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二十六(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每次那儿都人挤人的,根本走不到台子边。」邱婶就说。
  「可我听说这次不一样。」林叔摇摇手:「县老爷请来京城现下挺出名的…就写那首咏莲诗的人,这次诗谜是他出的,听说难度挺高的,猜中了会有重赏哩。」
  「什么重赏?」
  「就是…」
  他俩就这么一人一句聊起来,除了说猜灯谜,又讲到放灯,说河上绵延几十里的莲花灯盏…
  我在旁愣愣的听,眼睛控制不住睁得老大…
  好像…很好玩儿。
  以前在村里过节,最大的事儿就是祭天,拜完后小孩子就能吃饼──王朔通常会叫我多藏一块饼,到夜里他爹睡了,就和我提灯去田里,边看月亮边分着吃饼,然后跟我说他白日听来的事儿。
  说着镇上,有一街前挂上了一排的灯,街尾会搭个台子,可以猜谜,猜对了可以喝不要钱的酒。
  他说,那酒肯定滋味儿很好。
  问他怎么知道,他就只又含糊的说什么美人喂酒…
  到现在我也没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之后问他从哪儿听来的,他死都不说。
  又听了好一阵后,刘婶像是见着有点儿晚了,出声要我赶紧回去。邱婶也才再想起来问我回去的事儿。
  「我没要回去的。」我说,瞧着他们的神情,就补了一句:「因为太远了,所以…」
  「不回去也不要紧,书院也没关。」邱婶打断话,摸了摸我的头:「不过你记得,厨房后日开始,三天不开大灶,小灶只做早饭而已。」
  一听有早饭,我不禁睁大眼,心里小小雀跃了下,就想着那三天,就把早饭得吃饱饱的。
  …反正放假也没什么事儿做,两餐不吃饿不到哪儿去的。
  等离开厨房时,除了丁驹给我的点心盒子,以及一小纸包的月饼,还多了两颗苹果,还有一罐的醃梅子。
  这些东西把我的书箱都给占满了,背起来时,实在重得很。
  回去一路,点着的灯数又更少了…
  我差不多是摸着黑走回去的。
  一进院落,见着两边房簷下的灯,有的点上,有的没有。我走向住得这一边,往向前…最后一间同平常一样,是没有点上。
  后来才知道那灯,是夫子们得自个儿找火点的…
  有一次回来,看见算学先生把灯笼勾了下来,拿了另一根点着的蜡烛,将灯内的烛芯点了起来。
  他点好,再把灯笼挂了回去。
  那时他见我直盯着瞧,就告诉了我。回头我便去问傅寧抒,他开始时没理会,后来才说人在屋里头,外头要有灯做什么。
  那会儿我回他,夜里出去会看不到路,就只得来很冷淡的一句,说我没事儿夜里出什么门。
  我想着推开了房门…
  因着外头没灯,里头一时暗得可以。我搁下东西,找了根蜡烛,弄了火点上,再将蜡烛给按到烛台上。
  灯芯融融的烧着,火光一阵忽明忽灭,我才想起来门没关上,赶紧去关好了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