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印象埃及(4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千年前,红海和地中海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所在,法老们曾尝试开凿红海通往尼罗河的运河,以期连接两地贸易,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放弃,最终在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建成通航。
  ◎波折的挖掘史
  18世纪末,拿破仑占领埃及,他期望建立一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大运河,但当时的法国人所测算出来的两海数据并不十分理想,可以说,拿破仑的想法并不能得到当时的数据支持,再加上英国势力的影响,拿破仑被迫撤出埃及,运河计划无疾而终。
  拿破仑攻入埃及
  拿破仑没有实现运河的修建,但他的帝国却没有就此放弃。1856年,埃及总督帕夏塞伊德特许法国驻埃及领事雷赛布子爵成立公司,进行运河的开发建造。1858年12月15日,苏伊士运河公司建立,从此开始了11年的苏伊士运河的开掘工作。这11年,对于法国人来说,是一个计划的实现过程,以及对未来99年经营运河的利益前景的展望。对于埃及人来说,这11年,却是一个被奴役压迫的岁月,运河的工程浩大,不亚于中国的万里长城建造,穷苦的埃及人民被鞭笞驱使着,劳累和死亡已经是他们的常态。
  1869年,连接地中海岸边塞得港和红海苏伊士湾的苏伊士运河终于开通,这条全长约190千米的运河花费高达1860万镑,比最初预算多了一倍。当时的埃及政府早已债台高筑,不得已,只好卖掉苏伊士运河股份,嗅觉灵敏的英法两国手段百出,最终将苏伊士运河收入囊中。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欧、亚、非、大西洋之间的东西方航道,从大西洋到印度洋,再也不需要绕道非洲好望角,它的国际意义由此可见一斑,这也使得它成为全世界最繁忙的运河,每年都承担着约占世界14%的海上贸易。而垄断着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英法两国获得的利润,远比当初的投入巨大得多。
  在今天的塞得港和伊斯梅利亚城的运河博物馆,还有关于运河的珍贵资料,显示着当时的奴隶劳工劳动的情况,鞭笞、烈日、霍乱,都折磨着埃及人民,每天都有差不多几十人死去。但苏伊士运河的成就也是无与伦比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河流能和它媲美。可以说,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继其古老文明之后对人类做出的又一历史性贡献。
  ◎为苏伊士而战
  曾有埃及人说:“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用双手抠出来的,用肩膀扛出来的,用尸骨垒砌起来的,用血汗浇灌起来的。”事实正是如此。但它却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了殖民者敛财的工具,从来就不会逆来顺受的埃及人又如何能甘心如此?那么,战斗吧,为苏伊士而战。
  1956年7月26日,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宣布将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当晚,埃及几十万群众自发走到街头,很多人从遥远的南方赶来,只为了见证87年来第一次的扬眉吐气。当然,这一声明,引起了世界哗然,苏伊士运河的利益既得者又怎会善罢甘休,因此,就在两个月以后,英法伙同以色列对埃及发起了军事进攻,企图用武力征服埃及人。以色列首先攻占埃及在亚洲的西奈半岛部分,配合英法空军发起空袭,陆空双管齐下,力求快速推翻纳赛尔的统治。然而,非正义的战争终将失败,埃及人民的英勇保卫了他们的运河。1956年12月,三国联军退出埃及。这次战争也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当然,更多的人称这次战争为“苏伊士运河战争”。
  轮船航行在苏伊士运河上
  苏伊士运河唯一的跨海大桥“穆巴拉克大桥”
  苏伊士运河每天有约50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通过,说它是埃及的经济命脉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埃及即使收回了苏伊士,也未能完全保全它,1967年,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迅速占领了西奈半岛,苏伊士被迫停航8年,直到1975年6月5日才重新开航。
  ◎新航路的开辟
