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3 / 11)
何庆奇手指之处,就是契丹阵地中,那东南西北四座有灯火的营帐,初看跟刚才无异,细看才隐隐约约察觉,各营都有人在进出。
“他们也在准备,必是天亮发动攻击。四更天应该是饱餐的时候,你想打他个睡梦头里措手不及,可成了空想了。”
“是!”朱副军头答道,“黄昏时分,葫芦关后面,抓到一个陌生人,问起来才知道是自己人。赵如山奉了熊将军之命,领了几名弟兄来搜索营救。我特地来报告,再要想了解一下情况,而孙副都头到底今夜能不能到?”
何庆奇无法答复他的询问。赵如山的消息,使他又惊又喜。“原来他已经安然回营,再又翻了回来?”他说,“杨信怎么没有说起?”
“事情很多,他亦无法一一细说。”何小虎为杨信辩解。
“我不是怪他。”何庆奇说,“我是说,我估计的情况又不对了。”
何庆奇原以为赵如山到不了自己阵地。既然能到,则熊大行对契丹的情况,一定已从赵如山口中得到一个了解。同时他既派赵如山翻回来搜索营救,当然以自己的安危为重,投鼠忌器,可能不会有太决绝的行动。虽然也派孙炎星从九曲洞探路过来,但以设疑兵将契丹惊走为主,断路则不过有此想法而已,并非真的打算这么做,更谈不到期望成功。总而言之一句话,熊大行的整个方略,还是以守为主。
既然如此,孙炎星再度回来,不见得会带着什么攻势的计划,无非想守住这个地方,先能站住脚,再徐图进取。如果自己这方面能顺顺利利地断了契丹的归路,而熊大行那方面不能配合作战,松松懈懈只守着口子,可能反为契丹力战冲出,岂不贻误大局?
这样转着念头,便自然而然地有了一个想法,自己这方面的情况、动向,最好能告知熊大行。动手之先,要约定时间,两下夹攻,才能克奏全功。
为此,他觉得有先跟赵如山见面的必要。但据朱副军头说,赵如山一行,精疲力竭,饿渴交加,几乎已成瘫痪的模样。他现在已派人去接,只怕要到天亮才能到葫芦关。
听得这样的答复,何庆奇不免焦躁。辰光已到起更时分,而整个计划因为情况复杂,顾虑太多,一次一次地变更,至今不能决定,这样蹉跎因循,到最后必致一事无成,为敌所乘。
“不管他们了!”他断然决然地说,“我们准定四更动手,计划再不会变更。你赶快回去准备。”
“是!”朱副军头答应着,眼光却落在何小虎身上。
何庆奇知道他的意思,是想何小虎去帮他。这是办不到的事,因为他已允许了林震,拨何小虎去协助他,不能再帮别人。
“也许你人不够。”何庆奇歉然地说,“小虎我又另有用处。这样,你另外再挑些人带走。”
“那就不必了。”朱副军头答说,“一时也无从挑起,不必耽误工夫。”说完,他匆匆而去。
“小虎!我留你在这里看守,最要紧的是敌人的那四座有灯的营帐,一定要时刻注意。”何庆奇又说,“你还有件紧要任务,帮林震去断路。等他来了,你跟他商量,听他的指挥。”
“是!”何小虎问道,“爷是不是要到九曲洞去等孙副都头?”
“对了!一等到了,我马上回来。”
等到二更时分,终于等到了。第一个露面的是张老憨。
“老张!”杨信拿火把照着,高兴地喊道,“等得我们好心焦。”
张老憨汗流满面,疲乏不堪,但双目仍然炯炯有神,看了杨信一眼,随即问道:“外面情况怎么样?”
“好极了!出乎意料的好。你看!”他扬起火把,“何将军在这里。”
“何将军?”
“我是何庆奇。辛苦了!”何庆奇用清朗舒徐的声音说。
张老憨只点头,不作声。接着用他手中那根枣木杖,重重地在地上顿了三下。
这可以猜想得到,是向后面招呼,洞口安全,放心前行。
张老憨这才在杨信的协助之下,爬出洞口,却还来不及见礼,要帮后续的弟兄出洞。由于那里是个险坡,安排立足之处,亦颇费周章,需要不断地提醒警告,以免失足。
总算很顺利,约莫一顿饭的时分,已经上来了百把人,其中有孙炎星。与何庆奇相见,惊喜莫名,但也还不能细叙,匆匆招呼过后,将照料弟兄出洞的任务,交付了张老憨与杨信,然后才能与何庆奇谈话。
两个人上了顶峰,遥遥望见影影绰绰的许多弟兄,孙炎星倒又愣住了。“将军,”他问,“哪儿来这么多人?” ↑返回顶部↑
“他们也在准备,必是天亮发动攻击。四更天应该是饱餐的时候,你想打他个睡梦头里措手不及,可成了空想了。”
“是!”朱副军头答道,“黄昏时分,葫芦关后面,抓到一个陌生人,问起来才知道是自己人。赵如山奉了熊将军之命,领了几名弟兄来搜索营救。我特地来报告,再要想了解一下情况,而孙副都头到底今夜能不能到?”
