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6 / 8)
贾和细想了一会儿,发现这场天伦之变,要比他想象中严重得多。警惕于前一天处置未善、冒冒失失把郑徽劝回家来,弄成这么一个糟糕的局面,他再也不敢轻率行事了。
想来想去,只有仍旧托西市凶肆的人帮忙,比较妥当。于是他把自己的一些私蓄,尽数带在身上,悄悄骑马赶到西市。
西市凶肆的主人逃跑了,冯大被抓去以后,迄未释放,店中乏人主持,无形中成了歇业的状态。贾和敲了好半天的门,才有人出来应接,那人还认得贾和,把他请了进去,询问来意。
“我家小主人,让他父亲打伤了,丢在那里不管。我来并托各位,看在你们过去同事的分儿上,救他一救!”
“人在什么地方?”
“在杏园一带。”贾和答说。
“那一带地方大得很,总得有个准去处,才容易找。”
“这我就不知道了。”贾和把身上带着的一些碎银子,都取了出来,放在桌上,说:“救人性命,在各位是行善,在我不能不表示谢意。钱不多,先请各位喝杯酒,等找到了人,怎么样的安顿,我们再来商量,总不教各位受累就是了。”
这一招很有效,凶肆中有人答话:“我叫杨开远。贾大叔,你放心,我们马上跟你去找!”
凶肆中力夫和抬杠的用具都是现成的,由杨开远指挥,一共派了六个人,跟着贾和一起出发。自西市到城南杏园,路很不少,深秋日短,等出了南城明德门,太阳已经偏西了。
贾和从未来过杏园,那两个差役说的方位又欠清楚,偌大一片荒野,找起来相当费事。贾和心里非常着急,怕关了城回不去,郑公延必要查问,事情就麻烦了。
于是,他停下来跟杨开远商议,“城门可是要关了,但人也非找到不可。怎么办呢?”他搓着手说,两条眉毛快连在一起了。
“当然要找。”杨开远答得干脆,“找到为止。”
“不瞒你说,我一定要赶回去,不然,我家老主人会查问。”贾和又说,“还有一层,你们各位找到了人,如果城门已关,一样也是回不去啊!”
杨开远沉吟了一会儿,答道:“这样吧,贾大叔,你先请回去,我们在这里再找,找到了如果今晚不能进城,哪怕荒寺破庙,好歹将就一夜,一天亮就进城。你明天上午到西市来听消息好了。”
这是眼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的一个办法,贾和自然同意,又重重拜托了几句,便先骑马进城,赶回永兴坊。
杨开远一看天色快黑,不敢耽误,略略端详了一下地势,把六个人分为三路,自杏园以东向曲江以西,分头向前搜索。
“有了,有了!”左面一路的人,在一片墓地中大喊。
杨开远赶紧同右路的两人,一齐奔了过去,看到地上僵仆着一个人,上半身是赤裸的,但青一块,紫一块,遍体皆伤,脸上染满了血迹和泥土,面貌几乎难以辨认。可是,不用辨认,也可以确定他必是“冯二”。
“死了!”有人探了探他的鼻息,又掀开他的眼皮看了看,站起身来,毫无表情地说。
“等我看一看。”
杨开远从小就在凶肆当学徒,经手处理过上千的尸体,对于死活的辨认,具有独到的眼光,他认为“冯二”心头微温,还剩仅余的一丝气息,并没有“死透”。
“赶快进城!进不了城,在这荒郊野外摆一夜,可就死定了!”
六个人一齐动手,把“冯二”平放在带来的木板上,四个人抬,两个人在左右扶持,走得又快又稳,刚好及时赶进将要闭上的城门。
一进城门,就是一家小药铺。杨开远把郑徽放了下来,走进药铺,找到店东,用一碗童便,加上几味伤药,撬开郑徽的牙关,把那碗药慢慢灌了下去,然后抬起来继续赶路。
这时已开始宵禁,金吾卫大声吆喝着驱逐行人。但一个遍体皆伤,命在顷刻的人在路上抬着,情况特殊,一路盘查的金吾卫都只略微看一看,便挥挥手,示意速行。
安然到了西市凶肆,把他放在后院的空屋中。杨开远试了试他的鼻息和胸头,心里相当欣慰,他有八分把握,明天可以让贾和看到一个活的“冯二”。
“老杨!”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了起来。
那是一度避不见面的肆东,他赶紧赔笑着招呼:“你老回来了!”
