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最美风情(9 / 11)
博物馆里最惹眼的当属一艘艘金光闪闪的龙凤舟,那是古代泰国王室的御用船只,船身镶嵌着金箔和珠宝翡翠,显得富丽堂皇。专供国王夫妇乘坐的船只称作凤舟,船首宛如一只高昂的凤头,嘴上叼着一绺漂亮的璎珞,整个造型非常美丽。在凤舟的中部,设有专供国王夫妇乘坐的御座,前舱和后舱里设有水手划桨和掌舵的长排座舱。另一些没有龙凤造型的船只则是大臣贵族们的专属,船首雕有鸟身、人首、鹰爪的形像,船身贴金镶宝非常华丽,不过与凤舟相比还是稍有逊色,其中一艘船的装饰看起来颇具佛教色彩。
象征友好的珍贵铜雕
1982年,泰国向中国赠送了一座精美的铜雕作品,即曼谷王朝建立200周年纪念座屏。座屏长19.2厘米,宽7.6厘米,通高30.7厘米,底纹雕绘泰国版图,中部雕绘曼谷王朝九位国王的头像,顶端则是一枚精致的泰国国徽——这座象征着两国友谊的珍贵铜雕如今就保存在北京的国际友谊博物馆里。
1982年,正值曼谷王朝建立200周年,泰国王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活动。当时,拉玛九世普密蓬国王、诗丽吉王后及王子公主们盛装出宫,登上金碧辉煌的龙凤舟,左右及后方跟随着一支多达50艘的庞大船队,浩浩荡荡行驶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那一艘艘描金绘彩富丽堂皇的船只映照着清清河水,在皇家卫队的护送下缓缓前进,场面极为壮观。
如今,当年出巡的龙凤舟就摆在博物馆里,游客们可以近距离地观赏这些沾染皇家气息的精美船只。如果你稍加留意,还会在博物馆后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一艘与龙凤舟截然两样的“破船”。“破船”的船身已经黯然无光,但从那些在斑驳痕迹中隐露的金光中,不难猜想它当年的神采飞扬。据说,这只彩船行驶在湄南河的水面上时,被日本飞机拦腰炸成了两段,船身上至今还能看到许多清晰的弹孔。人们把它的残骸留在此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记住战争带来的恐怖和灾难。
用白色大理石搭建的王室大厅现在是开放的,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进去游览。
◎珍贵的古迹文物
能被称作国家博物馆,必然附有历史的痕迹。泰国国家博物馆不但拥有气派非凡的皇家船只,还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古迹文物。
馆内分为三个永久性展区,展区里陈列着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以来的各种奇珍异宝和生活用具,比如各种文献、皮影戏用具、古佛像、国王御用武器及各种工艺品等。这里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罕有的历史文物,比如班清文化时期出土的文物、吞武里府女子古乐队的灰塑、西维差时期的指地印那伽光背佛像、有着“泰国维纳斯”之称的阿瓦罗甘旦舜菩萨像,以及素可泰的石碑、兵器、服饰、乐器、陶瓷、五彩瓷、象牙雕、珠母镶嵌、木偶、御用车辆等。
博物馆外景金碧辉煌,这应该是形容泰国建筑最恰当的词汇。
有趣的是,博物馆里至今保存着不少由法国摄影家拍摄的吴哥窟照片。作为三大展区之一的phutthai-sawan礼拜堂更值得一去,这座礼拜堂建于1787年,内部绘有精美壁画,细致地描绘出佛祖的游历故事。
在泰国游览的外国游客,应该对随处可见的佛龛不会感到太多的惊奇。博物馆前方长桥的河面上也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佛龛,佛龛上挂着鲜艳花环,摆有新鲜水果,正中是一座精致的佛像,佛像两边列有泥塑小象。在佛教至上的泰国,处处可以见到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心中虔诚的信仰。
