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谈判(2 / 3)
至于为什么会危害,还需要理由吗?
不甘心的可口可乐公司连续不断的递交申请材料,意图说服中国政府,但得到的答复全部都是打太极。
在忙碌了一年没有任何收获之后,可口可乐公司只得宣布放弃,而汇源集团虽然眼红可口可乐公司的24亿美元的收购价格,但是奈何国家发话了,他们也不得不遵守。
至于卖掉,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其他集团的报价仅仅只是9亿美元,才超过可口可乐公司报价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和可口可乐公司的报价根本就没有一点可比性。
在得到可口可乐公司高达24亿的报价之后,再看其他集团的报价,汇源集团兴致缺缺,当然,这里面和评估也有关系。
根据评估师的分析,汇源集团的评估为12亿美元,所以他们不希望将自己的集团‘贱卖’给其他的公司,尤其是在有个大买家的情况下。
可以说,保护政策打破的不仅仅是可口可乐公司的收购希望,更打破了汇源集团卖出高价的美梦。
李霖不求别的,只求自己和普通的民营企业享受一样的政策待遇。
听起来好像很怪异,享受和普通民营企业一样的待遇,现在的金牌集团难道不是民营企业吗?
当然是,但未来,恐怕就不是了。
道理很简单,这涉及到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任何一个企业,在本国发展到极致后,要么横向扩张,要么寻求国外市场,像李霖前世的联想、腾讯等公司莫不是如此。
吞并ibm中国部分的联想连续在国外发力,意图打入国外市场,但屡屡受挫,其原因在于国外的保护政策,想要规避保护政策,就必须将自己国际化,而将自己国际化,又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市场的保护政策。
国际化之后的联想,就已经不再是本国企业了,在待遇上,当然不一样。
就好像是香港的一些公司一样,不愿意抛弃自由港带来的便利,彻彻底底的中国本土化,于是在政策上,遭遇到了不止一次两次的刁难,连可以和最高层对话的李超人一家,都普遍受到政策的刁难,而不得不做出改变。
正是在是否国际化中摇摆不定让联想难以下定决心,以至于联想缕缕遭受到外国的保护政策限制,难以发挥手脚。
另外一个腾讯就聪明多了,虽然腾讯的部分股份先后易手,但在美国上市的它,承办商却是jp摩根。
而jp摩根本身相当看好腾讯的股份,它们入手大约2%的股份,成为腾讯董事会的成员,而jp摩根也为腾讯带来了强大的资源优势,既腾讯在国外的投资不受到限制。
于是在jp摩根的帮助下,腾讯一步一步凭借着强大的资金优势收购了国外大量公司的股份,比如说动视暴雪、比如说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 games,可以说,jp摩根的存在,让腾讯在国外的投资畅通无阻。
但也仅仅只是这样而已。
虽然持股,但依然受制于腾讯没有国际化,所以腾讯只能通过董事会席位来取得一定的影响力,而不是直接将整个公司收入囊中。
这是限制。
除非腾讯彻底国际化,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集团。
而所谓的跨国集团其实就是美国集团。
得益于美国的地位,美国的投资者可以在全球大多数国家横行,除了少部分国家之外,美国的投资者都畅通无阻,所谓的政策限制,对美国投资者来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当然,这仅仅是只是普通的政策限制。
如果要收购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即便是美国和那些国家有协议,也困难重重。
只是困难重重不代表绝对无法做到,如果努力公关,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霖的金牌集团要发展,那么国际化就不可避免,像和环球电影交叉持股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而到时候,恐怕连国家都不会认为金牌集团是本国企业。
到时候,现在的自由就不会再有,取而代之的是重重限制。 ↑返回顶部↑
不甘心的可口可乐公司连续不断的递交申请材料,意图说服中国政府,但得到的答复全部都是打太极。
在忙碌了一年没有任何收获之后,可口可乐公司只得宣布放弃,而汇源集团虽然眼红可口可乐公司的24亿美元的收购价格,但是奈何国家发话了,他们也不得不遵守。
至于卖掉,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其他集团的报价仅仅只是9亿美元,才超过可口可乐公司报价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和可口可乐公司的报价根本就没有一点可比性。
在得到可口可乐公司高达24亿的报价之后,再看其他集团的报价,汇源集团兴致缺缺,当然,这里面和评估也有关系。
根据评估师的分析,汇源集团的评估为12亿美元,所以他们不希望将自己的集团‘贱卖’给其他的公司,尤其是在有个大买家的情况下。
可以说,保护政策打破的不仅仅是可口可乐公司的收购希望,更打破了汇源集团卖出高价的美梦。
李霖不求别的,只求自己和普通的民营企业享受一样的政策待遇。
听起来好像很怪异,享受和普通民营企业一样的待遇,现在的金牌集团难道不是民营企业吗?
当然是,但未来,恐怕就不是了。
道理很简单,这涉及到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任何一个企业,在本国发展到极致后,要么横向扩张,要么寻求国外市场,像李霖前世的联想、腾讯等公司莫不是如此。
吞并ibm中国部分的联想连续在国外发力,意图打入国外市场,但屡屡受挫,其原因在于国外的保护政策,想要规避保护政策,就必须将自己国际化,而将自己国际化,又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市场的保护政策。
国际化之后的联想,就已经不再是本国企业了,在待遇上,当然不一样。
就好像是香港的一些公司一样,不愿意抛弃自由港带来的便利,彻彻底底的中国本土化,于是在政策上,遭遇到了不止一次两次的刁难,连可以和最高层对话的李超人一家,都普遍受到政策的刁难,而不得不做出改变。
正是在是否国际化中摇摆不定让联想难以下定决心,以至于联想缕缕遭受到外国的保护政策限制,难以发挥手脚。
另外一个腾讯就聪明多了,虽然腾讯的部分股份先后易手,但在美国上市的它,承办商却是jp摩根。
而jp摩根本身相当看好腾讯的股份,它们入手大约2%的股份,成为腾讯董事会的成员,而jp摩根也为腾讯带来了强大的资源优势,既腾讯在国外的投资不受到限制。
于是在jp摩根的帮助下,腾讯一步一步凭借着强大的资金优势收购了国外大量公司的股份,比如说动视暴雪、比如说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 games,可以说,jp摩根的存在,让腾讯在国外的投资畅通无阻。
但也仅仅只是这样而已。
虽然持股,但依然受制于腾讯没有国际化,所以腾讯只能通过董事会席位来取得一定的影响力,而不是直接将整个公司收入囊中。
这是限制。
除非腾讯彻底国际化,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集团。
而所谓的跨国集团其实就是美国集团。
得益于美国的地位,美国的投资者可以在全球大多数国家横行,除了少部分国家之外,美国的投资者都畅通无阻,所谓的政策限制,对美国投资者来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当然,这仅仅是只是普通的政策限制。
如果要收购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即便是美国和那些国家有协议,也困难重重。
只是困难重重不代表绝对无法做到,如果努力公关,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霖的金牌集团要发展,那么国际化就不可避免,像和环球电影交叉持股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而到时候,恐怕连国家都不会认为金牌集团是本国企业。
到时候,现在的自由就不会再有,取而代之的是重重限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