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吉尔吉斯斯坦(3 / 6)
吉尔吉斯人热情好客,他们信奉“来客是福”,对客人总是竭尽所能地招待。不过,在吉尔吉斯人家做客时,要严格遵守他们的风俗习惯,比如不用左手抓菜,必须从自己盘子中取肉吃,借用主人的刀子割肉,送还时刀尖上要带着一块肉,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进餐前和用餐后,无论主人和客人,都不能走出房屋洗手,而是由主人家的男孩提着水壶为进餐的人及餐后的人浇水净手。
随着时代的进步,吉尔吉斯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日趋欧洲化、现代化,只有在村庄,还可以感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浓厚氛围。
◎诞子趣习
在吉尔吉斯斯坦,妇女诞育子女被视为神圣的、重要的事情。女子怀孕后,家中长辈会制作护身符和避邪物为孕妇随身佩戴。护身符上,刻有《古兰经》部分经文,避邪物多用熊爪和鹰爪的指甲制成。吉尔吉斯人坚信,护身符和避邪物可以保佑孕妇不受邪魔鬼怪的侵害。
临盆之际,产房内燃起火炉,火苗昼夜不息。房内放有荷枪实弹的火枪和锋利的刀具,刀锋向外,火枪高悬,保佑产妇顺利诞下子女。新生儿出世后,要吸吮奶油,穿上“狗褂”。所谓狗褂,是新生儿家人向几位多子多寿的老人讨来内衣,用内衣碎布缝成新生儿穿的小褂,小褂制成后,先让小狗穿过后,才能让新生儿穿上。据说,这样可以让婴儿福寿绵长。
国家历史博物馆
◎搅拌马奶酒的棒子:比什凯克的美丽传说
在吉尔吉斯语中,比什凯克的意思为“搅拌马奶酒的棒子”。马奶酒是吉尔吉斯民族喜好的饮料,它由马奶发酵制成,被称为库米孜、忽迷思,俗称马奶子。制作这种饮料时,需以大量新鲜马奶作为原料,将马奶倒入皮囊中,用棍棒搅拌。搅拌马奶的棍棒是特制的,下粗上细,内里中空,下端粗如人头。吉尔吉斯人使用棍棒用力拍打、搅拌马奶。起初,马奶被搅拌得泛起泡沫,开始变酸发酵,再继续搅拌直到马奶中析出奶油。到了这一步,散发出微微辣味的马奶酒就做好了。对于吉尔吉斯人来说,有多喜爱马奶酒,搅拌马奶酒的特制棍棒就有多重要。不过,首都城市为什么会叫作“搅拌马奶酒的棒子”呢?关于这个地名,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游牧部落散居生活的时期,各个部落间经常爆发战争。比什凯克所在地居住的部落被另一个强大部落攻击,部落居民纷纷逃向山间。一位孕妇因忘记携带自家搅拌马奶酒的棒子又重新返回家中,精神紧张和奔波劳碌使她提前生产,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由此得名“比什凯克”。这个男孩长大后,成为部落中最勇敢的骑士,去世后被安葬在他出生的地方,这里就被命名为“比什凯克”。
传说是否真实已不可考,但比什凯克的美丽是真实可见的。城中河流纵横,绿树成荫,处处可见广场、公园、果园,是一座风景宜人的绿色都市。
阿拉图广场
原名“列宁广场”,1991年改为今名。每天黄昏时分,广场上会举行降旗仪式。
◎阿拉图广场:比什凯克的历史见证
比什凯克市广场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总统府东侧的阿拉图广场。广场中央,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独立纪念碑巍然耸立。苏联时期,这座广场叫列宁广场,广场中央立有列宁雕像。独立后,列宁广场改为阿拉图广场,列宁雕像也换为自由女神雕像。每天黄昏,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降旗仪式。
2011年,在各界民众的呼吁下,比什凯克政府用民族英雄玛纳斯的雕像换下了自由女神雕像。玛纳斯胯下骑着高大的骏马,身披铠甲,手握长矛,代表了吉尔吉斯民族心目中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在广场边缘,立着一座由黑白大理石建成的纪念碑,中间有几个青年人雕像在奋力推动黑色大理石。据说,这座纪念碑喻义“郁金香革命”。
从列宁广场到阿拉图广场,从列宁雕像到玛纳斯雕像,阿拉图广场见证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历史动荡,是比什凯克的重要名胜。
