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324(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身为大宁镇守,一方大员,这样做很不合适,会有收买人心,图谋不轨的嫌疑。
  将带来的货物送到开原交易,无疑是更好的办法。
  买卖所得利润部分交税,不亏本,也为朝廷做了贡献,锦衣卫可以交差,顺便刷刷永乐帝的好感度,一举数得。
  至于军粮,孟清和并不担忧。
  舟师已有军粮运到,大宁,顺天八府,宣府等地,只要不出意外,今年都将丰产。甘肃等地的屯粮已是去年的两倍,总兵官何福向朝廷进献嘉禾,把周王进献的禾苗都比了下去。
  孟清和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巩固边防,派出更多游哨,防备随时可能南下的鞑靼。
  瓦剌和鞑靼打了大半年,偶有斩获,却是输多赢少。
  双方都忙着打仗,没有更多的精力发展生产,入夏之后,畜群不如往年膘肥体壮,部落都开始缺粮。加上兀良哈虎视眈眈,随时可能从背后扑上来敲一闷棍,鬼力赤和马哈木都有了暂时停战的打算。
  瓦剌和鞑靼不打了,大明的边境就要有麻烦了。
  沈瑄之所以亲赴边塞,应是得到了鞑子即将南下的消息,游骑只是前哨,鞑子的大部队,很可能在秋收之前寇边。
  鞑靼可汗鬼力赤向明朝称臣又如何?
  只要没将草原的勇士们彻底揍趴下,该抢照样抢。
  “偏远的边卫,可以集合壮丁,加固地堡,建造高墙。一旦有鞑子来犯,可将边民集合入高墙地堡之内,助边军防守。”
  孟清和想出了许多办法,同都司上下商议之后,分批着手实行。
  随着九月临近,他变得越来越忙,几乎没时间去想风花雪月,脑海里只有边防,屯田,和随时可能寇边的鞑子。
  忙完了一日,孟清和浑身疲惫的离开了都司衙门,回到城内的住所,却发现门前多了一队陌生的骑兵。
  叫来的府内亲卫,得知骑兵从何处来,眼睛瞬间瞪圆。
  翻身下马,鞭子一扔,大步穿过前庭,见到大堂中负手而立的修长身影,一个没忍住,直接抱了上去。
  与此同时,脸色发白的郑和,终于活着离开了太医院。
  怀揣赵院判研发的新药,郑公公摸摸脑门,向身后望一眼,看到朝他招手的两个太医,旋即脚步如飞。仿佛身后不是救死扶伤的良医,而是手持皮鞭钢针的锦衣卫。
  未来的伟大航海家发誓,除非万不得已,打死他也绝不再踏入太医院一步!
  第一百四十二章 郑和下东洋一
  常言道,冲动是魔鬼。
  做事不考虑后沟,百分百是要付出代价的。
  或许是因许久未见沈瑄,孟十二郎一时激动,心潮澎湃之下,热血上涌,不顾双方实力对比,脑袋发热的冲了上去。
  美人是抱到了,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翌日,大宁镇守,行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一等伯孟清和,托病旷工了。
  一把手告病是件大事。
  大宁都指挥使朱旺亲自登门,还带着城中最有名的良医,一为探望病情,二来借机联络一下同上司的感情。
  进了伯爵府,朱旺被引至正堂,没见到孟清和,却见到了一身蓝色常服的定国公沈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