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首的衙差一挥手,登时便有人送上来两个系着红绸的盒子,衙差客客气气道:“知府大人设宴鸿鹄馆,做鹿鸣宴以恭贺诸位新科举人,还请二位举人老爷明日赴宴。”
  “多谢各位官爷辛苦一趟。”
  杜衡奉上了一荷包的赏钱到为首的衙差手上:“此乃我与秦举人的一点心意。”
  收了喜钱自是高兴,衙差道谢:“恭喜二位了。”
  衙差还要前去下家,自是不会多留。
  眼见差役离开后,周遭看热闹的老百姓一下子便团上了门口,一个又一个连连道贺讨喜钱:“恭祝杜举人,秦举人!”
  喜庆话儿不绝于耳,秦之枫又洒了许多的铜板出去,诸人欢欢喜喜的前去捡铜板。
  打发了看热闹的,杜衡和秦之枫这才抱着盒子进屋,前头的考试中榜以后皆由自身前去府衙学政处领取恩赏,而下中了举人果真是不一样了,一应都亲自送上门来。
  杜衡开盒瞧了一番,照例是举人令牌一枚,一张录有举子特权的纸,以及一套举人的专属衣帽,这是明日赴宴要穿的。
  这些东西都是中举之人都有的,是每个府城中举之人的基本赏赐。
  但是每个府城的知府对读书人还另有奖赏,这是按照知府喜好来赏的,各个府城都不一样。
  根据府城大小,富庶繁荣以及当地知府对读书人的重视程度,颁发的赏赐便有丰厚与单薄之别。
  杜衡便在盒子里拿到了府城的一家盐行和一家铁铺的地契,除此之外还有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他颇觉不可思议。
  反观秦之枫,他则只有二十两的赏银。
  “你秋闱入了前五名,又叫做“经魁”,是了不得的成绩。每回乡试前六名知府大人都会厚赏,前三名赏赐最为丰厚,四五次之,第六“亚魁”还往下走些。六名之后的都叫“文魁”,赏赐便没有区分。我先时略有耳闻此赏赐,今日倒是也得一见了。”
  杜衡听完,觉得倒是有些意思。
  当然了,他名次靠前,确实觉得有意思,只是苦了六名以后的考生。
  “此次府城入闱者六十六名,即便先行刨开前六,剩下的六十名一人赏赐二十两,如此也要花费一千二百两出去。”
  秦之枫笑道:“每回大考朝廷都会给地方上拨款,其实也算是朝廷给的钱。说句不该说的,这是一朝中举才有的一次恩赏,过去那几十年的光景里,哪一年没有给朝廷缴纳赋税,商税和田产税的。赏钱就算是给中榜的考生报销了一应考试的费用了。”
  像他们这般远县里来的考生,一应赶考住宿吃以及打赏就用了起码二十多两去,且还算是节约的了。
  朝廷肯报销,确实也抚慰了贫寒书生的心。
  秦之枫还透了一声底给他:“待咱们回到县里,县府还会另有赏赐的。”
  杜衡迷之一笑,旁的不说,他就喜好这赏赐。
  日以继夜的苦读,不惧天寒也不畏地冻,而今也合该领些实打实的好来。
  这五十两的银子其实已经消耗了有一半,最合人心意和让人艳羡的还是两张地契,盐铁属是天下最挣钱的营生之一了,但却归朝廷所控。
  现在他受赏得这两家铺子,再也不必同小商小户争利,以后吃穿是再不必发愁。
  杜衡心情大好,他总算是能给小满买宅子了。
  两人高兴之余,连忙给家里书信一封过去,给信使加了钱,快马加鞭不出三日家里就能收到好消息了。
  杜衡和秦之枫则预备着参加鹿鸣宴,做一回意气风发的年轻新科举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