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问计(2 / 3)
裴山石说着,脸色严肃起来,“你搞的特种渗透作战颠覆了部队的作战观念,陆军学院和步校已经就这个课题展开了研究,一个调研组昨天到了前线。你带过的兵杨成文李德文表现不错,撑起了五连的特战排。”
一定有转折。
果然,裴山石道,“不过,他们是表现出来的依然不够深刻,后面我们也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渗透作战,效果很好,但我总觉得还是有潜力可挖的。毛连长,你把情况具体说一说。”
毛建军接过话说道,“陆院的调研组希望能够跟随部队作战,实际体验特种作战方式。团里把任务交给了我们五连,还是二排来负责,搞一次浅纵深的渗透作战。”
听到这里,陈铁军首先感到欣慰,因为他开了个头之后,引起了上上下下对特种作战的重视。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将会彻底颠覆传统大陆军的作战思想,以小博大的预期收益更会让大部分上层首长在部队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他有意识的推动下,595团2营5连现在具备的特种作战能力应当是陆军中最强的,要知道当前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是在探索阶段,而陈铁军直接把五连给推到了河对岸。
这也是陆院战地调研组选择595团2营5连作为调研目标的根本原因。
反杀敌军的大规模渗透斩首行动,其战果之辉煌战术之漂亮,是让陆院战术研究人员津津乐道的。
裴山石提出了此行的目的,“你能不能带队?”
若非如此,堂堂前线步兵团团长轻易是不会跑到大后方来的。
沉思片刻,陈铁军缓缓摇头,说道,“团长,我带队或者杨成文李德文带队,影响并不大。当时征求大家意向的时候,我心里原本就希望他们留下来,因为他们对我提出的特种作战思想理解得罪深刻。实际上他们缺乏的是理论知识,实际作战指挥是完全没问题的。”
顿了顿,他说,“不过我可以给作战计划提一些建议。”
毛建军的语气有些急,说道,“铁军,你带队会更让人放心。这出去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战地调研组有两位很重要的人,他们一定要随队,团长是比较担心的。”
“只要作战计划完善,不会有危险。”陈铁军笃定地说道,“自反杀了敌军的大规模小编组渗透袭扰斩首行动之后,他们肯定是被震撼到了。连长你想,敌军特工队不是一般的部队,过去几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成建制的特工队被歼,上一次咱们一下子就歼了他们一个加强连规模的特工队。这个概念我相信敌军指挥官如果不是傻子的话,应该是能清醒地认识到咱们实力的变化。”
他看向裴山石,“团长,我的意思是这个时候是最好的出击的时候。再打一轮,估计前线会安静很长一段时间。至于战地调研组的安全,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认为是不必考虑的。上了战场就没百分百的事情。”
裴山石一直在观察陈铁军,说起来他与陈铁军的交流也仅限于反杀敌军特工队斩首行动的那天晚上寥寥几句对话。现在有机会好好观察了,才发现这个年轻的干部有着堪比中级指挥员的冷静沉稳,完全不是二十来岁年轻人该有的状态。
当然,他也看出了陈铁军的坚决。
念及此,裴山石不再考虑请陈铁军带队的事情,说,“毛连长把作战计划给他看看。”
毛建军从贴身的口袋里取出撰写于纸上的作战计划递给陈铁军,后者接过一页一页地看下去,看得非常认真,又对照了地区作战图,足足半个小时之后才结束。
“有什么想法?”裴山石问道。
陈铁军没有丝毫的犹豫,果断地说道,“减少人员,加大支援和保障的力度。”
“具体说。”
点了点头,陈铁军拿过来一叠白纸铺在茶几上,手里的铅笔开始写写画画,说道,“突击队二十人太多了,限制了灵活性。渗透突击讲究的是快,快速隐蔽地进入快速作战以及快速撤离。杨成文和李德文很清楚这一点。”
裴山石听出来了,陈铁军是在隐晦地表示,他很清楚状况。
“军部要求要保护好陆院战地调研组的同志,所以我们增加了人手。”裴山石说。
微笑着摇了摇头,陈铁军说,“如果看不到精彩的渗透突击,我想战地调研组会更加的失望。我的建议,突击队规模控制在九人之内,精挑细选七人最佳。团长,战地调研组有几个人?”
“两人。”
“有基本的军事素质吗?”
