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222(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正房吧?”
  “是。”
  “我睡这里合适吗?”
  “十二郎不满意?”
  “不是,可……”
  这里毕竟是京城,不是北平,也不是军营。孟清和心里总是有些不踏实。
  “满意就好。”沈瑄坐到孟清和身边,“其他的,十二郎不用在意。”
  当真不用在意?
  突然,孟清和想起一件更重要的事,“指挥也睡在此处?”
  “自然。”
  “……”
  “怎么?”
  “没什么。”孟清和揉了揉额角,好吧,早晚有这么一天。不过他的伤还没好,沈瑄应该不会乱来。
  “十二郎放心。”沈瑄俯身,轻啄了一下孟清的额角,“六礼未成,瑄自会守礼。待再次见过伯母,礼成,方可……”
  一把捂住沈瑄的嘴巴,孟清和面红耳赤。
  明明没说多露骨的话,可他就是受不了。
  大明朝的侯二代,他服了,彻底服了。
  自此,孟清和正式在沈瑄家中安营扎寨。
  至于会不会有流言传出,反正沈指挥说他会解决,用不着担心,担心也没用。
  孟同知休养期间,京中又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起因是方孝孺。
  因杨铎等人的暗中运作,方孝孺的清贵之名已不复往昔。又因两次征调民夫,京城百姓对他也颇有怨气。
  起草继位诏书这件事本不该落到他的头上,不想,刚从广西调回的陈瑛向朱棣进言,方孝孺名满天下,门生故友众多。虽名声有损却瑕不掩瑜,由他起草诏书,也可对天下人表态,陛下仁慈豁达,不责旧事。
  仔细考虑之后,朱棣采纳了陈瑛的建议,下令将方孝孺从狱中提出,到文华殿觐见。
  方孝孺来了,却没向朱棣行礼,而是当殿大哭。听到朱棣让他起草继位诏书,哭得更加伤心,几乎是肝肠寸断。
  朱棣很不高兴。
  老子饶你一命,还把起草继位诏书的光荣使命交给你,你就给老子这个态度?
  刚想叫人拖出去,冷不丁想起道衍和尚说过的话,朱棣勉强把火气压了下去。大和尚说此人不能杀,杀了他,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要绝了。
  朱棣艰难的露出一个笑容,好声好气的劝了方孝孺几句,不想方孝孺顽固不化,几乎是朱棣说一句他顶一句。
  朱棣说,他是效仿周公辅成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