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当井底之蛙,是第二步!
  这样一来,朝廷可用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等到适合的时候朝廷就可以把科举考试推出来,让各方人才统一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不管世家寒门全都一视同仁!
  推行科举考试,是第三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朝廷能用的人才越来越多,最终能达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的效果。
  到那时候人人都有盼头,人人都有冲劲,人人都有自己想要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大魏何愁不兴!
  曹冲娓娓说完自己的宏伟规划,又与荀攸讲起典故:“《论语》里面记述过孔子和他学生的一段话,讲的是他学生治理的地方人口已经足够多了,请教孔子接下来该怎么做。孔子说‘富之’,他学生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
  荀攸颔首,对这段话印象也颇深。
  曹冲说道:“由此可见,没钱可搞不了教育,一切还得从长计议。我顶多也就是先做计划,剩下的还得等老师你们想办法让百姓休养生息、让百姓富裕起来,再考虑如何推行下去!”
  荀攸见曹冲把事情想得这般透彻,点头应和:“你说得在理。”
  曹冲继续跟荀攸掰扯:“就目前而言,朝廷的人才还是够用的,甚至还有许多有功之人都没来得及封赏过去。所以太学早几个月开还是晚几个月开倒是其次,先把各郡县庠序收拾起来才是最要紧的,孩子能去读书、前程有望,百姓心中必然能安定下来。我们这一路走过去正好能看看有没有人阳奉阴违,拿了朝廷钱粮却不办事!”
  经曹冲这么一讲,荀攸突然发现曹冲这一趟出去竟有许多重任务在身。
  怎么感觉拦着不让他出去玩儿,倒像是在妨碍朝廷大事了?
  第143章 【心不够脏】
  接下来几天,曹冲不时动员动员底下的人,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去了解自己选定的出行路线,争取做到对自己要去的地方心中有数。
  到下衙之后,他就到处瞎跑,对每一个认识的人神神秘秘地讲一遍:“你知道吗?我要出去三个月了!”
  很快地,曹丕、曹植、郭嘉以及荀意兄妹几人都陆续知道曹冲要出去玩的事。
  曹丕对此不甚放心,前去找曹操说起此事,认为不应当让曹冲往外跑。这家伙在他们眼皮底下都能把自己弄丢,谁知道让他跑出去了会怎么样?
  曹操这几天与荀、荀攸他们商量过了,心中早有打算:“只在北地走走,出不了大问题。若是连我曹孟德的儿子都不能在外走动,又怎么能叫天下太平?”
  曹丕听曹操这语气,就知晓曹操已经决定好了。他不再多言,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曹操又问曹丕:“你觉得襄樊那边让子建去如何?”
  曹丕一顿,很快应道:“子建才名在外,由他去请人正适合,应该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曹操“嗯”地点点头,让曹丕下去。
  曹丕依言退下。
  曹操坐在御座之上目送二儿子离开,又把几个儿子在心里排了个号次。
  子桓稳重有城府,子文骁勇英武,子建才气纵横,仓舒聪慧机敏,单看起来个个都不差,他也个个都分外喜欢,只是要在他们之中定下太子人选,又感觉个个都缺了点什么。
  左右还不急在一时,且先看一看他们接下来的表现如何。
  另一边,曹丕出宫回到府中,听见曹冲正兴冲冲地叫人打包行李,不由走了过去。
  曹冲可不知道曹丕刚进宫给他的外出计划使过绊子,眼尖地瞧见曹丕过来了,顿时开开心心地说道:“二哥,我很快要出门了,你放心,路上我会给你写信的,保准让你身临其境。”
  曹丕说道:“你可知道父亲要让子建去襄樊那边?”
  曹冲自然不知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