“有,都是教员,水平是不赖的。”
“把他们编入突击队,加上七名突击队员,组成九人突击小队。”陈铁军的手压在作战计划上,果断地说道,“作战目标既然是摧毁敌军的补给屯,前线的火力支援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由突击队引导炮兵部队直接对目标进行火力覆盖,没有必要由突击队发起突击。”
裴山石皱眉,“这样一来说服力就弱了很多。” ↑返回顶部↑
一定有转折。
果然,裴山石道,“不过,他们是表现出来的依然不够深刻,后面我们也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渗透作战,效果很好,但我总觉得还是有潜力可挖的。毛连长,你把情况具体说一说。”
毛建军接过话说道,“陆院的调研组希望能够跟随部队作战,实际体验特种作战方式。团里把任务交给了我们五连,还是二排来负责,搞一次浅纵深的渗透作战。”
听到这里,陈铁军首先感到欣慰,因为他开了个头之后,引起了上上下下对特种作战的重视。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将会彻底颠覆传统大陆军的作战思想,以小博大的预期收益更会让大部分上层首长在部队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他有意识的推动下,595团2营5连现在具备的特种作战能力应当是陆军中最强的,要知道当前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是在探索阶段,而陈铁军直接把五连给推到了河对岸。
这也是陆院战地调研组选择595团2营5连作为调研目标的根本原因。
反杀敌军的大规模渗透斩首行动,其战果之辉煌战术之漂亮,是让陆院战术研究人员津津乐道的。
裴山石提出了此行的目的,“你能不能带队?”
若非如此,堂堂前线步兵团团长轻易是不会跑到大后方来的。
沉思片刻,陈铁军缓缓摇头,说道,“团长,我带队或者杨成文李德文带队,影响并不大。当时征求大家意向的时候,我心里原本就希望他们留下来,因为他们对我提出的特种作战思想理解得罪深刻。实际上他们缺乏的是理论知识,实际作战指挥是完全没问题的。”
顿了顿,他说,“不过我可以给作战计划提一些建议。”
毛建军的语气有些急,说道,“铁军,你带队会更让人放心。这出去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战地调研组有两位很重要的人,他们一定要随队,团长是比较担心的。”
“只要作战计划完善,不会有危险。”陈铁军笃定地说道,“自反杀了敌军的大规模小编组渗透袭扰斩首行动之后,他们肯定是被震撼到了。连长你想,敌军特工队不是一般的部队,过去几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成建制的特工队被歼,上一次咱们一下子就歼了他们一个加强连规模的特工队。这个概念我相信敌军指挥官如果不是傻子的话,应该是能清醒地认识到咱们实力的变化。”
他看向裴山石,“团长,我的意思是这个时候是最好的出击的时候。再打一轮,估计前线会安静很长一段时间。至于战地调研组的安全,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认为是不必考虑的。上了战场就没百分百的事情。”
裴山石一直在观察陈铁军,说起来他与陈铁军的交流也仅限于反杀敌军特工队斩首行动的那天晚上寥寥几句对话。现在有机会好好观察了,才发现这个年轻的干部有着堪比中级指挥员的冷静沉稳,完全不是二十来岁年轻人该有的状态。
当然,他也看出了陈铁军的坚决。
念及此,裴山石不再考虑请陈铁军带队的事情,说,“毛连长把作战计划给他看看。”
毛建军从贴身的口袋里取出撰写于纸上的作战计划递给陈铁军,后者接过一页一页地看下去,看得非常认真,又对照了地区作战图,足足半个小时之后才结束。
“有什么想法?”裴山石问道。
陈铁军没有丝毫的犹豫,果断地说道,“减少人员,加大支援和保障的力度。”
“具体说。”
点了点头,陈铁军拿过来一叠白纸铺在茶几上,手里的铅笔开始写写画画,说道,“突击队二十人太多了,限制了灵活性。渗透突击讲究的是快,快速隐蔽地进入快速作战以及快速撤离。杨成文和李德文很清楚这一点。”
裴山石听出来了,陈铁军是在隐晦地表示,他很清楚状况。
“军部要求要保护好陆院战地调研组的同志,所以我们增加了人手。”裴山石说。
微笑着摇了摇头,陈铁军说,“如果看不到精彩的渗透突击,我想战地调研组会更加的失望。我的建议,突击队规模控制在九人之内,精挑细选七人最佳。团长,战地调研组有几个人?”
“两人。”
“有基本的军事素质吗?”
“有,都是教员,水平是不赖的。”
“把他们编入突击队,加上七名突击队员,组成九人突击小队。”陈铁军的手压在作战计划上,果断地说道,“作战目标既然是摧毁敌军的补给屯,前线的火力支援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由突击队引导炮兵部队直接对目标进行火力覆盖,没有必要由突击队发起突击。”
裴山石皱眉,“这样一来说服力就弱了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