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自然不会轻易相信李敬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团队。
  对此,李敬生决定先行发表一篇论文。
  一篇名为内镜下黏膜剥离肿瘤的医学论文被他发表在了国内一家较为普通的学术论文网站上。
  主要还是不自信。
  像王维维与骆丙刚写的论文,直接就敢投给核心医学期刊。
  这篇论文是他一个人写的,期间找连涛帮忙提了一些意见,进行了少许精修。
  他本人自然而然是第一作者。
  出于照顾兄弟,他把连涛列为第二作者。
  发表论文后,他就没管了。
  继续上班。
  该干啥干啥。
  本身每天也特别忙。
  找他做内镜手术的高端客户没有,但是找他做肠镜的有钱人还是有一些。
  现在,他的医疗团队在肠镜检查这一块,算是小有名气。
  特别是在江离市,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
  不少富人,权贵,都是慕名而来,跟他联系。表达做肠镜的意向,然后进行一些咨询。
  这些富人与权贵,普遍都很谨慎。
  并不会轻易跟他签订协议,而是采取先接触,多沟通,多了解。
  李敬生正在骨外科门诊坐诊,一上午已经治疗了五十七个患者,他的门诊效率比以前增长了近一倍。
  这是因为几个徒弟都在快速成长。
  已经能帮着他分忧,甚至单独手法复位一些难度较低的病例。
  第495章 骨癌无疑,核心期刊的邀请
  叶辉,刘宪,晋炎羽都成长起来了。
  杨鲁庆差了一些,到目前仍然没能获得李敬生传授摸骨术,这有点遗憾。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机会,把握住了,就可以向上大步前进。搞砸了,或者没抓住机会,就只能错失良机,原地踏步。
  不过杨鲁庆仍然有机会。
  并没有被李敬生一棒子打死。
  如果李敬生真的不给他机会了,早就把他踢出了手法正骨团队。
  陈医生这位‘大师兄’算是勤能补拙的典范了。
  李敬生让他把手法正骨的基本技能一个一个练好,虽然进步很慢,但是特别稳。有个十年以上的苦功,相信也能在手法正骨领域有所建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