“我悄悄回来看一看,马上还得走。”肆东愁眉苦脸地说,“老杨,看来我这个铺子要完了!倾家荡产,都只为了冯二的挽歌。” ↑返回顶部↑
想来想去,只有仍旧托西市凶肆的人帮忙,比较妥当。于是他把自己的一些私蓄,尽数带在身上,悄悄骑马赶到西市。
西市凶肆的主人逃跑了,冯大被抓去以后,迄未释放,店中乏人主持,无形中成了歇业的状态。贾和敲了好半天的门,才有人出来应接,那人还认得贾和,把他请了进去,询问来意。
“我家小主人,让他父亲打伤了,丢在那里不管。我来并托各位,看在你们过去同事的分儿上,救他一救!”
“人在什么地方?”
“在杏园一带。”贾和答说。
“那一带地方大得很,总得有个准去处,才容易找。”
“这我就不知道了。”贾和把身上带着的一些碎银子,都取了出来,放在桌上,说:“救人性命,在各位是行善,在我不能不表示谢意。钱不多,先请各位喝杯酒,等找到了人,怎么样的安顿,我们再来商量,总不教各位受累就是了。”
这一招很有效,凶肆中有人答话:“我叫杨开远。贾大叔,你放心,我们马上跟你去找!”
凶肆中力夫和抬杠的用具都是现成的,由杨开远指挥,一共派了六个人,跟着贾和一起出发。自西市到城南杏园,路很不少,深秋日短,等出了南城明德门,太阳已经偏西了。
贾和从未来过杏园,那两个差役说的方位又欠清楚,偌大一片荒野,找起来相当费事。贾和心里非常着急,怕关了城回不去,郑公延必要查问,事情就麻烦了。
于是,他停下来跟杨开远商议,“城门可是要关了,但人也非找到不可。怎么办呢?”他搓着手说,两条眉毛快连在一起了。
“当然要找。”杨开远答得干脆,“找到为止。”
“不瞒你说,我一定要赶回去,不然,我家老主人会查问。”贾和又说,“还有一层,你们各位找到了人,如果城门已关,一样也是回不去啊!”
杨开远沉吟了一会儿,答道:“这样吧,贾大叔,你先请回去,我们在这里再找,找到了如果今晚不能进城,哪怕荒寺破庙,好歹将就一夜,一天亮就进城。你明天上午到西市来听消息好了。”
这是眼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的一个办法,贾和自然同意,又重重拜托了几句,便先骑马进城,赶回永兴坊。
杨开远一看天色快黑,不敢耽误,略略端详了一下地势,把六个人分为三路,自杏园以东向曲江以西,分头向前搜索。
“有了,有了!”左面一路的人,在一片墓地中大喊。
杨开远赶紧同右路的两人,一齐奔了过去,看到地上僵仆着一个人,上半身是赤裸的,但青一块,紫一块,遍体皆伤,脸上染满了血迹和泥土,面貌几乎难以辨认。可是,不用辨认,也可以确定他必是“冯二”。
“死了!”有人探了探他的鼻息,又掀开他的眼皮看了看,站起身来,毫无表情地说。
“等我看一看。”
杨开远从小就在凶肆当学徒,经手处理过上千的尸体,对于死活的辨认,具有独到的眼光,他认为“冯二”心头微温,还剩仅余的一丝气息,并没有“死透”。
“赶快进城!进不了城,在这荒郊野外摆一夜,可就死定了!”
六个人一齐动手,把“冯二”平放在带来的木板上,四个人抬,两个人在左右扶持,走得又快又稳,刚好及时赶进将要闭上的城门。
一进城门,就是一家小药铺。杨开远把郑徽放了下来,走进药铺,找到店东,用一碗童便,加上几味伤药,撬开郑徽的牙关,把那碗药慢慢灌了下去,然后抬起来继续赶路。
这时已开始宵禁,金吾卫大声吆喝着驱逐行人。但一个遍体皆伤,命在顷刻的人在路上抬着,情况特殊,一路盘查的金吾卫都只略微看一看,便挥挥手,示意速行。
安然到了西市凶肆,把他放在后院的空屋中。杨开远试了试他的鼻息和胸头,心里相当欣慰,他有八分把握,明天可以让贾和看到一个活的“冯二”。
“老杨!”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了起来。
那是一度避不见面的肆东,他赶紧赔笑着招呼:“你老回来了!”
“我悄悄回来看一看,马上还得走。”肆东愁眉苦脸地说,“老杨,看来我这个铺子要完了!倾家荡产,都只为了冯二的挽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