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新的形象(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建议,不仅对保卫邯郸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可以把自己从颓势中解脱出来。
  在国人的心目中重塑一个新的形象!
  他没想到,一个普通的青年士兵,竟有这么高深的见解,感动得紧紧握住他的那只手:
  “面临危亡,赵胜方寸已乱,全靠大家扶持、高人指教,方能将国事维持至今。
  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从迷茫中找到出路。
  先生所教,确能起到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的作用,在当前十分重要!
  赵胜虽是驽马,又怎敢因恋栈豆而误国家?
  愿将府中一切尽数交公,这组建‘敢死队’的重任,就请您担当吧。”
  李同也为平原君的态度所感动,谦逊地说:
  “先生二字实不敢当。
  臣本是无名小卒,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虽然是一孔之见,自觉也应抒发于君前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
  所以冒死犯颜,既然您如此信任,臣怎敢不效死力?”
  说干就干,平原君在朝会上当众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并把府中的人名册和财物登记表全部交给廉颇“军管”。
  赵王同时表态,宫中的人力物力也要最大限度的支援前线……
  君和相的行动,对于大家是启发,也是压力。
  不论自愿不自愿,朝臣和富商们也纷纷做出“倾家”的牺牲。
  朝臣中与平原君不相上下的就有一、二十家。
  民间像卓氏、郑氏这些“钢铁望族”更是富埒王侯,其次的大大小小也有百十家。
  因为是“自愿”,并且登记到册,许诺“战后加利偿还”,所以这次“捐献”运动收获很大。
  全城军民都能得到一件御寒的衣服;
  食物方面也有一定改善。
  平原夫人虽不必真的拿起刀枪参加战斗,但能亲自率婢女到城上劳军慰问,轰动效应也就相当大了。
  沉寂多日的邯郸城中又飞出了笑声……
  由于有了较充足的经费,李同果然建起了一支武功高强的精锐部队。
  把禽滑继的小分队也吸收过来,由禽滑继任副队长。
  作战形式上在一般情况下仍独立行动,但同守城部队的关系已不再那么松散。
  随着形势的变化、出于战争需要,禽滑继也感到自己的小分队应该扩大。
  不能再处于游离状态,所以同意这次改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