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充实的生活(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栗云帆笑了:“你做点儿别的饭,光做面条呀!”
  张哲源也笑了,只是看表情有些无奈:“就下面条还快点,别的不太会做。”
  栗云帆又笑着问:“那你炒什么菜?”
  张哲源想了一下说:“差不多天天西红柿炒鸡蛋。”
  栗云帆有些好奇:“那你先炒西红柿还是先炒鸡蛋?”。
  这一下张哲源被问住了,心想这西红柿炒鸡蛋怎么还分先后。“先炒西红柿还是先炒鸡蛋?”他郁闷地重复着栗云帆的话。
  看张哲源迷惑不解,栗云帆就笑出声来:“看你在家真没做过饭,像个少爷一样。”
  张哲源腼腆地笑了,轻轻叹了口气说:“我在家差不多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妈都没让我进过厨房,有时我都分不清什么是青菜和油菜。”
  栗云帆还是满脸的笑意,接着就提到了女儿。说:“俺冯烁也是青菜和油菜分不清,也没进过厨房,啥也不会做。有时我就逗俺冯烁,你以后要是找到婆家,不会做饭可不行。俺冯烁就会笑着说,我不会做没关系,对象会做就行了。“
  冯栗夫妇两人和张哲源谈话的时候,总是喜欢提到冯烁,从冯烁上幼儿园到高中所发生的任何事,在张哲源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一个漫长的过程。每每说起冯烁,张哲源就会安静下来,像是在聆听,又像是在回避。
  刚说到冯烁,冯烁就进了屋,两只眼睛看似有些发晕。“妈,俺饿了。”冯烁有气无力地跟妈妈说。
  栗云帆瞥了女儿一眼,没好气地说:“我还以为你这一睡觉,就不用吃饭了。”
  在假期和星期天的时候,冯烁总是上网上到深夜,栗云帆总是说女儿黑了不睡,明了不起,一觉就能睡到吃午饭的时候。往往到了下午三四点,冯烁才下楼找吃的,或到门市旁边的食品店买点零食吃,或者吃些现成的——弟弟剩下的零食。张哲源也常买零食吃,并不是他喜欢吃,而是半晌时总感到饿,买零食只是为了充饥,有时还会买一些水果。
  就有一次,冯烁下楼后,在门市上转悠着找吃的,柜台上一串香蕉惹得她饥肠辘辘,食欲高涨。她二话没说,掰了一支就坐在门口的马扎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冯烁吃东西的样子特别可爱,一双乌黑的眼晴还不时地观察着路上的情景。张哲源扬起嘴角,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明显,以前他几乎忘了怎么笑。平时,冯烁很少见到张哲源笑的样子,只有在和这个叔叔说话时候,才会看到他阑珊的笑意,只是眼神略显得有些忧郁。
  栗云帆不经意地看了女儿一眼,先是愣了一下,又突然惊讶地说:“你这孩子,吃东西也不吭一声,那是你张叔买的香蕉。”
  冯烁刚咬下最后一口,准备把香蕉皮丢进门旁的垃圾篓,听到妈妈的话,整个人突然就怔住了。然后眨了眨眼睛说:“娘啊!俺吃了。”
  张哲源笑呵呵的,看着冯烁说:“怎么,我买的就不能吃了?”
  冯烁这才勉强咽下最后一口,把香蕉皮丢到了垃圾篓里,显得很不好意思。
  从此,冯烁再和哲源一起守门市时,看到零食就不敢再随意吃了。这时哲源就会微笑着对她说,哪个是杰杰的零食,哪个是自己的。冯烁就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呵呵地笑着,可还是不敢轻意再吃了。
  美胜百货门市附近每开张一家饭馆,张哲源就会做为第一个食客前去光顾,用他的话来说叫捧场。
  有几次,他还邀请冯赋林和六子一起去尝鲜,而冯赋林总是笑着说:“你们先去,你们先,先尝尝味道,好吃了我再去。”
  张哲源虽然不是大款,但出手大方,付帐时总是抢先,大有挥金如土的风度,视金钱如粪土。冯赋林还时常夸他,像他这样对钱看得很淡,又有目标的人实在很少了。其实张哲源心里也明白,冯赋林是在奉承他,笼络他这个自己送上门的廉价劳工,以微薄的工资,获取忠诚的服务。
  栗云帆回娘家省亲去了,还带上了女儿和儿子。冯赋林在门市上闷得无聊,想要下橡棋,而六子当天则在棉厂值班,于是就问张哲源会不会下棋,张哲源则说戒了。
  冯赋林哈哈大笑:“听说过戒烟、戒酒、戒赌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戒棋,张子你真幽默,说说你为啥戒棋?”
  只见哲源假装叹了口气,回味悠长地说:“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下象棋,和俺自家的一个堂弟一直下到大。去年,我和俺堂弟下象棋光输,还学会了赖棋,明明马别着腿我都敢蹬过去,中间支着两个炮架我都敢打过去拿人家的老头。”
  听着张哲源风趣的话,冯赋林只想把眼泪笑出来:“来吧来吧!再下两盘,今天六子在棉厂上白班,六子在我就和六子下了,就算是为了我破回戒!”
  冯赋林说完就把象棋倒在了棋盘上,开始摆布棋子。张哲源见推脱不掉,只好勉为其难。
  第一局开始,张哲源并不急于进攻,首先在河界布置了一条防线,犹如铁马连环,丝丝相扣,牵一发而动千钧。他暂时占了上风,冯赋林根本无法攻入他的领域,但是第一局他还是输了,然而第二局也输了,曾经的他可是常胜将军。
  张哲源交棋投降:“不下了,不下了,棋家子越下越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