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299(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说法传出,军汉们的脑袋陆续开始转弯。对啊,今上是什么性格,这背后没有个计较,绝对不可能!
  军中不满的声音渐熄,众人都在期待,天子到底会对鞑子采取什么举动。
  号角声一遍又一遍在雪地中响起。
  鞑靼骑兵停在距城两百里处,弓不张,刀不出鞘,前排的骑兵举起使臣带回的喇叭,大声高呼,“别动手,自己人!”
  六个字,字正腔圆,含义深刻。
  据悉,是鞑靼使臣同北京鸿胪寺左少卿商定的口令,以防边军错认,将他们当做打谷草的游骑,万箭群发,射成刺猬。以开平卫边军的武装水准,做到这一点完全不难。
  鞑靼骑兵不想真成了刺猬,必须按照边军的口令,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卫所边军的武器能如此犀利,全仗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之功。
  北疆的冬季冷风刺骨,滴水成冰。在天气的影响下,还处于烧火棍阶段的火铳失去了优势,冷兵器更加趁手。
  在大宁杂造局和北平杂造局的共同努力下,边卫使用的长弓硬弩都得到了加强和改良。有了孟清和制定的奖励机制,工匠们的工作热情极高,送往边卫的武器,不只数量翻番,耐用程度也远超以往。
  天子准许大宁和北平杂造局制造火雷之后,从遵化运来的生铁和熟铁源源不断送进工坊。南京送来的火药威力不够,沈瑄和袁容联合向天子上疏,奏请在北京设立行军器局,以生产火药,制造火器。
  没有考虑多久,朱棣就批准了两人的奏请。不顾南京军器局和兵仗局的反对,直接派人带上工匠熟手,到北京协助沈瑄袁容设立新部门。
  给人不算,一应费用都由南京调拨。
  旨意一下,立刻有言官蹦高直言,弹劾定远侯和广平侯此举有违臣子直道,意图不轨。
  户部左侍郎孙瑜言辞尤为激烈,“兵器者,凶事也。自古国家为战皆出于不得已,夫驱人以冒死,鲜有不残伤毁折。今天下已定,惟当休养,修礼乐,兴教化,岂复言兵器之利!竖子二人狂妄,谄言媚上,言兵事以冀进用,恃恩骄恣,罔顾民生,用心可疑,必图谋不轨,望陛下明察!”
  继孙瑜之后,户部右侍郎李文郁,大理寺少卿袁复,以及数名给事中纷纷出列,以实际行动支持孙瑜的言论,更有弹劾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之意。
  汉王赵王皆在北,汉王之前献火雷,得陛下褒奖。沈瑄袁容有今日之言,未必没有两位殿下的意思在内。
  “穷兵黩武岂盛德事!”
  听到这句,朱棣彻底火了。
  穷兵黩武?这话是在说谁?!
  用心可疑,图谋不轨?是说朕的儿子和女婿一起造朕的反?!
  当朕是三岁孩子一样好糊弄?!
  怒气值爆表,朱棣猛的一拍龙椅,“够了!”
  天子一怒,大殿中顿时一静。刚才还在滔滔不绝的几人也瞬间没了声音。
  今上不比建文,抱着脑袋撞柱子玩直言,名留青史的机会有,抄家灭族的可能却更大。
  见群臣不语,朱棣的目光变得更冷。
  “诸公身在金陵之地,处繁华之间,可知北疆困苦,寇边之祸?!”朱棣冷笑一声,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怒火,足以焚烧整座大殿,“朕只问众卿一句,单凭圣人教化,可戍卫边境,防卫北疆?!朕告诉你们,不能!朕居军旅数年,每亲当矢石,见死于锋镝之下者,未尝不痛心。然兵无死战,国何能安,百姓何能安居乐业!兵器乃凶事,无兵器,更为国之凶事!”
  士兵手中没有武器,拿着木棍石头和鞑子作战?
  军队不拼死作战,将鞑子挡在塞外,还能容得众人在此侃侃而谈?
  群臣垂首,讷讷不敢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