九个十年,陆修的心情复又变得平静下来。
  他以为自己真正地做到了“随缘”,他看见数场战争在中华大地上肆虐,但战乱横扫过后,新的一切又诞生了,人们的服饰换成了民国时的长褂,又换成了中山装。
  只有他还穿着藏袍,一个又一个地方寻找,有人让他作户籍登记,问他从哪里来,他便掏出少许离魂花粉,让对方闻闻。凡人打了个喷嚏,便会把自己的初衷忘得一干二净。
  这是禹州在四十年前教会他的,有许多事不必用暴力来解决,毁了一天的好心情。
  如果哪天我决定放弃,我也会给自己闻离魂花粉,但对龙来说,不知道有多大用处。陆修心想。及至他听见一伙干农活儿的青年谈笑,便将目光转向笑声的来处,搜寻那个耗费了他九十余年时间的灵魂。
  如果他再一次转世,以六十岁为限的话,现在应当是三十岁。
  我又错过陪他长大的时光了。陆修心想。
  第九十九年,陆修决定去找个特别的地方,度过这一年的最后一天。
  他本想去曜金宫,但回到了山西的佛宫寺时,天地间下着大雪,佛宫寺有和尚开门,邀请他进来饮茶,陆修想了想,便接受了。
  “施主往哪里去?”住持老和尚亲自沏茶,客客气气地问道。
  “太行山,曜金宫。”陆修答道。
  他在很多很多年前来过这里,具体什么时候,已经不记得了,现在的僧人,与当初的僧人,也已不再是同一批人。
  “那是很远的地方了。”老和尚说,“您在世间找寻什么呢?”
  “我在找一个转世的灵魂,”陆修说,“他曾经是个善良的孩子,我想他每一世,都将托生为人吧。”
  老和尚点了点头,说:“七十年前,我见过您一面,师兄们于是告诉我,您是龙。”
  “七十年前么?”陆修说,“我倒是不记得了。”
  “那一年,我还只是个六岁的小沙弥,光阴荏苒,今年已七十六岁了。”老和尚唏嘘道。
  陆修依旧穿着一身藏袍,当然,已不再是离开西藏时的那一身,经历了转经筒的丢失,他另外又照着原本的模样做了一身,而把原先的服饰用法力保护得很好。
  “您还在找他么?”老和尚又问。
  “否则呢?”陆修反问道,示意你看,我像找到的样子么?
  老和尚笑了笑,他没有劝陆修放弃。
  陆修与老和尚饮着茶,转头望向寺内的佛像。
  “施主您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什么时候呢?”老和尚又问。
  “我这一生,只见过他一次。”陆修难得地今天话变多了,也许是回忆起过往的缘故,“就在同治元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