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民俗风物(2 / 7)
在埃及的一年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日子,它们有的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样,比如1月1日的新年;也有的是自己伊斯兰教独特的日子,比如圣纪节、开斋节等。
◎科普特圣诞节
众所周知,每年的12月25日,全球大部分国家都会庆祝圣诞节,通过弥撒和报佳音等活动来庆祝耶稣基督诞生。但在埃及,科普特人把圣诞节庆祝活动放到了1月7日。这其实是一种不同的算法。众所周知,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受天孕,在12月25日生下了耶稣,但是玛利亚毕竟是未婚生子,虽然还是圣洁的少女,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此表示猜测和不屑,所以耶稣在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家族承认。经过一系列的争斗和协商,在13天后,也就是1月7日,耶稣被承认和接纳。后来耶稣成为先知,受世人纪念,多数选择都是他的诞生日12月25日,但在埃及的科普特人,他们还是把这个耶稣得到承认的日子作为圣诞节。
在埃及的很多节日是专属于穆斯林的,而他们庆祝的地点,很多都选择了随处可见的清真寺。
◎开斋节
开斋节是全球穆斯林的重要节日,为的是庆祝斋月的结束。每一年的开斋节都不是固定的,这是因为它是按照伊斯兰历来计算的,但又没有闰年来调整,故此时间上也多有变动。
埃及的节日掠影
◎圣纪节
圣纪节,也叫圣忌节,是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日而设立的,也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但在伊斯兰教的不同教派间,圣纪节的日子却不尽相同,比如在逊尼派,圣纪节是伊斯兰历的3月12日,而另一个派别什叶派纪念圣纪节的日期则不同,他们是在3月17日。圣纪节的主要庆祝方式是教众在清真寺诵经、礼拜,由阿訇宣讲先知的伟大事迹。当一切仪式结束后,热闹的会餐让圣纪节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闻风节
闻风节是埃及最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埃及人就开始庆祝闻风节。古埃及人根据节气变化,选择每年春季白天与黑夜时间正好对半的那一天为闻风节,这样的日子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候,也是踏青的好时候,所以闻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古埃及人把这天看作世界的诞生日。也有传说称这一天是慈善神战胜凶恶神的日子,所以人们在这一天祈祝人间祥和太平和春光永驻,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已经略有不同,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永远不会变。
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埃及人还庆祝建军节——每年的10月6日;国庆日——每年7月23日;共和国独立日——每年6月18日;西奈解放日——每年4月25日……当然,还有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样的全球化节日,在埃及也占有一席之地。
总之,埃及的节日形形色色,既有当地宗教的特色,也有历史的影响,但不管是哪个节日,都让我们更了解埃及,更喜欢埃及。
埃及的风俗习惯
事实告诉我们,世间所有的经历必将留下它的痕迹,历史也不例外。而埃及,作为一个拥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它必然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这是历史的必然。
◎埃及人的信仰
在埃及,随处可见的阿拉伯人,大多都是伊斯兰教信徒,他们不仅虔诚,还致力于身体力行,这样,他们认为才是一个真正的信徒。所以说,到埃及,不了解埃及人的信仰是绝对不行的。
埃及街头的行人
作为伊斯兰教徒的埃及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每天都要祈祷数次。古埃及时候,埃及人就极其重视宗教信仰,他们不仅有专职的祭司,还建造了巨大的神庙来崇拜天神,虽然如今的现代化埃及已与古代传统不尽相同,但作为根深蒂固的信仰精神,在埃及人的血液中得到了良好的继承。
◎埃及的男人和女人
埃及是一个注重家庭观念的国家,一个家庭的男主人,往往拥有乐观的性格,他正直而又善良,热情好客是他的美德,对穷苦的人又能慷慨大方、乐善好施,总之,这是一个勤劳的男人,他不怨天尤人,他爽朗宽容,他拥有着阿拉伯人的健谈,你若能和他聊上一会儿,定会为他的胸襟与口才折服。
作为家庭的女主人,她们对家庭的贡献和牺牲是巨大的。在古埃及时期,妇女的地位就是相对低下的,如今虽然不似那时候那么严重,但等级观念依然存在。透过埃及女人逐渐摘掉的美丽头巾以及西化的服装,我们看到的是她们整个思想的转变,也是社会对女性的宽容。
◎相见礼仪
在大街上,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埃及人相遇了,他们先是握握手,但或许握手真的难以表达他们内心的亲近之意,然后他们又亲了亲对方的脸。这就是埃及人常见的相见礼仪。当然,在上流社会,每逢节日庆祝,人们还会以触鼻为礼。
埃及人的见面,还会有吻手礼,双方见面时,会互赠名片。埃及的名片,有英语和阿拉伯文这两种比较常见的语言,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正在制作甜点的埃及妇女
正在做面包的埃及人
对于埃及人来讲,他们还有一种特殊的迎宾礼,用以表达热烈的欢迎之意,那就是击鼓和鸣枪,当然,这种礼仪多数用在比较正式和重要的场合,一般的普通见面是完全不会有这样隆重的见面礼仪的。
