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落魄反派后 第115节(3 / 4)
正是春耕时节,曾经荒废了十几年的田地,头一次整整齐齐都被翻土耕作。一块一块田地里,蓬松的泥土生出细绒般的野草,绿意轻盈。
农人带着斗笠,挥鞭催促水牛犁田。
岸上背着书箧的读书人衣衫单薄,压低斗笠,意图抵挡吹面而来的寒风。
“陈生,田不耕了?”农人侧目,大声问道。
陈生抬了抬书箧,目光追随着斜飞的白鹭,加快了步伐,“等从县城里回来,再耕家里的田地。”
陈家祖上也出过举人、秀才,耕读传家。
但随着家境败落,后辈便为了挣口饭吃埋首田地里,读书成了农闲时候的“兴趣”,再转而成了空谈。
可陈生自小便酷爱读书。
村里的夫子只能启蒙,陈生读完家中藏书,便再也无法获取更多的知识。
祖上留下的几亩薄田,也不够全家嚼用,只能花费更多时间在田地里,勉强设法果腹。
但现在不一样了。
陈生的目光随白鹭到水田尽头。
家中分到了田地。
几个哥哥都愿意多耕几分田,供出一个读书人。他尽可以一面帮家里耕种,一面抽出时间认真读书,也去走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
而且,谢先生还在县城设置了县学。
那些高高在上的秀才老爷、举人老爷,都会在县学授课,甚至谢先生还会亲自授课……
陈生微微仰起脸。
细雨拂面而来。
书中的山河何其广袤,而他却困在这山中一隅十数年。如果可以,他愿意夜夜挑灯苦读,垒砌文章字句为梯,爬到山外去看看。
纵然不能当经世致用的人。
去看一看汴京城何等风华也好,看一看人外人何等境界也好。
陈生眯眼,
以袖揩掉面上的细雨。
迎面走来的是,是赵家伯伯。
陈生看着他手里的小女儿,笑着道:“赵伯又带幺姑买零嘴?”
赵伯的女儿幺姑小时候被拍花子的人带走,险些转手卖掉。虽然找了回来,却因为年纪太小受惊,落下病症,不少大夫都说养不大了。
乡下又没有大夫,无法医治。
年前分了田地下来,日子好过些,赵伯便时常给幺姑买吃的用的哄着。
又加上宋娘子说,要来给小女孩儿授课识字,引得幺姑好生向往。不过这么些日子,已经可以见陌生人了,只是话还是少。
“夜里还是惊醒。”赵伯护着躲在身后的小女孩,看着他的书箧,皱了皱眉毛,“你背着书做什么?” ↑返回顶部↑
农人带着斗笠,挥鞭催促水牛犁田。
岸上背着书箧的读书人衣衫单薄,压低斗笠,意图抵挡吹面而来的寒风。
“陈生,田不耕了?”农人侧目,大声问道。
陈生抬了抬书箧,目光追随着斜飞的白鹭,加快了步伐,“等从县城里回来,再耕家里的田地。”
陈家祖上也出过举人、秀才,耕读传家。
但随着家境败落,后辈便为了挣口饭吃埋首田地里,读书成了农闲时候的“兴趣”,再转而成了空谈。
可陈生自小便酷爱读书。
村里的夫子只能启蒙,陈生读完家中藏书,便再也无法获取更多的知识。
祖上留下的几亩薄田,也不够全家嚼用,只能花费更多时间在田地里,勉强设法果腹。
但现在不一样了。
陈生的目光随白鹭到水田尽头。
家中分到了田地。
几个哥哥都愿意多耕几分田,供出一个读书人。他尽可以一面帮家里耕种,一面抽出时间认真读书,也去走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
而且,谢先生还在县城设置了县学。
那些高高在上的秀才老爷、举人老爷,都会在县学授课,甚至谢先生还会亲自授课……
陈生微微仰起脸。
细雨拂面而来。
书中的山河何其广袤,而他却困在这山中一隅十数年。如果可以,他愿意夜夜挑灯苦读,垒砌文章字句为梯,爬到山外去看看。
纵然不能当经世致用的人。
去看一看汴京城何等风华也好,看一看人外人何等境界也好。
陈生眯眼,
以袖揩掉面上的细雨。
迎面走来的是,是赵家伯伯。
陈生看着他手里的小女儿,笑着道:“赵伯又带幺姑买零嘴?”
赵伯的女儿幺姑小时候被拍花子的人带走,险些转手卖掉。虽然找了回来,却因为年纪太小受惊,落下病症,不少大夫都说养不大了。
乡下又没有大夫,无法医治。
年前分了田地下来,日子好过些,赵伯便时常给幺姑买吃的用的哄着。
又加上宋娘子说,要来给小女孩儿授课识字,引得幺姑好生向往。不过这么些日子,已经可以见陌生人了,只是话还是少。
“夜里还是惊醒。”赵伯护着躲在身后的小女孩,看着他的书箧,皱了皱眉毛,“你背着书做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