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 第55节(1 / 4)
想到这里她猛然回头盯着阁老府的马车,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前世李庭兰可是没有回阁老府,楚哲云也没有和沈芊雪搅在一起。
何氏放下车帘轻叹,“这位不会就是晋王从楚家抢来的那位姨娘吧?啧,嫩生生的一个姑娘,命可真够苦的。”她刚才是真的被谢寒雨给惊艳了,以至于人都走了,她还挑了车帘倾身出去瞧了一会儿,“我刚才瞧见她也回头了,啧啧,可真是漂亮的很。”
何氏并不知道吕家庄里那些弯弯绕,真以为外头传的就是真相,晋王看中了楚哲云的绝色外室,弄回王府去了,“这楚哲云还真是好命,一个外室不但保了自己的小命,还给他爹换了个辅国将军的爵位,啧,赶上一场大捷了。”
她已经从李庭兰口里知道了沈芊雪自尽的真相,不由感叹沈芊雪命不好遇到了那样的父母,幼时没有将她教养好,将她养成了个视人命为草芥的性子。现在又为了沈家的脸面,将人生生给拖死了。身后名声再好听又能如何,命没了却是再也唤不回来的。
为这个何氏还命人拿了一千两银子为沈芊雪在寺里办了七天水陆道场,为她祈愿来生投胎到一个好人家。
“是啊,一个女人换了个爵位,谁不称赞晋王慷慨,”李庭兰已经回神,前世她见过谢寒雨的次数并不少,最初是谢婉怡的娘家侄女,记得当时她对谢寒雨还挺有好感,觉得她开朗大方见识不凡。
后来她成了晋王府的贾夫人,她见到她就得行礼了。再之后她成了皇后娘娘,而她则是跪在她脚边的康王世子妃。
她记得她曾满眼鄙夷的斜视自己,语气里充满了不屑,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警告她要善待谢婉怡,别在王府搞“嫡庶有别”那一套,说什么有本事的女人往男人身上使劲儿,而不是仗着身份去为难另一个苦命的女人!
“你说李侧妃这是什么打算?叫全城人都看晋王府的笑话么?”何氏有些闹不明白李侧妃的盘算,“看来这位贾姑娘不是个好相与的。”
能让掌着王府中馈的侧妃下手设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位姑娘已经成了侧妃的心头大患。
李庭兰也在寻思李侧妃的打算,“让她去胡家倒能理解,后头这一路图的是什么?叫大家都赏一赏美色么?”
“你还真是促狭,”何氏被侄女的想像给逗笑了,“你呀,这有什么难猜的,没有男人喜欢自己的女人被人盯着瞧的,这个寒雨姑娘在各家跟前晃这么一圈儿,岂不是叫人看遍了?她又生的美,想不被惦记议论都难,你说晋王知道后心里能不膈应?”而李侧妃就算是回去后被晋王斥责,她有儿女傍身,又掌着中馈,被骂两句有什么关系?
那李侧妃就把谢寒雨给想简单了,上辈子晋王见幕僚的时候谢寒雨都可以在场相陪的,这点儿算计根本伤不了她。
……
又等了一柱香的功夫,马车才缓缓动了起来,等李庭兰她们在伯府二门处下车,就看到了杜夫人迎了过来。
何氏含笑和杜夫人见礼,“到底是骨肉相连啊,听说夫人早早就过来帮忙了,可真够辛苦的了。”
何氏从李庭兰那里听了不少江家和隆恩伯府的事,今天这一看,还真让李庭兰说对了,什么清流孤傲,不屑于和外戚来往,这不,人家都跑来当伯府的半个主子了。
杜夫人似乎听不出何氏话里有话,笑着叫过高氏和钱氏,“这是伯府的两位奶奶,她们轻易不出门,伯夫人怕她们招待不周,便让我过来照看一下。”
说罢她径直拉了李庭兰的手,“好久没见李姑娘了,前阵子我家静姐儿说给你下了帖子,结果府里说你病了。”
李庭兰将手从杜夫人手里抽出来,腼腆一笑,“我比较畏热,平素不怎么喜欢出门儿的。”
杜夫人哪里感觉不到李庭兰对她的疏离,但想到她是晋王和娘娘看中的人,为了以后她也要和李庭兰搞好关系才行,她转头去看何氏身边的湖三太太和李如玉她们,“这几位是?”
