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218(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样负责维护治安的应天府衙役和五城兵马司被抢了工作,也只能摸摸鼻子让位。想争取在皇帝陛下跟前露脸,现在还不是时候。
  燕王所经之处,百姓纷纷叩拜。
  车辂行至奉天门,孟清和跟在沈瑄身边,总觉得好像忽略了什么。
  拧眉深思,到底是什么?
  突然,队伍停住了。
  一名身着青色公服的文官拦在了燕王驾前,从公服上的白鹇补子判断,应该是五品。
  护卫车辂的燕军立刻长刀出鞘,沈瑄朱能等将领也打马上前,盯着突然跳出来这位,眼神很是不善。
  若非见他没有手持凶器,早就一刀劈过去。
  突然跳出来,想干什么?
  文官脸上没有一丝惧色,中规中矩的大礼参拜,道:“陛下可曾拜谒孝陵?”
  孟清和一拍脑袋,他总算想起自己忽略什么了。
  燕王也是神情一变,马上下辂,扶起跪在地上的文官,惭愧道:“亏得先生提醒!”
  打着老爹的旗号靖难,登皇位之前不到朱元璋的神位前做一个思想汇报怎么行?
  传出去天下人会怎么议论?敢把老爹用完就丢,名声能好听吗?
  于是,车架中途转道,先去孝陵拜谒朱元璋,哭一场再说。
  一路之上,孟清和都在打量拦住燕王车辂的文官。
  年过而立,相貌说不上英俊,却是中正平和,看上去就是一个正人君子。
  暗中记下他的样子,稍后一定要打听一下这人是什么来历。
  拜谒过孝陵,朱棣再入皇城。
  这一次,他不再是客人,而是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皇宫有了新主人,朝廷六部官员便如擦了润滑油的齿轮,重新开始运作。
  钦天监推定吉日,礼部,太常寺,光禄寺官员忙着安排新皇登基的相关事宜,宫中尚衣监督制皇帝冕冠,另有皇后冠服,亲王冠服需要赶制,一时之间,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燕王有三子,皆为嫡出,除世子外,朱高煦和朱高燧应封亲王,按洪武帝定下的规矩制作即可。临到世子的冕服,内侍和女官们却犯了难。
  论理,朱高炽身为燕王世子,燕王登基后是应封太子。
  问题在于,燕王似乎没有册封太子的意思,在朱高炽抵达南京之后,只是按规矩召见他两次,态度十分的冷淡。倒是朱高煦和朱高燧经常被朱棣带在身边,父子之情溢于言表。
  燕王妃劝说了两次,朱棣嘴里答应,行事未见更改,仍旧对朱高炽采取冷暴力,就像刻意对朝臣表明态度,他对长子并不满意。
  朱高炽的地位愈显尴尬,但他不能抱怨,更没法抗议,因为造成这一切的是他的父亲。
  燕王妃察觉到情况不对,在北平时,朱棣对朱高炽的态度已有好转,为何突然又如此冷淡?
  三番两次询问,燕王终于吐口。
  “高炽胆子大,手伸得长了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