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 13)
“送去医治了。”回答的那人又指着荆轲说,“多亏得他制住了秦舞阳,否则,一定要出人命。”
“噢!”田先生很注意地看着荆轲。
为了尊贤敬老,荆轲躬身自陈:“在下姓荆。”
“老夫姓田。”田先生深深地点一点头,作为答礼。
交换了这简短的寒暄,他们彼此都在观察对方。荆轲看他,须眉皓然,但是说话的声音,和那双蕴含着极深的智慧和世故的眼睛,以及想到大众对他的尊敬,可知是个有道之士。此来燕国,若想有所作为,这是一位必须结交的长者。
而同样地,田先生对他,一面初识,也极欣赏。他平生不知见过多少豪杰,但从未见过荆轲这样子的气质——神闲气定,却隐隐然有着睥睨一切的傲态,看他手无寸铁,却能制服得了燕市有名的恶少年秦舞阳,这份潜在无形的力量,令人难以测度。
于是他说:“荆兄请稍待。待我料理了眼前,再来请教。”
“是。”荆轲向秦舞阳平静地看了一眼,挤出人丛。
“舞阳!”田先生用一种老祖父告诫顽劣的孙儿的姿态说,“你可知罪?一个人立身处世,为何要叫人人侧目,避之唯恐不速、不远?”
秦舞阳不答。
“说呀!”
“别人自己要躲,管我什么事?”
“诡辩!”田先生大喝一声,“若非你动辄拿刀杀人,别人会躲开你么?把刀给我!”
秦舞阳迟疑了一下,终于将那把钢刀递了出来。有人接了过去,代田先生拿着。
“我也不打你,我也不骂你。若是平常殴斗,我还有个担待;如今你伤了人,不服国法,那还成什么世界?除非太子赦了你,我可无能为力了。”
这话在荆轲一听就懂了,田先生表面讲国法,实际上会替秦舞阳打点,让太子丹法外施仁,赦免了他。荆轲深怕他不懂暗示,辜负了田先生的至意,把局面弄拧了,不容易扭得过来。
幸好,秦舞阳倒也硬气:“他娘的什么国法!我不怕。”悻悻然骂了这一句,大步向外走去——自然,那是去投案。拿着刀的那人,跟在他身后。
围观的路人散去了一大半。田先生看着秦舞阳的背影,显得很满意似的。然后,他回过头来,向荆轲招呼:“荆兄,请到舍下一叙,如何?”
“辱蒙宠召,敢不如命!”荆轲答了这一句,回头去张望。
“足下的马在那里系着。”替他保管马匹的那人,抢出来招呼,也招呼了田先生,才向荆轲自我介绍:“我叫高渐离。”
“啊,幸会、幸会!”荆轲高兴地笑着——那在他是极少有的表情,“久闻燕市高渐离之筑,天下第一。高兄,你少不得好好让我饱一饱耳福。”
“那自然。”田先生代为接口说了这一句,又问,“听口气,荆兄是初临敝地?”
“正是慕名来游上国。”
“上国,是的,上国!”田先生闭上了眼,微微颔首,脸上流露出奇怪的忆往的神情,想来是在回忆燕昭王的时代——那是五十年前的陈迹了。
“天快黑了,田先生,请吧!”
“好,好!渐离,你也来!”
于是,高渐离替荆轲牵着马,追随着策杖徐行的田先生,一行三人,都到了田家。升阶登堂,重新见礼,荆轲这才知道田先生名叫田光。更从高渐离的口中知道,上自公卿,下至庶人,都称田光为先生,虽无官职,却享大名。
刚刚坐定,田光又派了高渐离一桩差使:“渐离,烦你到鞠太傅那里走一趟。救一救秦舞阳。”
“是。”高渐离问道,“如何措辞?”