不管是金光闪闪的龙凤舟,还是古旧斑驳的文物遗迹,珍贵的藏品犹如时光的碎片,零零星星地串起了泰国从新石器时代人类痕迹到当代泰国的一段漫长历史。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在这座用皇家船坞改建的水上宫殿里,能够欣赏到东方的古老文明,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
博物馆内的雕塑和壁画
双龙寺:佛教避暑胜地
素贴山是清迈的最高峰,也是泰国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素贴山有一座双龙寺,又名帕辛寺、普拉辛寺,它是清迈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寺庙。此地风景优美,气候凉爽,年年引来无数国内外的佛教教徒前来朝拜,人们遂把双龙寺列为一处佛教的避暑胜地。
◎镶金嵌玉的舍利塔
素贴山位于清迈以南6千米处,海拔1676米,山顶白云缭绕风景秀丽,宛如仙境一般,当地华人称“遇仙山”或“会仙山”。沿着陡峻的石阶步行200多级,就能到达山顶的双龙寺。这些石阶又称“彩虹天桥”,象征着从人间通往天堂,阶梯两旁的护栏均有双龙装饰,寺名即由此而来。
双龙寺里的金佛像
双龙寺流传着一则美丽的传说:库纳王与高僧苏玛那泰拉得到了两颗佛舍利,在松达寺安置一颗后,不知道该将另外一颗供奉在何处,于是两人牵来一头大象,让它驮着舍利子随便走。大象停在哪儿,就在哪儿建起一座寺庙与佛塔,用来供奉佛舍利。这头大象最后走到素贴山下,转了三圈倒地而亡,库纳王便决定将那一颗佛舍利安置在此,并盖起一座7米高的佛塔。
依照传统,佛舍利本应敬奉在高处,而双龙寺却将佛舍利安置在地底。因为这个缘故,它成为当时兰纳王国都城的镇城之宝,同时双龙寺也成为兰纳王国的须弥山。
满眼的金色,你是不是也感觉被晃得睁不开眼。
1525年,舍利塔经过重新扩修高至16米,后又经过几次陆续修缮,如今已超过了20米。它的塔顶由36千克黄金铸成,下面镶有999颗钻石及9种颜色的宝石各一颗,整座佛塔的塔身几乎贴满了金箔。
大约在16世纪中期,双龙寺前铺完一条200多级的石梯。1935年,高僧库巴西威恰打算上山朝拜,为了避免山路颠簸,民众们出钱出力,抓紧时间修筑上山的道路。这项工程共有5000多人参与,历时5个月22天才算完工。顺着石路与石梯步入寺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象雕和库巴西威恰的铜像,后者的身上被前来还愿的民众贴满了金箔。
◎金碧辉煌的双龙寺
对于数以万计的泰国庙宇来说,双龙寺似乎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只有当你站在它的面前,才能感受到这座佛庙带来的视觉震撼——金光灿烂、金碧辉煌、金光闪耀、积金累玉、金光盖地……在那一瞬间,所有你能想到用来形容光彩夺目的词语都会涌向脑海。谁能料想到一座金光闪闪的宫殿会突然出现在眼前呢?据说,双龙寺用去的黄金大约有242.2千克!
然而,它带给你的震撼尚未完结。尽管这座佛寺拥有辉煌灿烂的外表,内廷却非常幽静雅致。游客随便靠着墙壁坐在哪个角落,听耳边钟声袅袅,抬头望向碧空,再浮躁的心也会慢慢平静下来。彼时彼刻,似乎所有的尘世烦恼俱已远去。
登上双龙寺的最高观景台,可以将整个清迈城尽收眼底。东面博物馆里有各国人士捐赠的钱币和很多佛像,西边是双龙寺的中庭及主塔所在地。
带有回廊的中庭建于1805年,回廊的东面与西面各有一个较大的佛堂,信徒主要到西面佛堂许愿,请高僧洒圣水祈福。两座佛堂里都绘有精彩绝妙的壁画,东边佛堂画的是苏玛那泰拉与佛舍利的传说,西边佛堂画的是释迦牟尼第10次转世的故事,形象塑造得极有特点。回廊里一共陈列着46尊形态各异的佛像,每一尊佛像都面带微笑神态安详,廊壁上还绘有描述释迦牟尼一生经历的精彩壁画。
由于贵为佛教圣地,又有僧侣日日打扫的缘故,双龙寺里里外外非常洁净。许多游客喜欢光着脚在中庭走一圈,走完后脚底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灰尘。更令人赞叹的是,购买这座寺庙的门票全凭心意,不买也不会强求,在教徒们的心里,此地的深厚佛缘远比门票价格重要得多。据说在双龙寺许愿非常灵验,正殿莱甘堂里供奉着泰北最具灵性的三尊佛像,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善男信女前来膜拜,香火十分鼎盛。 ↑返回顶部↑