  自从埃及政府取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就开始致力于运河的扩建工程。第一次历时4年,于1980年完成运河的航面水域扩大;1983年又完成了一次扩大水域到5000平方米,至此,重达25万吨的货轮可以顺利通过。后来,又有几次拓宽和加深的改建。1980年,埃及还建成了一条苏伊士运河海底隧道,也是第一条连通亚洲和非洲的陆地通道。
  2014年8月5日,埃及政府决定全资在苏伊士东侧开凿新运河,并于一年后的8月6日正式通航。如今,和平来之不易,站在这条马克思称为“东方伟大的航道”的运河之畔,看着繁华忙碌的港口,人们欢乐的笑颜,只能说,一切的战斗都是值得的,昨日的悲壮总将过去,未来依然光明万丈。
  苏伊士运河承担着世界海运的14%贸易量,来来往往的货船给埃及人民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纳赛尔水库:上埃及的明珠
  在埃及南部与苏丹接壤的尼罗河流域,有一个美丽的人工湖,它仿若沙漠中的明珠,不仅满足了当地的灌溉、发电、防洪、航运、渔业,也成为埃及著名的旅游胜地。它在埃及的部分,被称为纳赛尔水库,苏丹部分,则被称为努比亚水库。
  说起纳赛尔水库的形成,这要归功于1970年建成的阿斯旺水坝。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每年都会发生大小不一的洪灾,为了防止洪水泛滥,埃及人历时10年、耗资9亿美元建成高达111米的阿斯旺水坝,成功拦截尼罗河,抑制了洪水泛滥。不仅如此,阿斯旺水坝的建立,还让这里形成了一个风景名胜区。阿斯旺水坝的南面是一片湛蓝的湖水,湖长500多千米,平均宽10千米,面积达到5000平方千米,是仅次于非洲加纳沃尔特水库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湖,深度和蓄水量则居世界第一。埃及人民为了纪念他们的总统纳赛尔,便将水库的埃及部分命名为纳赛尔水库。
  站在水坝上向南望去,平静的湖面仿佛一块蓝缎,闪耀着粼粼波光,美不胜收。若是赶上日落时分,阳光洒在湖面上,像是霎时温暖了整个世界。来过此地的人们,都会惊叹于人类创造的奇迹,让沙漠中也有如此美妙的丽景。
  游人骑着骆驼从纳赛尔水库岸边走过。
  然而,大概谁都没想到的是,阿斯旺水坝的建立虽然给埃及带来了旅游业、廉价的电力、充足的灌溉水以及堪如奇迹的纳赛尔水库,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比如尼罗河不再泛滥成灾之后,下游则不再有泥沙补充,如今的尼罗河三角洲入海口,泥沙堆积减少,土地盐碱化严重,肥沃的土壤正在渐渐减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夕阳下的纳赛尔水库
  开罗:千塔之城
  这是一座富有神秘吸引力的文明古都,在这里有古老的传统留下的厚重历史韵味,也有现代城市文明带来的鲜明活力。开罗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给你带来无止境的惊喜,你猜不透它究竟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的产物,还是人类创造的史前奇迹。因为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所以让它充满了魅力!那条世界最长的河流,那座仰望星空千年的狮身人面像,在无数个夜晚都倾诉着悠久的历史,是福是祸,是阴谋还是神话,越是深究,越是神秘。
  ◎沙漠古都
  作为埃及的首都,开罗的城市风貌充满都城所应有的雄伟气魄。在整个中东地区,开罗都是毫无争议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大开罗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不仅在埃及,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它都称得上是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全球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在开罗,沙漠和金字塔都是很常见的,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璀璨成果。
  岁月为开罗的王冠镶嵌了无数的宝石,它们熠熠生辉,让这座城市在千万年的历史中页页都写满了精彩。在埃及人眼中,开罗是城市之母,因为它可以算得上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批城市。位于开罗附近的金字塔早在3000年前就已然耸立,可知这座城市的历史至少也有5000余年。阿拉伯人更将开罗称为“卡海勒”,在他们的语言之中这就是胜利的意思,所以开罗又堪称是一座征服者的城市。但是在现代,人们更愿意将开罗称为沙漠之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