“秦舞阳尚未成年,兼且父母双亡,自幼失教,情有可原。而且,”田光加重了语气说,“此人有血性、有勇力,导之以正,不失为国家可用之才。我的话,你可理会得?” ↑返回顶部↑
“噢!”田先生很注意地看着荆轲。
为了尊贤敬老,荆轲躬身自陈:“在下姓荆。”
“老夫姓田。”田先生深深地点一点头,作为答礼。
交换了这简短的寒暄,他们彼此都在观察对方。荆轲看他,须眉皓然,但是说话的声音,和那双蕴含着极深的智慧和世故的眼睛,以及想到大众对他的尊敬,可知是个有道之士。此来燕国,若想有所作为,这是一位必须结交的长者。
而同样地,田先生对他,一面初识,也极欣赏。他平生不知见过多少豪杰,但从未见过荆轲这样子的气质——神闲气定,却隐隐然有着睥睨一切的傲态,看他手无寸铁,却能制服得了燕市有名的恶少年秦舞阳,这份潜在无形的力量,令人难以测度。
于是他说:“荆兄请稍待。待我料理了眼前,再来请教。”
“是。”荆轲向秦舞阳平静地看了一眼,挤出人丛。
“舞阳!”田先生用一种老祖父告诫顽劣的孙儿的姿态说,“你可知罪?一个人立身处世,为何要叫人人侧目,避之唯恐不速、不远?”
秦舞阳不答。
“说呀!”
“别人自己要躲,管我什么事?”
“诡辩!”田先生大喝一声,“若非你动辄拿刀杀人,别人会躲开你么?把刀给我!”
秦舞阳迟疑了一下,终于将那把钢刀递了出来。有人接了过去,代田先生拿着。
“我也不打你,我也不骂你。若是平常殴斗,我还有个担待;如今你伤了人,不服国法,那还成什么世界?除非太子赦了你,我可无能为力了。”
这话在荆轲一听就懂了,田先生表面讲国法,实际上会替秦舞阳打点,让太子丹法外施仁,赦免了他。荆轲深怕他不懂暗示,辜负了田先生的至意,把局面弄拧了,不容易扭得过来。
幸好,秦舞阳倒也硬气:“他娘的什么国法!我不怕。”悻悻然骂了这一句,大步向外走去——自然,那是去投案。拿着刀的那人,跟在他身后。
围观的路人散去了一大半。田先生看着秦舞阳的背影,显得很满意似的。然后,他回过头来,向荆轲招呼:“荆兄,请到舍下一叙,如何?”
“辱蒙宠召,敢不如命!”荆轲答了这一句,回头去张望。
“足下的马在那里系着。”替他保管马匹的那人,抢出来招呼,也招呼了田先生,才向荆轲自我介绍:“我叫高渐离。”
“啊,幸会、幸会!”荆轲高兴地笑着——那在他是极少有的表情,“久闻燕市高渐离之筑,天下第一。高兄,你少不得好好让我饱一饱耳福。”
“那自然。”田先生代为接口说了这一句,又问,“听口气,荆兄是初临敝地?”
“正是慕名来游上国。”
“上国,是的,上国!”田先生闭上了眼,微微颔首,脸上流露出奇怪的忆往的神情,想来是在回忆燕昭王的时代——那是五十年前的陈迹了。
“天快黑了,田先生,请吧!”
“好,好!渐离,你也来!”
于是,高渐离替荆轲牵着马,追随着策杖徐行的田先生,一行三人,都到了田家。升阶登堂,重新见礼,荆轲这才知道田先生名叫田光。更从高渐离的口中知道,上自公卿,下至庶人,都称田光为先生,虽无官职,却享大名。
刚刚坐定,田光又派了高渐离一桩差使:“渐离,烦你到鞠太傅那里走一趟。救一救秦舞阳。”
“是。”高渐离问道,“如何措辞?”
“秦舞阳尚未成年,兼且父母双亡,自幼失教,情有可原。而且,”田光加重了语气说,“此人有血性、有勇力,导之以正,不失为国家可用之才。我的话,你可理会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