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5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委婉地说出来这东宫之事确实能引起朝野波澜,那再客观不过了。
  然而这件事就是变了质。
  “朕委你以大明民政事,这东宫事,是你该忧虑的吗?你心里又有什么样的波澜?”
  “臣忠心无贰,陛下之忧,臣亦忧之。”曹察抬起了头看着朱厚熜,眼神坚定,“臣只盼陛下福祚绵长,大明丹宸永固!千秋万代,基业长青!”
  “好,你忠心无贰。这么说,朕有什么旨意,你定会照办?”
  “请陛下降旨!”曹察又低下了头。
  “你那侄孙女,皇后颇为喜欢。孙元在陕西种了这么多年树,儿子的婚事都没精力操心,皇后生前常常惦记此事。今日,朕便做一会月老牵个线,等孙元回京了,不如议一议。若是能成,便是亲上加亲,你意下如何?”
  曹察浑身一震,但只能磕头谢恩:“陛下御赐良缘,舍侄听闻,必定感激涕零!”
  “平身吧。”
  朱厚熜看着他站起来之后,眼神有了一些萧索,这才说道:“你在广东、湖广这么多年兢兢业业,朕今日仔细瞧着你,才发觉你也老了不少。”
  “……臣蒙陛下信重,不敢不用命。臣如今忝任民政部尚书,早已深感精力渐渐不济。”
  “那还是不要过于操劳了,须得好生养着身子才是,朕还要倚重你。”
  “……臣领命。”
  曹察弯着腰告退了,朱厚熜看着他的背影沉默了许久。
  他十二岁的侄孙女,怎么嫁已经耽搁了许久的孙元的儿子?
  如果有心,何不直接赐婚?
  这桩婚事成不了,不论是和孙家的,还是他原本打算的和朱家的。
  曹察自然是听懂了的。看在他女儿是三个公主母亲的份上,这事只能到这里。
  而曹察在大国策会议之前请求致仕,也自然会让他原本在朝中已经拉拢的一些人、还有他的对手们,明白皇帝画出来的红线。
  东宫的将来,尽管去担忧或者谋划。可是如果要把这斗争延伸到宫里,那就回去养老。
  为将来的隐忧把当前君臣的心思搞得一团糟,无法专注于国事,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权柄。
  只不过,皇后离世都还没有二十七日,官民都没除服,这就急着开始争起来了?
  宫里,这一次朱厚熜把处置的事交给了黄锦。
  需要处置的,就是章巧梅以外的其他人,包括他那个干儿子。或轻或重,朱厚熜懒得再过问。
  而朱厚熜到了永安宫,面对端嫔又能如何?
  这是他三个女儿的生母。
  当皇帝心意已决之后,只言片语就能够成为敲打。也不至于就此成为冷宫,但皇帝那也是常常来此才能让她受孕三回的,怎么再记起这些来,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反而更需要安抚的是同样受到牵连的林清萍和文素云。
  王和的两个干儿子,干脆都安排去督造皇后陵寝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