比什凯克集市
◎唐勒乔克市场:活的社会百相图
自由市场贸易是吉尔吉斯斯坦商品市场的一大特征。在比什凯克,正规大商场之外,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交易市场,唐勒乔克市场是其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跳蚤市场,每天都有几万人在此摆摊卖货。
在摆摊人群中,有的是无业者,有的是医生、教师、公务员,还有从乡下赶来的农牧民。货品种类极其丰富:新鲜蔬果、古董、服装、药品、动物、玩具、二手汽车……堪称现实版的淘宝商城。
在唐勒乔克市场,专门有一个区域经营进口商品,法国化妆品、意大利皮鞋、中国服饰等应有尽有。比什凯克居民非常热衷于逛市场,在这里可以买到比市面便宜很多的货物,还可以欣赏坐地卖艺的民族艺人的精彩表演,是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汽车客运站
◎邓小平大街:中吉友谊的缎带
1996年,比什凯克市将市内一条主干道更名为“邓小平大街”。在街道起始处,竖立着一座硕大的花岗岩纪念碑,纪念碑上,用浮雕手法刻画出栩栩如生的邓小平半身像。在纪念碑正面,刻有以吉、俄、中三国文字写成的碑文。纪念碑对面竖立着街道路牌,上面以俄文书写着“邓小平大街”。
邓小平大街是连接比什凯克和奥什的重要路段,也是连接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友谊的缎带,更是中吉两国数千年友好往来历史的延续。
生机无限的奥什
奥什州位于费尔干纳盆地东南部,奥什市为其首府。2000年,奥什市迎来了它的3000岁生日,同年,被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称为共和国的“第二首都”。奥什市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古城。它拥有出色的经济成就和文化成果,其重要性仅次于首都比什凯克。
在空中俯瞰奥什
◎农牧发达,资源丰富
在奥什市市郊,美丽的阿克布拉河在此地奔涌而过。它为奥什带来了充足的水源,使农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除阿克布拉河和卡拉达利亚河外,奥什州拥有为数众多的山地河流及面积超过1500平方千米的冰川。丰富的水资源滋养了肥沃的农田和牧场,还被广泛用于发电业。 ↑返回顶部↑
随着时代的进步,吉尔吉斯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日趋欧洲化、现代化,只有在村庄,还可以感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浓厚氛围。
◎诞子趣习
在吉尔吉斯斯坦,妇女诞育子女被视为神圣的、重要的事情。女子怀孕后,家中长辈会制作护身符和避邪物为孕妇随身佩戴。护身符上,刻有《古兰经》部分经文,避邪物多用熊爪和鹰爪的指甲制成。吉尔吉斯人坚信,护身符和避邪物可以保佑孕妇不受邪魔鬼怪的侵害。
临盆之际,产房内燃起火炉,火苗昼夜不息。房内放有荷枪实弹的火枪和锋利的刀具,刀锋向外,火枪高悬,保佑产妇顺利诞下子女。新生儿出世后,要吸吮奶油,穿上“狗褂”。所谓狗褂,是新生儿家人向几位多子多寿的老人讨来内衣,用内衣碎布缝成新生儿穿的小褂,小褂制成后,先让小狗穿过后,才能让新生儿穿上。据说,这样可以让婴儿福寿绵长。
国家历史博物馆
◎搅拌马奶酒的棒子:比什凯克的美丽传说
在吉尔吉斯语中,比什凯克的意思为“搅拌马奶酒的棒子”。马奶酒是吉尔吉斯民族喜好的饮料,它由马奶发酵制成,被称为库米孜、忽迷思,俗称马奶子。制作这种饮料时,需以大量新鲜马奶作为原料,将马奶倒入皮囊中,用棍棒搅拌。搅拌马奶的棍棒是特制的,下粗上细,内里中空,下端粗如人头。吉尔吉斯人使用棍棒用力拍打、搅拌马奶。起初,马奶被搅拌得泛起泡沫,开始变酸发酵,再继续搅拌直到马奶中析出奶油。到了这一步,散发出微微辣味的马奶酒就做好了。对于吉尔吉斯人来说,有多喜爱马奶酒,搅拌马奶酒的特制棍棒就有多重要。不过,首都城市为什么会叫作“搅拌马奶酒的棒子”呢?关于这个地名,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游牧部落散居生活的时期,各个部落间经常爆发战争。比什凯克所在地居住的部落被另一个强大部落攻击,部落居民纷纷逃向山间。一位孕妇因忘记携带自家搅拌马奶酒的棒子又重新返回家中,精神紧张和奔波劳碌使她提前生产,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由此得名“比什凯克”。这个男孩长大后,成为部落中最勇敢的骑士,去世后被安葬在他出生的地方,这里就被命名为“比什凯克”。
