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知夏小声承认:“是的。”
  汤婷婷见她脸色微红,便问:“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早读课应该看书,”林知夏说,“不应该和同桌聊天。”
  可是,和同桌聊天,真的很轻松。
  林知夏之所以把舅舅的事情告诉江逾白,是因为,她想和好朋友分享她的秘密。林知夏只会把秘密告诉江逾白一个人,因为他是她唯一的最好的朋友。
  他即将升入一所国际高中。
  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
  他们能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作为同桌共处四年,这已经是一件让林知夏感到庆幸的事情。而在下个阶段,哪怕她和江逾白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她依然会把他放在“最重要朋友”的位置上。
  *
  初三上学期,竞赛班的部分同学还在为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而努力,林知夏却在准备一场名为“international high school programming competition”的比赛,中文可翻译为“国际高中生编程竞赛”,通常被简写为ihspc——这是一场盛大的国际赛事,每个国家都可以派出许多支队伍,每个队伍内必须有三名学生。
  今年的比赛在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举行。
  十二月底,莫斯科的气温偏低,天空也是雾蒙蒙的。林知夏刚从机场出来,就感受到了一阵汹涌的寒潮。她拖着行李箱,跑到带队老师的身边,老师问她:“有信心拿金牌吗?”
  “有!”林知夏回答。
  话虽这么说……
  当她深入俄罗斯的腹地,来到了俄罗斯选手的老巢,她心里有些没底。
  林知夏知道,在国际赛场上,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中国这几个国家厮杀得十分激烈。近几年来,大学编程竞赛的冠军多半属于俄罗斯。
  林知夏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学习编程。她的数学功底非常扎实,还能把《数据结构》和相关算法倒背如流,因此她成功在省队中脱颖而出。
  然而,ihspc不仅考验了选手的数学逻辑思维,还要求选手具备一定程度的编程技巧。
  林知夏寄希望于她的队友。
  这一次,与林知夏一同出战的队友,是省立一中的高三年级学长,也是信息学科竞赛的佼佼者。
  其中一位队友姓蔡。蔡姓队友小小年纪,就有很多白头发,于是大家都叫他“老蔡”。
  另一位队友姓粱。他长相比较年轻,于是大家都叫他“小粱”。
  ihspc比赛开始之前,老蔡自我解嘲道:“我们这一组的三个人,名字里带着‘蔡’、‘粱’、‘夏’三个字,我们又菜,又凉,又瞎,齐活了。”
  林知夏被老蔡的说法震惊。
  更令她的震惊的是,他们完全被东欧选手包围了。
  他们的座位附近是俄罗斯队、白俄罗斯队、爱沙尼亚队,拉脱维亚队。这些队伍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种很稳的气质,都让林知夏联想起了罗马尼亚大师赛上的alexandrov。
  林知夏坐直身体,严阵以待。
  在林知夏的队伍里,小梁的编程水平最高。小梁负责编写程序。而林知夏的数学功底最强。她负责分析题目。
  他们顺利解决了前三题,却在第四题上遇到了障碍。这道题设置了一个以2为底的嵌套指数函数,函数已经被运算了m次,得到一个数值n,现给定一个x作为输入,求n对x取模后的结果。
  这道题出得非常巧妙,老蔡与林知夏持有相反意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