何氏一指湖三太太,“这位是我族里的嫂子,这不明年就要开春闱了,偏我三哥和侄子都是任上,我嫂子不放心我那侄孙,便亲自跟着过来了,这两个一个是我的侄女,小字如玉,一个叫妩姐儿,是我三嫂的孙女。”
看来这位湖三太太的丈夫和儿子都在地方上任职,杜夫人脸上的笑容更亲切了,和湖三太太见了礼,又夸了李如玉和李妩,才叫过孟氏让她将人请到堂中去。
就这么短短半个时辰,高氏和钱氏算是看出来了,凡是隆恩伯府有意交好的人家,杜夫人必让孟氏将人领到正院去给老夫人贺寿。而那些只用虚言应酬的,才会轮到她们妯娌出马。
见这次又是如此,钱氏是个泼辣性子,上前一步道,“澜婶子,这一早上三弟妹来来往往的就没喘口气,你瞧,手里的茶还没放下呢,不如让我陪何太太过去吧。”她可是听底下人悄悄说了,那李姑娘可是未来的晋王妃。
何氏和隆恩伯府没啥交情,也不过是接了他家帖子之后,才使人将这家的情况大概打听了一下,加上李庭兰的科普,知道这长房二房和后头两个不是一个娘生的。
因此她也不动,笑看杜夫人,就等着杜夫人发话了。
杜夫人被看的羞恼,但二门处人来人往的,后头又有婆子来报说建宁侯府人到了,只能笑道,“瞧我,忙糊涂了,”她抚了抚孟氏的手,“淑娴你先歇会儿,让你二嫂陪着何太太过去吧。”
孟氏才送了胡家人进去,还没缓口气呢,就又遇上了李阁老府上的,她原本也不想再跑这一趟,遂笑应了,“原本就该小人多劳的,谢谢二嫂疼惜我,那就有劳二嫂了。”
钱氏抿嘴一笑,“三弟妹不必客气,一会儿开宴的时候且有的你忙呢,趁这会儿我和大嫂都在,你快歇歇去吧,”她转头又冲大嫂高氏道,“大嫂,府里忙成这样你家老大媳妇怎么好躲懒儿?快叫人将她喊过来替一替她三婶儿。” ↑返回顶部↑
何氏放下车帘轻叹,“这位不会就是晋王从楚家抢来的那位姨娘吧?啧,嫩生生的一个姑娘,命可真够苦的。”她刚才是真的被谢寒雨给惊艳了,以至于人都走了,她还挑了车帘倾身出去瞧了一会儿,“我刚才瞧见她也回头了,啧啧,可真是漂亮的很。”
何氏并不知道吕家庄里那些弯弯绕,真以为外头传的就是真相,晋王看中了楚哲云的绝色外室,弄回王府去了,“这楚哲云还真是好命,一个外室不但保了自己的小命,还给他爹换了个辅国将军的爵位,啧,赶上一场大捷了。”
她已经从李庭兰口里知道了沈芊雪自尽的真相,不由感叹沈芊雪命不好遇到了那样的父母,幼时没有将她教养好,将她养成了个视人命为草芥的性子。现在又为了沈家的脸面,将人生生给拖死了。身后名声再好听又能如何,命没了却是再也唤不回来的。
为这个何氏还命人拿了一千两银子为沈芊雪在寺里办了七天水陆道场,为她祈愿来生投胎到一个好人家。
“是啊,一个女人换了个爵位,谁不称赞晋王慷慨,”李庭兰已经回神,前世她见过谢寒雨的次数并不少,最初是谢婉怡的娘家侄女,记得当时她对谢寒雨还挺有好感,觉得她开朗大方见识不凡。
后来她成了晋王府的贾夫人,她见到她就得行礼了。再之后她成了皇后娘娘,而她则是跪在她脚边的康王世子妃。
她记得她曾满眼鄙夷的斜视自己,语气里充满了不屑,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警告她要善待谢婉怡,别在王府搞“嫡庶有别”那一套,说什么有本事的女人往男人身上使劲儿,而不是仗着身份去为难另一个苦命的女人!
