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决死突击(2 / 3)
刘芳亮作为赵无忌手下的悍将,如今在满清这边知名度也是非常之高,赵无忌在这边趁夜突击,另一侧他手下大将刘芳亮亦是同时袭营,策应己方主将,却也在情理之中。
好一招内外夹击之策!皇太极暗赞一声。
只不过可惜的是,你们遇到的是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多的花招,也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任你有千变万化,朕只管一力破之!
略一沉吟后,皇太极急忙扭头向一旁的索尼下达命令。
“传令给豫亲王,命他立即率领手下士卒,前去东南方向,拦截袭营的明军,若是拦不住这伙明军,就叫他提头前来见朕罢!”
“告诉他,朕说到做到!”
多铎手头兵力一万多人,也都是精锐士卒,拦截住只有不到两千人的刘芳亮,应是手到擒来。
若是在多铎的拦截下,刘芳亮依旧能杀过来,那只能证明一件事,就是多铎阳奉阴违,放水了。
皇太极深知今日便是辽东战役的关键时刻,胜负在此一举,是以对多铎的命令里,说得十分不客气。
若是多铎此番竟敢出工不出力,又或是存了养寇自重的心思,解决这伙明军后,皇太极还真敢杀了多铎以正军纪,顺便震慑手下那些蠢蠢欲动、不安分的臣子。
“命图尔格所部速速撤退,伺机重整队列,通令全军,放弃对杏山城的包围,全部向此地靠拢聚集,包围歼灭面前的这股明军!”
“马福塔,朕给你三千白甲兵,你带着他们,去接应那些退下来的女真勇士!”
赵无忌是明军在辽东的主将和首脑,只要能在这里击败他,杏山城有没有到手,那并不重要。
只要能击败赵无忌,那便意味着锦州便已成为满清的囊中之物,也预示着清军在辽东战场上的全面胜利。
真正的战略家,绝不会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他们的目光放在整个战场的胜负之上,皇太极也是如此。
在皇太极心目中,赵无忌一个人的分量,抵得上大明在辽东的全部城池。
听到身后传来的鸣金声,犹自在顽抗的图尔格残部,终于如蒙大赦般纷纷拨马转头,向着后方撤退而去,而在皇太极的授意下,马福塔亦是率领着三千白甲兵冲了上去,掩护己方部队且战且退。
白甲兵不愧是清兵中的最强者,甫一出手,便纷纷以精准无比的弓矢,立刻便阻止住了正在不断追杀清军溃兵的李定国等人。
待到李定国反应过来,准备以三眼燧发枪远程杀敌时,马福塔已经掩护着已方的溃兵,且战且退而走。
在皇太极观察明军的时候,赵无忌也同样以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清兵。
便是在夜色之中,那杆纯白色大纛也是十分的显眼,大纛所在之处,应是皇太极亲至。
衣甲鲜明的众多白甲兵团团簇拥在那杆大纛周围,也从侧面证实了那里确实有满清的重要人物出没其间。
像皇太极这样的雄主,除了他自己,没有人敢冒用他的大纛,赵无忌基本确定,皇太极便在自己的身前不远处,就在那杆大纛的下面。
赵无忌的夜袭起到一定的出其不意效果,仓促之下,集结在皇太极身边的清兵并不多,算上刚才的清军溃兵和那些白甲兵,此刻聚集在皇太极周围的清兵大概万人左右。
皇太极对白甲兵极为重视,一直将白甲兵的兵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而刚才满清悍将马福塔也出现在这里,率领白甲兵拦截住了己方骑兵对敌军溃兵的追击。
这也证明了皇太极就在己方前面不远之处。
战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来不及多想,赵无忌决定孤注一掷,趁着大队清兵尚未赶来之时,全力突击敌军主将,只要斩杀了皇太极,清军便是有再多的兵马,也将不战自溃。
擒贼先擒王!
赵无忌手中陌刀斜斜前指,指向不远处的清兵大纛之处,“敌军大汗皇太极便在不远的前方,全军听本官命令,发起决死突击,斩首鞑酋!”