象征友好的珍贵铜雕
1982年,泰国向中国赠送了一座精美的铜雕作品,即曼谷王朝建立200周年纪念座屏。座屏长19.2厘米,宽7.6厘米,通高30.7厘米,底纹雕绘泰国版图,中部雕绘曼谷王朝九位国王的头像,顶端则是一枚精致的泰国国徽——这座象征着两国友谊的珍贵铜雕如今就保存在北京的国际友谊博物馆里。
1982年,正值曼谷王朝建立200周年,泰国王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活动。当时,拉玛九世普密蓬国王、诗丽吉王后及王子公主们盛装出宫,登上金碧辉煌的龙凤舟,左右及后方跟随着一支多达50艘的庞大船队,浩浩荡荡行驶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那一艘艘描金绘彩富丽堂皇的船只映照着清清河水,在皇家卫队的护送下缓缓前进,场面极为壮观。
如今,当年出巡的龙凤舟就摆在博物馆里,游客们可以近距离地观赏这些沾染皇家气息的精美船只。如果你稍加留意,还会在博物馆后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一艘与龙凤舟截然两样的“破船”。“破船”的船身已经黯然无光,但从那些在斑驳痕迹中隐露的金光中,不难猜想它当年的神采飞扬。据说,这只彩船行驶在湄南河的水面上时,被日本飞机拦腰炸成了两段,船身上至今还能看到许多清晰的弹孔。人们把它的残骸留在此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记住战争带来的恐怖和灾难。
用白色大理石搭建的王室大厅现在是开放的,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进去游览。
◎珍贵的古迹文物
能被称作国家博物馆,必然附有历史的痕迹。泰国国家博物馆不但拥有气派非凡的皇家船只,还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古迹文物。
馆内分为三个永久性展区,展区里陈列着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以来的各种奇珍异宝和生活用具,比如各种文献、皮影戏用具、古佛像、国王御用武器及各种工艺品等。这里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罕有的历史文物,比如班清文化时期出土的文物、吞武里府女子古乐队的灰塑、西维差时期的指地印那伽光背佛像、有着“泰国维纳斯”之称的阿瓦罗甘旦舜菩萨像,以及素可泰的石碑、兵器、服饰、乐器、陶瓷、五彩瓷、象牙雕、珠母镶嵌、木偶、御用车辆等。
博物馆外景金碧辉煌,这应该是形容泰国建筑最恰当的词汇。
有趣的是,博物馆里至今保存着不少由法国摄影家拍摄的吴哥窟照片。作为三大展区之一的phutthai-sawan礼拜堂更值得一去,这座礼拜堂建于1787年,内部绘有精美壁画,细致地描绘出佛祖的游历故事。
在泰国游览的外国游客,应该对随处可见的佛龛不会感到太多的惊奇。博物馆前方长桥的河面上也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佛龛,佛龛上挂着鲜艳花环,摆有新鲜水果,正中是一座精致的佛像,佛像两边列有泥塑小象。在佛教至上的泰国,处处可以见到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心中虔诚的信仰。
不管是金光闪闪的龙凤舟,还是古旧斑驳的文物遗迹,珍贵的藏品犹如时光的碎片,零零星星地串起了泰国从新石器时代人类痕迹到当代泰国的一段漫长历史。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在这座用皇家船坞改建的水上宫殿里,能够欣赏到东方的古老文明,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
