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问题是他们三个月内还没能攻下寿春城呢?
  到时候徐怀还会慢悠悠的给他们从容收缩防线,而不是趁他们强攻寿春兵疲将困,从汝蔡等地秘密抽调数万精锐进入淮西,突然间从六安、合肥之间往北穿插,完全不再给他们往北收缩防线的机会,而是迫使他们在南淝河北岸与之决战?
  此外,仲长卿甚至都不觉得攻陷寿春,歼灭韩时良、葛钰所部,此时还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东路大军这次通过水路奇袭,大胆扑入长江,是给南朝造成极大扰动,也斩获很大的战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南朝的根本,反而叫靖胜侯徐怀获得把持南朝朝政的机会。我现在就担忧歼灭韩时良、葛钰部,并不能叫我们真正形成对南朝的优势,反而叫南朝绍隆帝彻底沦为徐怀玩弄于指掌间的傀儡。到时候我们所要面对的就不再是仅仅掌控京襄七州之地的徐怀,而是掌控南朝七十州之地的徐怀!”
  仲长卿目光凝望远处的山麓,问岳海楼,
  “宗王这次为何来见平燕王,也是意识到南朝彻底落入徐怀掌控之中,会有真正的大麻烦吧?”
  “上个月中大汗巡狩阴山,宗王北上见驾,之后就来到宛城,召我等渡淮过来见平燕王,但到底是为何事,途中却没有细说。”岳海楼说道。
  “汗王态度有所松动了?”仲长卿没想到汗王上个月南下巡狩,欣喜的问道。
  中路两年对峙作战未果,甚至是他们承受更大的损失,那时候镇南宗王府就主张与南朝议和,实际就是主张将京襄与南朝分割开来看,同时将京襄(楚山)作为帝国最为优先的顽敌高度重视起来,利用南朝内部对京襄的猜忌及倒徐力量,共同牵制、压制京襄继续崛起。
  然而镇南宗王府的主张,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甚至在帝国内部还惹来不少的轻视与嘲笑。
  仲长卿原以为帝国内部不会那么快转变过来,但听岳海楼说宗王是在北上参见过汗王后紧急赶来寿州,禁不住猜测汗王的态度已经发生改变。
  岳海楼这些年在京襄(楚山)手里吃了太多的亏,仲长卿诸多想法他也是感同身受,说道:“汗王到底是什么态度,还不得而知,或许是没有那么坚持,但有些事终非宗王一言能决之,还需要先说服平燕王。另外,静惮宗王那边会是怎样的态度,现在谁都说不好……”
  目前赤扈对南朝是三路大军并驱齐进的格局,而在赤扈崛起及横扫天下的进程中,镇南、平燕以及静惮三大宗王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军政体系——很显然针对南朝的用兵方略,三大宗王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汗廷也无法轻易动用最后的裁决权。
  第一百六十章 撤军议和
  仲长卿还想着在宗王兀鲁烈先将内心真正所想交个底,却不想他与岳海楼刚进入平燕王屠哥在芍陂北营的牙帐,兀鲁烈就遣人来召,叫他们直接前往大帐议事。
  芍陂北营占地甚广,中军所在的主营虽然占据当地一座坞寨进行改造,但平燕王屠哥的大帐还是遵循传统搭设一座宛如宫殿般的巨大毡帐,铺以毡席、矮几。
  仲长卿与岳海楼走进大帐,看到镇南王兀鲁烈、平燕王屠哥居中而坐,东路军诸多大将,包括从河洛兵马都总管府调来增援东路作战的大将曹成,列坐左右,气氛有些沉抑。
  岳海楼如今也是万夫长及兵马都总管一级的高级将帅,此次兀鲁烈的随行人员之中,以他的级别最高,自然坐于兀鲁烈身侧。
  仲长卿给帐中诸王、将帅行过礼后,在万夫长怯不黑下首坐下。
  怯不黑低声告诉他镇南王兀鲁烈刚才已经开门见山提及东路军从淮南撤兵之事,主张藉此之机与南朝议和。
  平燕王府诸将虽然都已经意识到一些问题,但骤然听到镇南王兀鲁烈此议,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
  在仲长卿他们过来之前,有好几名万夫长、兵马都总管级别的将帅就按捺不住,言辞激烈的跟镇南王兀鲁烈争议过一番,也使得此时帐中的气氛有些压抑。
  仲长卿看到好几人看他的眼神不善,估计都以为是他蛊惑了镇南王兀鲁烈吧?
  仲长卿没想到宗王刚到淮南,就直接提及此议,感到意外的同时,也觉得整件事非常棘手。
  明明再多坚持两三个月,就有很大希望攻陷寿春城,突然间就要放弃此次兴师动众南下所有的战果撤出淮河,与南朝议和,换作谁能轻易接受?
  还有一点,就是赤扈铁骑纵横天下这么多年,横扫契丹、党项、西域、中原,此时可以说是兵锋最盛之时,这时候提撤军议和,岂非要赤扈将帅承认赤扈铁骑的兵锋不及京襄犀利,这又岂是容易的事情?
  因此撤军议和这事在仲长卿脑子里已经盘旋很久了,但他从来都没有在屠哥及东路军诸将面前提及。
  见平燕王屠哥脸色沉毅的坐在矮几之后,也不知道他刚才有没有说什么话,却也不方便揪住怯不黑问个清楚。
  议事还在继续。
  也许是一改传统,镇南王兀鲁烈赶到寿州,就最先站出来提及撤军议和之事,虽说好几个高级将帅都言辞激烈的站出来争论,但也令更多人能在帐中畅所欲言,少了许多顾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