传说是否真实已不可考,但比什凯克的美丽是真实可见的。城中河流纵横,绿树成荫,处处可见广场、公园、果园,是一座风景宜人的绿色都市。
阿拉图广场
原名“列宁广场”,1991年改为今名。每天黄昏时分,广场上会举行降旗仪式。
◎阿拉图广场:比什凯克的历史见证
比什凯克市广场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总统府东侧的阿拉图广场。广场中央,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独立纪念碑巍然耸立。苏联时期,这座广场叫列宁广场,广场中央立有列宁雕像。独立后,列宁广场改为阿拉图广场,列宁雕像也换为自由女神雕像。每天黄昏,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降旗仪式。
2011年,在各界民众的呼吁下,比什凯克政府用民族英雄玛纳斯的雕像换下了自由女神雕像。玛纳斯胯下骑着高大的骏马,身披铠甲,手握长矛,代表了吉尔吉斯民族心目中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在广场边缘,立着一座由黑白大理石建成的纪念碑,中间有几个青年人雕像在奋力推动黑色大理石。据说,这座纪念碑喻义“郁金香革命”。
从列宁广场到阿拉图广场,从列宁雕像到玛纳斯雕像,阿拉图广场见证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历史动荡,是比什凯克的重要名胜。
比什凯克集市
◎唐勒乔克市场:活的社会百相图
自由市场贸易是吉尔吉斯斯坦商品市场的一大特征。在比什凯克,正规大商场之外,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交易市场,唐勒乔克市场是其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跳蚤市场,每天都有几万人在此摆摊卖货。
在摆摊人群中,有的是无业者,有的是医生、教师、公务员,还有从乡下赶来的农牧民。货品种类极其丰富:新鲜蔬果、古董、服装、药品、动物、玩具、二手汽车……堪称现实版的淘宝商城。
在唐勒乔克市场,专门有一个区域经营进口商品,法国化妆品、意大利皮鞋、中国服饰等应有尽有。比什凯克居民非常热衷于逛市场,在这里可以买到比市面便宜很多的货物,还可以欣赏坐地卖艺的民族艺人的精彩表演,是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汽车客运站
◎邓小平大街:中吉友谊的缎带
1996年,比什凯克市将市内一条主干道更名为“邓小平大街”。在街道起始处,竖立着一座硕大的花岗岩纪念碑,纪念碑上,用浮雕手法刻画出栩栩如生的邓小平半身像。在纪念碑正面,刻有以吉、俄、中三国文字写成的碑文。纪念碑对面竖立着街道路牌,上面以俄文书写着“邓小平大街”。
邓小平大街是连接比什凯克和奥什的重要路段,也是连接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友谊的缎带,更是中吉两国数千年友好往来历史的延续。
生机无限的奥什
奥什州位于费尔干纳盆地东南部,奥什市为其首府。2000年,奥什市迎来了它的3000岁生日,同年,被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称为共和国的“第二首都”。奥什市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古城。它拥有出色的经济成就和文化成果,其重要性仅次于首都比什凯克。
在空中俯瞰奥什
◎农牧发达,资源丰富
在奥什市市郊,美丽的阿克布拉河在此地奔涌而过。它为奥什带来了充足的水源,使农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除阿克布拉河和卡拉达利亚河外,奥什州拥有为数众多的山地河流及面积超过1500平方千米的冰川。丰富的水资源滋养了肥沃的农田和牧场,还被广泛用于发电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