何庆奇无法答复他的询问。赵如山的消息,使他又惊又喜。“原来他已经安然回营,再又翻了回来?”他说,“杨信怎么没有说起?”
“事情很多,他亦无法一一细说。”何小虎为杨信辩解。
“我不是怪他。”何庆奇说,“我是说,我估计的情况又不对了。”
何庆奇原以为赵如山到不了自己阵地。既然能到,则熊大行对契丹的情况,一定已从赵如山口中得到一个了解。同时他既派赵如山翻回来搜索营救,当然以自己的安危为重,投鼠忌器,可能不会有太决绝的行动。虽然也派孙炎星从九曲洞探路过来,但以设疑兵将契丹惊走为主,断路则不过有此想法而已,并非真的打算这么做,更谈不到期望成功。总而言之一句话,熊大行的整个方略,还是以守为主。
既然如此,孙炎星再度回来,不见得会带着什么攻势的计划,无非想守住这个地方,先能站住脚,再徐图进取。如果自己这方面能顺顺利利地断了契丹的归路,而熊大行那方面不能配合作战,松松懈懈只守着口子,可能反为契丹力战冲出,岂不贻误大局?
这样转着念头,便自然而然地有了一个想法,自己这方面的情况、动向,最好能告知熊大行。动手之先,要约定时间,两下夹攻,才能克奏全功。
为此,他觉得有先跟赵如山见面的必要。但据朱副军头说,赵如山一行,精疲力竭,饿渴交加,几乎已成瘫痪的模样。他现在已派人去接,只怕要到天亮才能到葫芦关。
听得这样的答复,何庆奇不免焦躁。辰光已到起更时分,而整个计划因为情况复杂,顾虑太多,一次一次地变更,至今不能决定,这样蹉跎因循,到最后必致一事无成,为敌所乘。
“不管他们了!”他断然决然地说,“我们准定四更动手,计划再不会变更。你赶快回去准备。”
“是!”朱副军头答应着,眼光却落在何小虎身上。
何庆奇知道他的意思,是想何小虎去帮他。这是办不到的事,因为他已允许了林震,拨何小虎去协助他,不能再帮别人。
“也许你人不够。”何庆奇歉然地说,“小虎我又另有用处。这样,你另外再挑些人带走。”
“那就不必了。”朱副军头答说,“一时也无从挑起,不必耽误工夫。”说完,他匆匆而去。
“小虎!我留你在这里看守,最要紧的是敌人的那四座有灯的营帐,一定要时刻注意。”何庆奇又说,“你还有件紧要任务,帮林震去断路。等他来了,你跟他商量,听他的指挥。”
“是!”何小虎问道,“爷是不是要到九曲洞去等孙副都头?”
“对了!一等到了,我马上回来。”
等到二更时分,终于等到了。第一个露面的是张老憨。
“老张!”杨信拿火把照着,高兴地喊道,“等得我们好心焦。”
张老憨汗流满面,疲乏不堪,但双目仍然炯炯有神,看了杨信一眼,随即问道:“外面情况怎么样?”
“好极了!出乎意料的好。你看!”他扬起火把,“何将军在这里。”
“何将军?”
“我是何庆奇。辛苦了!”何庆奇用清朗舒徐的声音说。
张老憨只点头,不作声。接着用他手中那根枣木杖,重重地在地上顿了三下。
这可以猜想得到,是向后面招呼,洞口安全,放心前行。
张老憨这才在杨信的协助之下,爬出洞口,却还来不及见礼,要帮后续的弟兄出洞。由于那里是个险坡,安排立足之处,亦颇费周章,需要不断地提醒警告,以免失足。
总算很顺利,约莫一顿饭的时分,已经上来了百把人,其中有孙炎星。与何庆奇相见,惊喜莫名,但也还不能细叙,匆匆招呼过后,将照料弟兄出洞的任务,交付了张老憨与杨信,然后才能与何庆奇谈话。
两个人上了顶峰,遥遥望见影影绰绰的许多弟兄,孙炎星倒又愣住了。“将军,”他问,“哪儿来这么多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