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她又不需要通传,之前她甚至与他们坐在一起商讨过修堤之事,他直接说出来,有那么难吗?
  你把上报给管淼的折子再写一封,我上呈给陛下。秦泛也不再多问,直接递给她一个空白的折子,让他当下便写。
  是。万定春接下折子,立刻应下。
  秦泛也拿出一个新折子,将滁州的灾情及要重建堤坝之事,一一详细写下,并将官账与河工所记账本的差异,一同上奏。
  修堤已是几十年前的事,若真查下去,牵扯出的官员至少占朝中大半。
  秦泛不敢擅自去查。
  现在朝中的局面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经不起任何动荡。
  吐谷浑虽签订了和平条约,但他们对大晟却一直虎视眈眈,巴不得他们立刻内乱,好趁此打劫。
  可如今朝堂已不像秦泛料想的那般安稳。
  杨迟衣查出章瑜离竟是花渊微命人所杀,便也设计将郭孝慎从兵部侍郎的位置上,贬至了兵部员外郎。
  郭孝慎是花家的表亲,也是花渊微一手将他扶持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上。
  花渊微本想着再过几年,将他扶至兵部尚书,却没想到杨迟衣给他使了个绊子。
  他原打算与杨迟衣和平共处一段时间,可他的退让反而换来了杨迟衣的得寸进尺。
  这让他如何能忍?
  两人斗了几十年,手中都有对方不少的把柄,升降几个官员轻而易举。
  杨迟衣原是想将他的儿子杨典,从兵部员外郎拉到兵部郎中上,偏偏他那个混账儿子在这个节骨眼上又犯事,便只能作罢。
  他也知这是花渊微背后捣的鬼,知道无法将他的人推上去,便想到了曾经的兵部尚书苏明。
  苏明之前被贬至风陵渡,如今虽已被调回京,却只担了个礼部侍郎的职,着实是大材小用了。
  杨迟衣便写了封奏折,将苏明这些年在风陵渡做出的政绩一一列出,并将他调到了兵部。
  虽然同是侍郎,算是平调,但这对苏明来说却意义非凡。
  苏明既不是杨迟衣的人,也不是花渊微的人,只忠于朝堂社稷。
  花渊微便也未出手阻碍,兵部尚书纪伦伯曾是羽林卫的统领,晟颜卿将苏明贬去风陵渡后,便让他顶替了他的位置。
  如今兵部算是完全脱离了他二人之手。
  杨迟衣原以为这次他将苏明拉到了兵部,他会有所感激,可他却忘了,他是原吏部尚书钟鹤希的至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