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4 / 1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朱副军头已经坐起身子来,笑着高声说道:“痛快,痛快!道爷,你收我做个徒弟,拿你这一手功夫传给我,将来我好替弟兄解除痛苦。”
  道长沉默地微笑不答。何庆奇知道他性情稍嫌鲁莽,有时说话不得体,教人不知何以作答,所以拦着他说:“道长这手本事,是几十年的功夫,只怕你穷一生之力,学不到此,休说笑话了!”
  这两句话让那道长有知音之感。“将军是识得深浅的!”然后他又对朱副军头说,“你可以下地来走走,别太用力。回头再用药洗一洗,就不碍了!”
  “是!”朱副军头恭恭敬敬地回答。
  “将军这面坐!”
  “是的。正要请教。”
  此时药香浓郁,送到鼻端,令人兴起飘然出尘之想。何庆奇这几日提着一股劲,这一下泄了个干净,坐下来就不想动,心里只是在想,能终老于此,那有多好!
  “何将军仙乡何处?”
  “我生长中州。”何庆奇这时才能相问,“请教道长尊姓,法号?”
  “我俗家姓李,道友都唤我太玄子,其实无甚玄妙,不过采药修行而已。”李太玄似乎也很高兴,“世外闲人,得睹将军风采,实在是意外机缘。”
  “真正机缘。我这两位同袍,得遇道长,是大大的运气。”何庆奇问道,“道长在这里潜修多少年了?”
  “二十多年喽!”
  “听道长的口音是湖广?”
  “是的。乡音未改。我原籍湖广嘉鱼——当年吴魏交兵的赤壁,就在敝处。”
  “千里迢迢,怎的到了这里,而且一住二十多年?”
  “这也是机缘。”李太玄说,“那时为避兵乱,身不由己,走到哪里算哪里。到了河东地面——”
  到了河东地面,困居逆旅,进退不得,李太玄思量着还是想法子回家乡好。归心一动,不可遏止,只是囊中将尽,凑不出这笔盘缠。那时他还不曾出家,年轻力壮,仪表也不俗,兼以有一手栽培盆景的好功夫。心里寻思,如果不想个谋生之计,且不说得回家乡,眼前就要饿饭。因而尽身边些微银子,买了些古朴雅致的瓷盆,又上山去溪涧中拣了些玲珑的石子,折下些松柏,挑来些泥土,剪枝叠石,做成好些盆景。就在旅居院中,摆个地摊,指望着做这么个把月的生意,积蓄到够了盘缠,立即回湖广家乡。
  他在家乡,原是中人之家,不虞衣食,栽培盆景,本是怡情养性的兴趣所寄。一旦落魄,拿这个做小买卖,自觉羞惭,便有些抬不起头。做买卖要讲一套招揽主顾的生意经,他这样无声无息,不但不去兜搭主顾,甚至主顾询问,亦似懒于答理,自然惹人不快,望望然而去之。
  一连三天,只卖掉一盆。到了第四天,忽然车马纷纷,来了好些装束奇特的彪形大汉,耳系金环,脑后梳辫,问起来才知是辽国的官员随从。李太玄是第一次见识,只顾看热闹,连生意都丢开了。
  最后进来八名番邦女子,簇拥着一位丽人,长身玉立,光彩照人。尤其是那双眼睛,既大又黑且亮,顾盼之间,真有摄人魂魄的魔力。
  这个异邦丽人的颜色,令人目眩神移,视线无不随着她的脚步转移,李太玄亦不例外。直待倩影消失在这家旅舍中最大的西跨院,方始收拢目光。
  过不多久,听得有个清脆的声音喊:“喂,蛮子!”
  李太玄抬头一看,认出是那八名番邦女子中的一个,看装束打扮,是那异邦丽人的侍女。圆圆的脸,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皮肤很白,映着她那润滑的红唇,显得格外动人。李太玄急急问道:“姑娘,你是叫我?”
  她抿唇一笑:“站在你面前,不是叫你又叫谁?”
  “噢,噢,”李太玄无端张皇失措,“请问姑娘,有什么吩咐?”
  “你这些玩意儿是卖的吗?”
  “是的。”
  “能不能送进来,给我们公主瞧瞧?”
  公主?李太玄一愣,穷途末路之中会遇见一位公主!这番遭遇,便令人鼓舞。本来消沉的他,忽然兴致勃勃,从容问道:“姑娘,你贵姓?”
  “你问这干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