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239(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棣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但无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他算得上是个性情中人,尤其对他认准的心腹,也是相当的护短。
  “兴宁伯。”
  “臣在。”
  “今日你做得很好。”
  “陛下夸奖,臣愧不敢当。为陛下做事,是臣的本分!”
  朱棣点头,按了按眉心,“若满朝文武皆如兴宁伯一般,朕心可慰。”
  孟清和垂首,连道不敢。
  若是永乐帝知道他真正想的是什么,还会这么说吗?
  瞄一眼沈瑄,咂咂嘴,百分百会令拍案而起,令人拉他下去扒皮充草。
  擦把冷汗,孟清和开口道:“陛下,关于今天殿上之事,臣有奏……”
  为了不被拉下去,必须好好表现!
  孟清和相信,尽最大的努力,美人……不是,胜利终将属于自己!
  西暖阁内,君臣三人的奏对持续了近两个时辰。
  期间,只有郑和在暖阁内伺候,暖阁门前守着看起来就很爷们的宦官,非紧要事,其余宦官宫人皆不敢靠近。
  到了饭点,徐皇后差人来问,暖阁的门才从里面打开。
  郑和对来询问的宦官说道:“陛下正与定远侯兴宁伯商议要事,怕是不得空。”
  徐皇后得了信,派人送了几碟点心,便不再过问。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西暖阁的门才再次开启。
  朱棣留了沈瑄与孟清和在宫用饭,直到宫门关闭前才令两人出宫。
  宫里的不少人都亲眼看到皇帝拍着定远侯和兴宁伯的肩膀,连说了几个好字。至于好从何来,众人一时间都想不明白。
  朱高炽兄弟得知消息,表面上没有任何动作,暗地里却在派人打听,父皇到底同沈瑄二人谈些什么。
  是朝堂上的事,还是其他?
  隔日,皇帝连下数道旨意,引得满朝哗然。
  “迁世子入文华殿,并置官署。”
  “令高僧道衍复俗家名,擢升太子少师。”
  “都督何福为征虏将军,镇宁夏,节制陕西行都司。都督同知韩观练兵江西,节制广东、福建。西平侯沐晟镇云南。高阳郡王备边开平,节制北平大宁。”
  在满朝大臣尚未从皇帝的一连串命令中窥探出究竟,又是两道旨意下达,让众人满眼冒金星。
  “擢孟清和一等伯,世袭,赐铁券。”
  “废广泽王允熥、怀恩王允熞为庶人。”
  广泽王和怀恩王是谁?朱允炆的亲弟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