博物馆内的雕塑和壁画
双龙寺:佛教避暑胜地
素贴山是清迈的最高峰,也是泰国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素贴山有一座双龙寺,又名帕辛寺、普拉辛寺,它是清迈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寺庙。此地风景优美,气候凉爽,年年引来无数国内外的佛教教徒前来朝拜,人们遂把双龙寺列为一处佛教的避暑胜地。
◎镶金嵌玉的舍利塔
素贴山位于清迈以南6千米处,海拔1676米,山顶白云缭绕风景秀丽,宛如仙境一般,当地华人称“遇仙山”或“会仙山”。沿着陡峻的石阶步行200多级,就能到达山顶的双龙寺。这些石阶又称“彩虹天桥”,象征着从人间通往天堂,阶梯两旁的护栏均有双龙装饰,寺名即由此而来。
双龙寺里的金佛像
双龙寺流传着一则美丽的传说:库纳王与高僧苏玛那泰拉得到了两颗佛舍利,在松达寺安置一颗后,不知道该将另外一颗供奉在何处,于是两人牵来一头大象,让它驮着舍利子随便走。大象停在哪儿,就在哪儿建起一座寺庙与佛塔,用来供奉佛舍利。这头大象最后走到素贴山下,转了三圈倒地而亡,库纳王便决定将那一颗佛舍利安置在此,并盖起一座7米高的佛塔。
依照传统,佛舍利本应敬奉在高处,而双龙寺却将佛舍利安置在地底。因为这个缘故,它成为当时兰纳王国都城的镇城之宝,同时双龙寺也成为兰纳王国的须弥山。
满眼的金色,你是不是也感觉被晃得睁不开眼。
1525年,舍利塔经过重新扩修高至16米,后又经过几次陆续修缮,如今已超过了20米。它的塔顶由36千克黄金铸成,下面镶有999颗钻石及9种颜色的宝石各一颗,整座佛塔的塔身几乎贴满了金箔。
大约在16世纪中期,双龙寺前铺完一条200多级的石梯。1935年,高僧库巴西威恰打算上山朝拜,为了避免山路颠簸,民众们出钱出力,抓紧时间修筑上山的道路。这项工程共有5000多人参与,历时5个月22天才算完工。顺着石路与石梯步入寺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象雕和库巴西威恰的铜像,后者的身上被前来还愿的民众贴满了金箔。
◎金碧辉煌的双龙寺
对于数以万计的泰国庙宇来说,双龙寺似乎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只有当你站在它的面前,才能感受到这座佛庙带来的视觉震撼——金光灿烂、金碧辉煌、金光闪耀、积金累玉、金光盖地……在那一瞬间,所有你能想到用来形容光彩夺目的词语都会涌向脑海。谁能料想到一座金光闪闪的宫殿会突然出现在眼前呢?据说,双龙寺用去的黄金大约有242.2千克!
然而,它带给你的震撼尚未完结。尽管这座佛寺拥有辉煌灿烂的外表,内廷却非常幽静雅致。游客随便靠着墙壁坐在哪个角落,听耳边钟声袅袅,抬头望向碧空,再浮躁的心也会慢慢平静下来。彼时彼刻,似乎所有的尘世烦恼俱已远去。
登上双龙寺的最高观景台,可以将整个清迈城尽收眼底。东面博物馆里有各国人士捐赠的钱币和很多佛像,西边是双龙寺的中庭及主塔所在地。
带有回廊的中庭建于1805年,回廊的东面与西面各有一个较大的佛堂,信徒主要到西面佛堂许愿,请高僧洒圣水祈福。两座佛堂里都绘有精彩绝妙的壁画,东边佛堂画的是苏玛那泰拉与佛舍利的传说,西边佛堂画的是释迦牟尼第10次转世的故事,形象塑造得极有特点。回廊里一共陈列着46尊形态各异的佛像,每一尊佛像都面带微笑神态安详,廊壁上还绘有描述释迦牟尼一生经历的精彩壁画。
由于贵为佛教圣地,又有僧侣日日打扫的缘故,双龙寺里里外外非常洁净。许多游客喜欢光着脚在中庭走一圈,走完后脚底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灰尘。更令人赞叹的是,购买这座寺庙的门票全凭心意,不买也不会强求,在教徒们的心里,此地的深厚佛缘远比门票价格重要得多。据说在双龙寺许愿非常灵验,正殿莱甘堂里供奉着泰北最具灵性的三尊佛像,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善男信女前来膜拜,香火十分鼎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