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准备进驻北海新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领导既然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关诗雨已经是心知肚明。
  在送走市政府的领导后,关诗雨便立刻跟龙沧海说了张启的建议。
  龙沧海本想和关诗雨过低调的生活,却没想到还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事到如今,他可以随时收住。
  但是,关诗雨却不能。
  关诗雨已经成了关家的支柱人物,只有她在,关家子弟才觉得放心,才会底气十足。
  尤其是,关诗雨还背负着冯兰的希望,必须把关家再次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一流豪门才行。
  另外,关氏集团已经名声在外,成了滨海市的一张商业名片。
  哪怕是关诗雨想退,恐怕政府相关领导也不同意。
  当然了,如果关诗雨能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倒也可以退。
  可是,她现在连合适的总裁都没招到,更别说要退居二线了。
  龙沧海能理解关诗雨的处境。
  所以,他没有自私自利劝关诗雨收手,而是经过认真分析后,认同了张启的那个建议。
  北海新区的建设,是一个极大的契机。
  只要是有一定资本的商人,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如今,副市长张启虽然没有直说,但是,从他的言谈之中,可以推测出一个信号:如果关氏集团去北海新区发展,政府会提供支持和帮助。
  有这么好的机会,要是白白丢掉,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龙沧海最终做出了一个不符合他心意,但是却非常理智的决定,那就是让关氏集团进驻北海新区。
  不过,北海新区已经是龙争虎斗之地,必须做好深层次的了解才能插足。
  否则,什么时候成为炮灰,恐怕都不知道。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龙沧海跟关诗雨定下了两个方案。
  一、继续跟政府沟通,争取拿到一个明确的支持方案。
  政府给企业画大饼的事例并不少见,一旦出事,政府可以抗住风险,但企业却只能完蛋。
  所以,政府所提供的支持,无论是资金、税收、地皮还是其他,都必须白纸黑字进行说明。
  要不然,关氏集团不会涉足北海新区。
  二、需要有人到北海新区打前站,了解那里的具体情况。
  北海区虽然属于滨海市,但因为离市区较远,且那边盐碱地较多,一直没有受到政府重视。
  所以,哪怕是滨海市当地人对北海区都不是很了解。
  这几年,北海区渐渐变成了北海新区,无论当地的建设还是规划,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果不亲自到当地勘察一番,恐怕将会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