和埃及人讲话,你可以和对方保持一个较近的距离,目光注视着对方即可,但一定要注意,不能盯着对方不放,不然也是不礼貌的。
◎拜访礼仪 ↑返回顶部↑
◎科普特圣诞节
众所周知,每年的12月25日,全球大部分国家都会庆祝圣诞节,通过弥撒和报佳音等活动来庆祝耶稣基督诞生。但在埃及,科普特人把圣诞节庆祝活动放到了1月7日。这其实是一种不同的算法。众所周知,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受天孕,在12月25日生下了耶稣,但是玛利亚毕竟是未婚生子,虽然还是圣洁的少女,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此表示猜测和不屑,所以耶稣在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家族承认。经过一系列的争斗和协商,在13天后,也就是1月7日,耶稣被承认和接纳。后来耶稣成为先知,受世人纪念,多数选择都是他的诞生日12月25日,但在埃及的科普特人,他们还是把这个耶稣得到承认的日子作为圣诞节。
在埃及的很多节日是专属于穆斯林的,而他们庆祝的地点,很多都选择了随处可见的清真寺。
◎开斋节
开斋节是全球穆斯林的重要节日,为的是庆祝斋月的结束。每一年的开斋节都不是固定的,这是因为它是按照伊斯兰历来计算的,但又没有闰年来调整,故此时间上也多有变动。
埃及的节日掠影
◎圣纪节
圣纪节,也叫圣忌节,是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日而设立的,也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但在伊斯兰教的不同教派间,圣纪节的日子却不尽相同,比如在逊尼派,圣纪节是伊斯兰历的3月12日,而另一个派别什叶派纪念圣纪节的日期则不同,他们是在3月17日。圣纪节的主要庆祝方式是教众在清真寺诵经、礼拜,由阿訇宣讲先知的伟大事迹。当一切仪式结束后,热闹的会餐让圣纪节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闻风节
闻风节是埃及最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埃及人就开始庆祝闻风节。古埃及人根据节气变化,选择每年春季白天与黑夜时间正好对半的那一天为闻风节,这样的日子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候,也是踏青的好时候,所以闻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古埃及人把这天看作世界的诞生日。也有传说称这一天是慈善神战胜凶恶神的日子,所以人们在这一天祈祝人间祥和太平和春光永驻,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已经略有不同,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永远不会变。
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埃及人还庆祝建军节——每年的10月6日;国庆日——每年7月23日;共和国独立日——每年6月18日;西奈解放日——每年4月25日……当然,还有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样的全球化节日,在埃及也占有一席之地。
总之,埃及的节日形形色色,既有当地宗教的特色,也有历史的影响,但不管是哪个节日,都让我们更了解埃及,更喜欢埃及。
埃及的风俗习惯
事实告诉我们,世间所有的经历必将留下它的痕迹,历史也不例外。而埃及,作为一个拥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它必然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这是历史的必然。
◎埃及人的信仰
在埃及,随处可见的阿拉伯人,大多都是伊斯兰教信徒,他们不仅虔诚,还致力于身体力行,这样,他们认为才是一个真正的信徒。所以说,到埃及,不了解埃及人的信仰是绝对不行的。
埃及街头的行人
作为伊斯兰教徒的埃及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每天都要祈祷数次。古埃及时候,埃及人就极其重视宗教信仰,他们不仅有专职的祭司,还建造了巨大的神庙来崇拜天神,虽然如今的现代化埃及已与古代传统不尽相同,但作为根深蒂固的信仰精神,在埃及人的血液中得到了良好的继承。
◎埃及的男人和女人
埃及是一个注重家庭观念的国家,一个家庭的男主人,往往拥有乐观的性格,他正直而又善良,热情好客是他的美德,对穷苦的人又能慷慨大方、乐善好施,总之,这是一个勤劳的男人,他不怨天尤人,他爽朗宽容,他拥有着阿拉伯人的健谈,你若能和他聊上一会儿,定会为他的胸襟与口才折服。
作为家庭的女主人,她们对家庭的贡献和牺牲是巨大的。在古埃及时期,妇女的地位就是相对低下的,如今虽然不似那时候那么严重,但等级观念依然存在。透过埃及女人逐渐摘掉的美丽头巾以及西化的服装,我们看到的是她们整个思想的转变,也是社会对女性的宽容。
◎相见礼仪
在大街上,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埃及人相遇了,他们先是握握手,但或许握手真的难以表达他们内心的亲近之意,然后他们又亲了亲对方的脸。这就是埃及人常见的相见礼仪。当然,在上流社会,每逢节日庆祝,人们还会以触鼻为礼。
埃及人的见面,还会有吻手礼,双方见面时,会互赠名片。埃及的名片,有英语和阿拉伯文这两种比较常见的语言,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正在制作甜点的埃及妇女
正在做面包的埃及人
对于埃及人来讲,他们还有一种特殊的迎宾礼,用以表达热烈的欢迎之意,那就是击鼓和鸣枪,当然,这种礼仪多数用在比较正式和重要的场合,一般的普通见面是完全不会有这样隆重的见面礼仪的。
和埃及人讲话,你可以和对方保持一个较近的距离,目光注视着对方即可,但一定要注意,不能盯着对方不放,不然也是不礼貌的。
◎拜访礼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