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86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暗中发誓,等这一趟西南的事情解决,回京之后,定然是要将宫中好生的整顿一番。
  老爷子这么大一个人不见了,竟然没有一个人当场发现或是阻拦,也是见了鬼。
  朱元璋瞅了小声嘀咕的朱桢一眼,撇撇嘴,不满道:“你个卵怂,几个言官的弹劾就怕了?你还是留在这岳阳城,为俺督军后勤辎重吧。”
  朱桢立马抬起头瞪大双眼:“这可不行啊父皇!”
  “那你就别叨叨,呱噪!”
  朱桢瞬间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成了乖顺的只会点头的鹌鹑。
  ……
  洪武三十年,四月二十八,是个好日子。
  驻扎在洞庭湖的五万京军,开始换乘小船和该走陆路,沿着澧水河向着大庸县前进。
  至于说是好日子,这都是因为皇帝。
  皇帝说了今天是个好日子,那就必然是个好日子。
  不过今天也算得上是天朗气清,无风无浪无雨。
  乘船的官兵约有万人,主要是需要通过船只来运送大军所需的火炮和军械粮草。
  余下的四万兵马,则是以步军营为主,马军营为辅。
  西南地界,就不适合马军营像是在草原上一样铺开了发起冲锋。
  马军营在西南的主要作用,也就是传递军情,以及快速分割包围敌人所用。
  “此战最要紧的还是依靠火炮之利,督令武昌府工部分司加紧制造火药、弹药。按批次,发至大庸县。”
  澧水河上,最大的一艘船里。
  朱允熥已经换上戎装,披挂甲胄,站在一副西南堪舆前,对着面前的军中将领们吩咐着。
  朱元璋在朱桢和朱允熥强硬的要求下,不得不在外袍下穿上了一件软甲,有些无聊的斜靠在舷窗位置,脸上含笑的看着大孙子指挥着这场战争。
  朱允熥则是继续道:“澧水河两岸接下来会成为我们的生命线,无论是军需粮草还是大军往来,都需要走这一条道。两岸险要之地,还需要留下足够的兵力驻守,防止开战之后敌军会绕道封堵我军后路。”
  从石门县开始,到大庸县这二百里路,沿着澧水河两岸皆是高山峻岭。
  一旦中途被土司封堵起来。
  那么他们这支五万大军,就将被堵在大庸县境内,成为瓮中之鳖。
  副将普定侯陈桓,当即起身抱拳:“末将领命。”
  朱允熥点点头,微微侧目看了一眼坐在舷窗下的老爷子。
  他继续说道:“明日至大庸县,大军不入城,于城外澧水河对岸安营扎寨,周遭乏术,扎营寨,立营墙,四周挖渠,连通澧水。”
  几名后军的将领亦是领命。
  大庸县城位置,实在是有些拥挤。
  北边还是山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