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8 / 4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能尊其子,自然能尊其父。实际上尊子即所以尊父,因为有皇帝才有皇子。听此一说,嗣皇帝异常满意,对胤礼立刻就另眼相看了。
  “果然居心端方。”嗣皇帝说,“我想封他为贝勒。”
  “这倒不必忙。”胤祥答说,“不如再看看。臣在想,照十七阿哥的为人,皇上就不封他,他亦不会变心的。”
  “倘能如此,我不封他则已,封他,一定也是封王。好,我依你,看一看再说。”嗣皇帝突然以抑郁求援的声音说,“弟弟,我如今四面楚歌。加以要尽孝守制,许多地方不能去,许多事不能做,许多话不能说,真要靠你了。”
  “皇上这话,臣不胜惶恐之至。”胤祥确有诚惶诚恐的神色,“臣竭忠尽知,昧死以报。”
  “这,你千万不要说这话,什么死不死的!弟弟,你帮我应付过眼前,共享富贵的日子正长。”
  “是!”胤祥感激地答说,“臣亦唯愿活个八九十岁,受皇上的荫庇,安享余年。只是臣这几年得了个风湿症,每到发作,痛楚万分,只怕不能长侍天颜。”
  “嗐!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说这话!不过,你的身子可是要紧的。看天下有何名医,尽管访了来告诉我,我替你做主,降旨命督抚送医来替你治病!”
  “皇上如此厚待,臣实在报答不尽——”
  “不要再说这话了!”嗣皇帝打断他的话头,“西边有什么消息?”
  胤祥忽然想起一件事,考虑了一下答道:“听说有个陕西的张瞎子,在当地极其有名,替十四阿哥算过命。这张瞎子,如今在京里,倒可以问一问他。”
  “是啊?该问一问他。”嗣皇帝说,“不过,事情要做得隐秘。”
  “臣理会得。”
  这张瞎子叫张恺,陕西临洮府人,据说排八字又快又准。半年前从陕西随一个达官进京,本来要带到南边去的,哪知达官得了暴疾,一命呜呼。张瞎子只得留在京里,人地生疏,加以有同行笑他,道是:“如果他的命算得准,就该算到所跟的官儿寿限将尽,更应该算一算自己的八字,排一排自己的流年,既犯驿马,便该趋吉避凶。如今进退失据,留落他乡,还敢大言欺人,其心可诛!”是故虽在隆福寺悬牌设砚,请教他的人极少,几乎糊口都难。
  因为如此,他就格外要为自己吹嘘,说在西边替大将军算过命,谈到大将军帐下的大将,如平郡王讷尔苏等人,非常熟悉,不似诳言。胤祥有个侍卫叫苏太,跟他相熟,这天奉旨以后,胤祥便命苏太去唤他进府,要当面问他。
  事先是跟他说明白了的,所以一领到胤祥面前,张瞎子便朝上磕头,口中说道:“小的张恺,请王爷的万福金安。”
  “你是陕西临洮府人?”胤祥问他。
  “是!”
  “临洮府的知府,叫什么名字?”
  “叫王景灏。”
  这是试验张瞎子,胤祥听他说对了,便满意地问道:“你说你替抚远大将军算过命?”
  “是的。”
  “是怎么回事?你要说实话。说得实在,我重重赏你。”
  说得不实在呢?张瞎子心想,一位王爷要杀个把人还不方便?
  领悟到此,便即答道:“小的自然说实话。不过有些话很忌讳,小的不知道该不该说?”
  “不要紧!不论什么忌讳的话,都可以说。”
  于是张瞎子略略回忆了一下说:“是康熙五十八年,本府王知府派家人王二达子,从西宁来叫我,九月二十日到西宁。见了王知府,他说有个八字要我算,八字是戊辰、甲寅、癸未、辛酉——”
  “慢点儿!”胤祥打断他的话说,“戊辰是哪一年?”
  “康熙二十七年。”
  这就是了!胤祥心想,是十四阿哥的八字,便点点头说:“讲下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