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立秋不在家中(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汽车在马桥驿站做了短暂的停留。
  在马桥驿的南边,有一座石拱桥,过了这座桥向南走十几分钟,就是后标营了。
  卞一鸣将汽车停在桥北,大家步行去了后标营。
  在半道上,大家遇到了一个卖货郎,这个卖货郎和其他卖货郎不一样,他牵着一头毛驴,手上拿着拨浪鼓,一边走,一边摇晃着拨浪鼓。因为路比较窄,大家站在路边,等卖货郎和毛驴走过去以后,才继续赶路。
  李云帆看了看手表,时间是五点半钟。
  这时候,管立秋应该会在家。
  可当大家赶到管立秋家的时候,管立秋刚出门不久,管立秋的老婆邹胜美正坐在厨房的门口洗脚,她的裤管卷得老高,小腿肚上全是泥巴。脚盆的旁边放着一双干净的鞋子和一块擦脚布。
  管立秋的母亲正坐在堂屋的门口纳鞋底。
  邹胜美说管立秋到山上打猎去了。
  “他走了多长时间?”
  “也就一支香烟的功夫。”
  “平时,他从哪边上山?”
  “沿着河堤向东。”
  我们都知道,后标营的南面是子母河,管立秋要想到山上去,就得从东边绕过去,东边有一座石桥。
  李云帆走到你卞一鸣的跟前,低声道:“你和王萍在这里坐等,我和曹云清跟上去。”李云帆说罢,边和曹云清走出院门。
  村中有一条大路,两个人沿着这条路朝南追去。穿过第三排房子以后,一条河堤横在眼前。河堤上长满了杂树,河面很宽,河对岸就是玉皇山,
  两个人站在河堤上向东看,看不到一个人,河堤蜿蜒曲折,树木挡住了两个人的视线。
  两个人沿着河堤一路向东,大步流星,疾走而去。
  二十分钟以后,两个人来到桥头,放眼望去,石桥上一个人都没有。
  很显然,管立秋已经上了山。一旦管立秋上了山,想找到他,是很难的。
  李云帆和曹云清只得沿路返回,目前,同志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管家耐心等待管立秋回来。春天,天黑的时间一般在六点四十左右,管立秋不会在山上耽搁太久。
  回到管家的时候,邹胜美正坐在灶膛里面烧火。
  卞一鸣和王萍坐在堂屋里面。桌子上放着两杯茶。管立秋的母亲正陪卞一鸣说话,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依偎在老人的身旁。
  李云帆走进堂屋的时候,卞一鸣朝李云帆望了一眼,以卞一鸣的性格,他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三件首饰和黄军帽以及黄军帽上的五角星,管立秋所言是否属实,卞一鸣一定会想办法进行核实。卞一鸣的眼神似乎在高诉李云帆:他已经从管立秋母亲和老婆的口中寻觅到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王萍的眼神也透露出了这种意思。
  天快要上黑影子的时候,老人朝院子门口张望了一会,并且喃喃自语道:“往常这时候,他早该回来了。”
  李云帆突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果管立秋就是“70。4。3”灭门惨案的凶手的话,那么,凶手就不会是管立秋一个人,而当警方把注意力投向管立秋的时候,管立秋的同伙会怎么做呢?
  管立秋在这时候上山打猎,这也太巧了吧!
  这时候,凶手不会坐以待毙的。
  此时此刻,李云帆和卞一鸣又能做什么呢?有些情况是同志们无法掌控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