在赵无忌的命令下,明军士卒开始缓缓前进,虎大威率领两千步卒,跟随着赵无忌手下的一千火枪手,不断向着前方的清军大纛处逼近。 ↑返回顶部↑
好一招内外夹击之策!皇太极暗赞一声。
只不过可惜的是,你们遇到的是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多的花招,也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任你有千变万化,朕只管一力破之!
略一沉吟后,皇太极急忙扭头向一旁的索尼下达命令。
“传令给豫亲王,命他立即率领手下士卒,前去东南方向,拦截袭营的明军,若是拦不住这伙明军,就叫他提头前来见朕罢!”
“告诉他,朕说到做到!”
多铎手头兵力一万多人,也都是精锐士卒,拦截住只有不到两千人的刘芳亮,应是手到擒来。
若是在多铎的拦截下,刘芳亮依旧能杀过来,那只能证明一件事,就是多铎阳奉阴违,放水了。
皇太极深知今日便是辽东战役的关键时刻,胜负在此一举,是以对多铎的命令里,说得十分不客气。
若是多铎此番竟敢出工不出力,又或是存了养寇自重的心思,解决这伙明军后,皇太极还真敢杀了多铎以正军纪,顺便震慑手下那些蠢蠢欲动、不安分的臣子。
“命图尔格所部速速撤退,伺机重整队列,通令全军,放弃对杏山城的包围,全部向此地靠拢聚集,包围歼灭面前的这股明军!”
“马福塔,朕给你三千白甲兵,你带着他们,去接应那些退下来的女真勇士!”
赵无忌是明军在辽东的主将和首脑,只要能在这里击败他,杏山城有没有到手,那并不重要。
只要能击败赵无忌,那便意味着锦州便已成为满清的囊中之物,也预示着清军在辽东战场上的全面胜利。
真正的战略家,绝不会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他们的目光放在整个战场的胜负之上,皇太极也是如此。
在皇太极心目中,赵无忌一个人的分量,抵得上大明在辽东的全部城池。
听到身后传来的鸣金声,犹自在顽抗的图尔格残部,终于如蒙大赦般纷纷拨马转头,向着后方撤退而去,而在皇太极的授意下,马福塔亦是率领着三千白甲兵冲了上去,掩护己方部队且战且退。
白甲兵不愧是清兵中的最强者,甫一出手,便纷纷以精准无比的弓矢,立刻便阻止住了正在不断追杀清军溃兵的李定国等人。
待到李定国反应过来,准备以三眼燧发枪远程杀敌时,马福塔已经掩护着已方的溃兵,且战且退而走。
在皇太极观察明军的时候,赵无忌也同样以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清兵。
便是在夜色之中,那杆纯白色大纛也是十分的显眼,大纛所在之处,应是皇太极亲至。
衣甲鲜明的众多白甲兵团团簇拥在那杆大纛周围,也从侧面证实了那里确实有满清的重要人物出没其间。
像皇太极这样的雄主,除了他自己,没有人敢冒用他的大纛,赵无忌基本确定,皇太极便在自己的身前不远处,就在那杆大纛的下面。
赵无忌的夜袭起到一定的出其不意效果,仓促之下,集结在皇太极身边的清兵并不多,算上刚才的清军溃兵和那些白甲兵,此刻聚集在皇太极周围的清兵大概万人左右。
皇太极对白甲兵极为重视,一直将白甲兵的兵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而刚才满清悍将马福塔也出现在这里,率领白甲兵拦截住了己方骑兵对敌军溃兵的追击。
这也证明了皇太极就在己方前面不远之处。
战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来不及多想,赵无忌决定孤注一掷,趁着大队清兵尚未赶来之时,全力突击敌军主将,只要斩杀了皇太极,清军便是有再多的兵马,也将不战自溃。
擒贼先擒王!
赵无忌手中陌刀斜斜前指,指向不远处的清兵大纛之处,“敌军大汗皇太极便在不远的前方,全军听本官命令,发起决死突击,斩首鞑酋!”
在赵无忌的命令下,明军士卒开始缓缓前进,虎大威率领两千步卒,跟随着赵无忌手下的一千火枪手,不断向着前方的清军大纛处逼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