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3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万年县的胥吏一愣,随即做了个笑脸,“哎——老兄,自己人何必打官腔?高抬贵手,让我交了差使,一两天内,一定有句话交代。”
  “老兄,请你高抬贵手!我也是上命差遣,身不由己。长安县的人,今天先让我长安县带走,只要贵县移文过来,我一定亲自把他解过去。老兄放心,我说过的话一定算数。”
  万年县的胥吏自知斗不过地头蛇,便也大方地答应了。西市凶肆的人,一看已有官厅出面,便不理苦主的吵闹,上门关店。
  贾和抢上两步,悄悄问道:“请问,今天唱挽歌的那位,真的叫冯二?”
  “你还提冯二呢,都是冯二闯的祸!”那人没好气地答道,“你请吧,我们这时候哪有工夫跟你说这些不相干的话?”
  贾和想了一下,摸出一小块碎银,塞在他手里,用极轻的声音说:“送老哥买杯酒喝。”
  那人双眼骨碌碌一转,看无人注意,把那块碎银塞到袖子里,然后答道:“不叫冯二,冯二是假名字。”
  “那么,真名叫什么呢?”贾和惊喜交集地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
  “他在不在这里?带我去见一见!”
  “他是你什么人?”
  “如果没有认错,他就是我家小主人。”
  这一说,那人好奇心起,毫不迟疑地领着贾和去看郑徽。
  郑徽正在他自己房间里发呆。魏仙客的死,替他带来了一阵阵的惊悸。他的情感已被磨得极薄,极脆弱了,经不起些微的意外打击,何况是无冤无仇、从不识面的一个人死在他面前。“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他感到自己犯了不可逭的大罪,除了良心上的自我谴责以外,还恐惧于缧绁之危。
  “冯二!”
  这突然的一声喊,惊得他抽搐着跳了起来,刚定一定神,忽又感到晕眩了!他看到了一个他不敢信其为真的人,闭上眼不敢睁开来。他祈祷着他所看到的,只是一种幻象,他要闭着眼等待,等待幻象的消失,等待又等待,等待确定了一无动静时再睁开眼来。
  然而,他无法闭住他的耳朵,“一郎……”那苍老而熟悉的哽咽之声,像支箭样刺入他的耳鼓,然后一双枯瘦的手抱住了他。
  这不是幻想,他要不信其为真也不可能了!
  于是,郑徽的在未投水以前的一切记忆,一霎时都被唤醒,无限委屈和辛酸,都在贾和一抱之间集中了。
  “老贾……”随着一声喊,郑徽放声大哭。
  这一哭把店里的人都招引来了。在他们心目中,“冯二”这个人与伤心两字不可分,他们从未见他有过笑容,那苍白的脸色、深锁的眉宇,时常可以听得到的长吁短叹,以及唱挽歌时的声泪俱下,常使人替他发愁。而今天,他们是震动了!看他哭得那样浑身发抖,气促声断,一个个心中惶恐,仿佛将有大祸临头似的。
  有那懂事的人,知道这时候的任何劝慰,都属于多余,那一主一仆所需要的是单独相处,便做个眼色,招一招手,所有的人都悄悄退了出去。
  “一郎!”贾和喘着气说,“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真叫人心痛死了!”
  “我,我叫人骗了!”郑徽呜呜咽咽地,语不成字。
  “谁?谁骗了你?怎么骗法?”
  谁?是李姥还是阿娃?或者是不谙人情险恶,自己骗了自己?一切恩恩怨怨,到头来连个分辩的余地都没有,甚至连在自襁褓中便蒙照顾的人的面前,都开口不得,那是一份叫人如何忍受的冤屈!
  “一郎,别尽哭了!”贾和有些焦躁,但仍想出话来安慰他,“不管怎么样,你人还在,先回去见了老主人再说。”
  “不!”郑徽说,“我再也不回常州去,我没脸见两位老人家。”
  “不回常州。老主人在长安……”
  “在长安?”郑徽惊惶失色地问,“怎么来的?是为找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