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日,晨光熹微,空气中带着湿漉漉的水汽。
  萧远穿戴好朝服,白腻的肌肤隐藏在暗红色的广袖之中,敛去一干神采,钻进马车。
  新上任的侍卫逐风抱着剑跟车行走,车里人不说话,却偏偏撩起马车窗口,飘出一股似有若无的冷香。
  那个侍卫憨憨愣愣的,乍看之下没什么特别,萧远却永远记得他来到自己身边的那一天。
  南国水乡,流血漂橹。
  神色惊惶的少年抱着破破烂烂的包袱,身上满是淋漓的鲜血。
  跑到萧远跟前,他像是一口气松了出来,一头栽倒在地昏死过去。
  萧远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他从战火纷飞的边境线上捡回来,本想等他养好了伤再神不知鬼不觉地送走,没料到那个一根筋的从此便赖上了萧远。
  萧远苦笑,把视线从侍卫逐风身上收回来,心想:“希望他日后不要后悔。”
  转眼到了宫门,已有三三两两的朝臣等着开门上朝。
  萧远下车径直走向人群,闲谈声骤停,他也不以为忤,自顾自站定。
  不多时,又有人来了。
  户部侍郎王尘拱手上前,在萧远跟前一步站定,未语先笑,“萧大人,王某恭喜萧大人啊。”
  萧远略一点头,“王大人。”
  这王尘年纪不小了,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稳稳当当地做了十数载,在官场上混,做点成绩不难,难的是十多年竟没出过纰漏。要命的是传闻王家老太太这两日已请了三回郎中,原本就是药罐子似的人,这么折腾下去可见不好。
  若是王大人这节骨眼上丧母丁忧三年,怕是可以直接告老回乡,再不必想着更上一层楼了。
  萧远知道王尘这是着急了,心下顿时有了计较,面上倒仍是淡淡的。
  人到齐了。
  远方更声渐近,百官无言列于宫门,朱红的大门徐徐打开。
  右相张甾默默地看了萧远一眼,先他一步迈进宫门。
  群臣按次序站好,崔公公捏着嗓子宣布上朝,众人山呼万岁。
  李承沣在金殿上坐好,挺直了脊梁不敢碰到龙椅的靠背和扶手,在一片金玉之中显得尤为瘦削。
  “臣有奏——”,张甾拖着长音出列,“先帝已崩,圣上即位,不可不祭天敬祖,如今南越败退,四海升平,臣以为陛下千秋万世,万民景仰,当行泰山封禅,昭告天下,扬我大周国威,可使国祚绵厚,福泽悠长。”
  李承沣听闻,手指在袖中捏紧,微微咽了口吐沫。
  未见李承沣首肯,礼部尚书赵琦迈步出列,“臣以为右相所言极是。礼乐乃国之本也,眼下河清海晏,万国来朝,当遵祖制祭天敬祖,臣恳请陛下登泰山行封禅大典。
  赵琦话音落地,又有群臣附和,“臣等恭请陛下登泰山行封禅大典。”
  “呵”,萧远轻笑出声。
  张甾见萧远面露异色,当即发难,“萧大人何故发笑?陛下登基祭天,萧大人可有异议?”
  萧远从容开口,道:“登基祭天自是礼法,然而陛下资历尚浅,未有寸功于百姓,何来封禅一说?”
  “风调雨顺,国富民强,安敢不敬谢祖宗保佑?海内清平,外敌退败,岂能不彰显我大周浩浩之势?”张甾提高了声音,横眉立目,瞪着萧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