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印象蒙古(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广袤的戈壁沙漠
  荒漠是指荒凉的沙漠或原野,世界上的大荒漠有的灼热似火,有的寒冷彻骨,有的沟壑纵横,有的沙砾满地。如果不算南极洲,地球上的荒漠大概能占到陆地面积的30%。戈壁沙漠属于荒漠的一种类型,它一般地势平坦,起伏不大,覆盖地表的并非层层细沙,而是大面积的岩层砾石。
  ◎亚洲最大的沙漠
  戈壁沙漠同时又是地图上的一个特定地理名词,这片地区处于中亚腹地,横跨中国和蒙古两国,简称大戈壁。大戈壁的多数地区都不是沙漠,而是裸露的岩石,整个面积非常广大,而且呈现出很不规则的形状。它的北边抵达阿尔泰山脉和杭爱山脉,东边连接大兴安岭西麓,南边到达阿尔金山、北山和阴山,西边与天山相邻。据大致估算,大戈壁从北到南长约800千米,从西南到东北长约1610千米,总面积约在130万平方千米。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北面的沙漠,也是亚洲最大的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属于世界上巨大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之一。
  蒙古国内戈壁沙漠中的野骆驼和沙丘
  哈茨盖特岩画
  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分布着许多珍贵的岩画,比较有名的当属哈茨盖特岩画。这里的岩画题材非常丰富,有羚羊、野山羊、野马、骆驼、红鹿、老虎等动物,有带轮子的手推车、简陋的蒙古包,还有猎人狩猎的场景,以及狼群猎杀红鹿的场景。人们推测此处岩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虽然“戈壁沙漠”是指没有水的地方,实际上这片广袤的土地拥有很多盐水湖,而且还有不少地下泉水从岩石和和沙丘中不断溢出。
  由于大戈壁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再加上海拔也较高,故而此地气温比较低,年温差和日温差也相当大,冬天的气温可低至-30c~-20c,夏天的气温又可升至40c以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大戈壁地带很不适合人类居住,只有一些野生动物把它视为自己的家园,比如野骆驼、蒙古野驴、詹兰羚羊、捷尔伦羚等哺乳动物,以及旱獭与囊鼠等啮齿动物。不过在蒙古历史上,这片土地一直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因为它既是大蒙古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丝绸之路沿线几个重点城市的所在地。
  ◎复杂的地质成因
  如此广袤的不毛之地是如何形成的?地质学家给出了一个获得普遍认可的观点。在最近200万年以来,该地区一直处于不断上升中,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干燥。地表原本沉积着一些比较疏松的岩体,后来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被风化剥蚀,变成了大小混杂的碎屑物质。
  这些碎屑物质从山上崩解,在山下慢慢堆积起来。当山区发生洪灾,它们被冲往较远的山麓地带,形成了大面积的冲积平原。由于洪水的能量由强渐弱,一些大块岩石堆积在山口附近,从山口向外,岩石变得越来越小,最远地方分布的便是拳头大小或指头大小的小块岩石。再经过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以及风力的剥蚀,小块岩石的棱角渐被磨圆变成了砾石,慢慢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戈壁地貌。到了干燥的季节,在大风的作用下,另一些更细小的砂和泥则被带上了天空。泥土飞向千里以外,砂粒落在了附近,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大沙漠。
  蒙古在戈壁沙漠中修的中央公路
  美丽的色楞格河
  不得不承认,造物主在创造世界的时候总是匠心独具。在一方土地上,往往既会安排山的雄奇伟岸,也会赋予水的千娇百媚。山环水绕,相依相伴,似乎是这尘世里最自然、最和谐的一幕景象,倘若杭爱山与色楞格河心有灵犀,恐怕也会悄然默许吧。
  ◎穿越两国的母亲河
  不论何种事物,一旦以“母亲”的名义冠名,便会令人心生景仰之情。作为蒙古的母亲河,色楞格河即享有如此殊荣。
  色楞格河发源于杭爱山北坡、库苏古尔湖以南,它的源头由伊德尔河和木伦河汇合而成,而后一路流向东北,在苏赫巴托尔与鄂尔浑河汇合。从苏赫巴托尔继续向北,进入俄罗斯以后,在乌兰乌德和塔陶罗沃两地出现两个较大的转折,最后经过一片三角洲地带,注入了浩瀚的贝加尔湖。
  从蒙古杭爱山的源头直到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色楞格河蜿蜒流淌了1000多千米,流域面积将近百万平方千米,一路上吸纳了大大小小无数支流。它既是蒙古国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水量最充沛的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在蒙古境内的流长约有600千米,右岸有哈努伊河和鄂尔浑河注入,左岸额吉河注入。自河口至苏赫巴托尔一段,在每年4~5月的解冻期内可以通航,到了10~11月以后,河流开始进入结冰期。在俄罗斯境内,色楞格河又流经数百千米,沿途吸纳了奇科伊河、希洛克河、乌达河、吉达河和捷姆尼克河。
  从世界版图上可以看到,沿河而下的著名城市有蒙古的苏赫巴托尔市,俄罗斯的乌兰乌德和色楞格斯克。在色楞格河流域一带,不仅生活着蒙古的喀尔喀蒙古族和少数汉族,还有俄罗斯的布里亚特蒙古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等民族。
  ◎贝加尔湖的过滤器
  与蒙古境内许多河流不同,色楞格河虽然也靠地下水、雪水和雨水补给,但大部分水量仍然来自地下泉水。因为这个原因,即便进入干旱期,色楞格河的水量也比较丰沛。一旦春天来到,冰消雪融,河水时常暴涨,尤其在夏季降雨以后,更会溢出河槽,淹没大片的草地牧场。20世纪30年代,苏赫巴托尔即因此而遭遇了一场特大水灾。
  当色楞格河流经三角洲地带,水流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和污物。由于三角洲湿地一带生长着大面积的水生植被,无意中形成了一层层“过滤器”,“过滤器”将许多泥沙和污物成功截流,令河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色楞格河在最后注入贝加尔湖时,水中的污物已经大为减少。
  水生植被过滤下来的那些泥沙和污物,年年淤积起来,不断扩大着三角洲的面积,使其渐渐呈现为一片巨大的扇状湿地。30多年以前,人们测量得知,三角洲的面积大约为500平方千米。但在30多年以后的今天,这片扇状湿地已经增加了大约60平方千米,正在逐步向湖中蔓延。
  如果色楞格河拥有思考能力,大概也不会想到在临近终点时竟然得到一次脱胎换骨的“净化”吧?希望这种“净化”能够像她惠及蒙古一样,继续造福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色楞格河是蒙古国内最大和水量最充沛的一条河流
  色楞格河上的铁路桥
  矿产与自然资源
  蒙古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的蕴藏量居世界前20位。截至目前,国内已经发现和确定了80多种矿产,分别位于800多个矿区和6000多个采矿点。同时,这个国家的自然资源也有不小的优势,比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