“你说李侧妃这是什么打算?叫全城人都看晋王府的笑话么?”何氏有些闹不明白李侧妃的盘算,“看来这位贾姑娘不是个好相与的。”
能让掌着王府中馈的侧妃下手设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位姑娘已经成了侧妃的心头大患。
李庭兰也在寻思李侧妃的打算,“让她去胡家倒能理解,后头这一路图的是什么?叫大家都赏一赏美色么?”
“你还真是促狭,”何氏被侄女的想像给逗笑了,“你呀,这有什么难猜的,没有男人喜欢自己的女人被人盯着瞧的,这个寒雨姑娘在各家跟前晃这么一圈儿,岂不是叫人看遍了?她又生的美,想不被惦记议论都难,你说晋王知道后心里能不膈应?”而李侧妃就算是回去后被晋王斥责,她有儿女傍身,又掌着中馈,被骂两句有什么关系?
那李侧妃就把谢寒雨给想简单了,上辈子晋王见幕僚的时候谢寒雨都可以在场相陪的,这点儿算计根本伤不了她。
……
又等了一柱香的功夫,马车才缓缓动了起来,等李庭兰她们在伯府二门处下车,就看到了杜夫人迎了过来。
何氏含笑和杜夫人见礼,“到底是骨肉相连啊,听说夫人早早就过来帮忙了,可真够辛苦的了。”
何氏从李庭兰那里听了不少江家和隆恩伯府的事,今天这一看,还真让李庭兰说对了,什么清流孤傲,不屑于和外戚来往,这不,人家都跑来当伯府的半个主子了。
杜夫人似乎听不出何氏话里有话,笑着叫过高氏和钱氏,“这是伯府的两位奶奶,她们轻易不出门,伯夫人怕她们招待不周,便让我过来照看一下。”
说罢她径直拉了李庭兰的手,“好久没见李姑娘了,前阵子我家静姐儿说给你下了帖子,结果府里说你病了。”
李庭兰将手从杜夫人手里抽出来,腼腆一笑,“我比较畏热,平素不怎么喜欢出门儿的。”
杜夫人哪里感觉不到李庭兰对她的疏离,但想到她是晋王和娘娘看中的人,为了以后她也要和李庭兰搞好关系才行,她转头去看何氏身边的湖三太太和李如玉她们,“这几位是?”
何氏一指湖三太太,“这位是我族里的嫂子,这不明年就要开春闱了,偏我三哥和侄子都是任上,我嫂子不放心我那侄孙,便亲自跟着过来了,这两个一个是我的侄女,小字如玉,一个叫妩姐儿,是我三嫂的孙女。”
看来这位湖三太太的丈夫和儿子都在地方上任职,杜夫人脸上的笑容更亲切了,和湖三太太见了礼,又夸了李如玉和李妩,才叫过孟氏让她将人请到堂中去。
就这么短短半个时辰,高氏和钱氏算是看出来了,凡是隆恩伯府有意交好的人家,杜夫人必让孟氏将人领到正院去给老夫人贺寿。而那些只用虚言应酬的,才会轮到她们妯娌出马。
见这次又是如此,钱氏是个泼辣性子,上前一步道,“澜婶子,这一早上三弟妹来来往往的就没喘口气,你瞧,手里的茶还没放下呢,不如让我陪何太太过去吧。”她可是听底下人悄悄说了,那李姑娘可是未来的晋王妃。
何氏和隆恩伯府没啥交情,也不过是接了他家帖子之后,才使人将这家的情况大概打听了一下,加上李庭兰的科普,知道这长房二房和后头两个不是一个娘生的。
因此她也不动,笑看杜夫人,就等着杜夫人发话了。
杜夫人被看的羞恼,但二门处人来人往的,后头又有婆子来报说建宁侯府人到了,只能笑道,“瞧我,忙糊涂了,”她抚了抚孟氏的手,“淑娴你先歇会儿,让你二嫂陪着何太太过去吧。”
孟氏才送了胡家人进去,还没缓口气呢,就又遇上了李阁老府上的,她原本也不想再跑这一趟,遂笑应了,“原本就该小人多劳的,谢谢二嫂疼惜我,那就有劳二嫂了。”
钱氏抿嘴一笑,“三弟妹不必客气,一会儿开宴的时候且有的你忙呢,趁这会儿我和大嫂都在,你快歇歇去吧,”她转头又冲大嫂高氏道,“大嫂,府里忙成这样你家老大媳妇怎么好躲懒儿?快叫人将她喊过来替一替她三婶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