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六章专列行进中(2 / 3)
谢昌云在车厢里来回走了一趟,唯一让他感到欠缺的就是每节车厢的开水锅炉仍然要烧煤。
据跟车的一名铁路局副局长介绍,如果采用电热锅炉,机车的牵引功率就保证不了了。
在谢昌云的经济和发展大纲中,提出了铁路要向内燃化和电气化方向发展,一听铁路局副局长说了这个情况,谢昌云就向做进一步的了解。可是这名副局长是负责安全的,对牵引动力也只是略懂一二,见满足不了谢昌云的询问,就在中间站飞下去了一个条子,让韶关铁路部门准备两名专业人员上车进行汇报。
谢昌云这次本来就计划在韶关停留一个小时。抗战已经胜利了,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去祭奠在韶关烈士陵园里安息的七万多抗日烈士的英灵。
七万多座坟茔,七万多个曾是鲜活的生命,占满了整整六座毗邻的山丘,这还只是以广东和江西籍为主的阵亡官兵,他麾下还有数万官兵的遗骨另葬他处。每当想到这里,谢昌云的心就止不住的在滴血,甚至有一种终身向阵亡官兵亲属赎罪的念头。
因此,在高耸的纪念碑前三鞠躬之后,谢昌云就双膝跪在了花岗石板上,眼含热泪逐一的呼唤着六名卫士和一些熟悉官兵的名字,王秋和身后的几十名军政官员、以及周围的上百名官兵都随着他一起跪下了,场面感人泣极。
专列再使出韶关,谢昌云等心情平复了一些之后,就连续听取了铁路专业人员的介绍以及韶关官员的汇报。
专列到达郴州之后,铁路人员和韶关的官员下了车,湘南的行署专员、保安司令、一名县长、一名乡长和一名商人、一名工厂主又被领上了专列。
途中人员上上下下,谢昌云与人谈话一直到了专列到达了株洲车站才停下来,这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一刻了。
不过这并不是谢昌云一天工作的结束,他随后就来到了与火车站紧邻的铁路军供站,突击检查了军供站的设施、食品储备、厨房餐厅卫生、内务管理等情况,然后向肥头大耳、浑身汗透了的少校站长提出了九项即刻要整改的问题。
株洲是粤汉铁路与湘黔铁路的交汇处,因此专为过往军列提供保障的军供站的位置很重要,谢昌云对株洲军供站的情况并不是很满意,但这里现在还是归九战区管辖,所以谢昌云只是提出了告诫,并没有认真追究。如果这情况放在四战区,这个站长肯定就当不成了。
九战区主力部队都已经集中在了无锡苏州,可隔着两个省还把湖南和九战区联系在一起,意味着非黄埔系的薛岳最后很可能还是要从江浙被排挤回湖南。
所以谢昌云没有急于对湖南最后下手,反正自己对湖南的影响已经很大了,从衡阳的官员召之即来这点就能看出,而且制宪同盟在湖南也有广泛的支持者,一切等事情明了了再采取行动也不迟。
在谢昌云视察军供站的同时,专列在株洲站进行了机车燃油和车厢用水、餐车食品的补充。
谢昌云已经了解到了,每台内燃机车的百公里耗油量平均是270升,机车油箱的容积是6000升,理论上在株洲加满油之后,可以一直行驶到重庆,相比蒸汽机车跑一百多公里就要加煤加水,这确实省事多了。
虽然耗油的成本比耗煤耗水的成本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多,但如果考虑到减少人员、增加机车周转率、挺高行车速度、减少对旅客的烟尘污染等因素,使用内燃机车的综合效益并不差,而且中国现在也不缺油。只是由于现在还没有能够满足货车牵引需要的大功率内燃机车,所以谢昌云决定首先要在华南和东北两个地区推行旅客列车的内燃牵引。同时,谢昌云还设想能够尽快引进开发内燃机车的生产技术,这不仅是一个拥有上万台机车需求量的巨大市场,而且还可以以此来提高中国在大型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方面的研究和制造水平,对经济和国防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也难怪美国要紧紧镖住自己,并到了偏袒的地步,除了要制约苏联之外,中国的市场潜力也实在是太大了!
适度的市场开放是中国在国际上立于主动的一个法宝,利用开放取得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并加以发展,是提高中国实力的有效途径,这应该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国策。
随行人员都没有察觉出来,谢长官坐了几百公里的火车,竟然构想到了这么大的一个方略。
专列再从株洲驶出就进入了湘黔线,时间已是深夜,谢昌云便休息了。
谢昌云所在的这节公务车,一个大包厢、两小包厢和一间浴室占了一半,剩下一半是会议室。
两个小包厢一间是二妮子和两名女卫士住了、另一间是李廷秀和麦德彪住了邓汉祥和其他随行人员以及卫队的部分人员则住在另一节软卧车内,车厢的两头各有两名卫士把守,相邻的车厢内也各有两名卫士在过道上值班。
这次卫队除了正副队长和两名女卫士之外还出动了三十二名男卫士,后半夜一个小时一换班,四个小时轮一次值班,基本是坐着,白天还可以补睡,所以不算辛苦。
其他每节车厢里警卫部队的执勤人员也不少于四人,还有一名警卫部队军官带着三名士兵携带一部步话机在机车上执勤。机车上除了当班的正副司机之外,还有一名带道司机、一名铁路局官员和一名机务负责人和一名运输调度,两端司机室内挤得满满当当。
这是车上,车下调动的人员就数不过来了。
专列的前方有一列开道车,前方六十公里线路内每隔一公里就有两名武装人员站岗,路口、桥梁、隧道、道岔处另有人把守,每三公里就有一名铁路人员和铁路警察一起巡线,每个中间小站上至少有半个班的保安部队执勤。
这些按一级警卫方案紧急调来的人员并没有被告知将要路过的是谁,但中国有谁能够享受这个待遇呢?不外是蒋委员长和谢副委员长,实际上心里猜也猜的差不多了。当然也不排除运送重要军事装备的可能,于是都打足了精神丝毫不敢懈怠。
为了保证谢昌云的安全,于汉谋和黄光锐还暗中另外布置了一手,六架大型运输机和一个加强伞兵连正跟随着专列的行进在逐次转移机场。
包厢里冷气习习,谢昌云连续忙碌十多个小时确实累了,往床上一躺就觉得困意涌来,抱着王秋、伴随着车体的摇晃舒舒服服的睡了七个小时,醒来之后专列已进入了湘西山区。
这一带的地形是低山丘陵往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在车厢里就能感觉到列车是在上坡,专列在这里放慢了速度,隔不了多一会儿就要钻一个山洞,以至于车厢内白天都要开着灯。 ↑返回顶部↑
据跟车的一名铁路局副局长介绍,如果采用电热锅炉,机车的牵引功率就保证不了了。
在谢昌云的经济和发展大纲中,提出了铁路要向内燃化和电气化方向发展,一听铁路局副局长说了这个情况,谢昌云就向做进一步的了解。可是这名副局长是负责安全的,对牵引动力也只是略懂一二,见满足不了谢昌云的询问,就在中间站飞下去了一个条子,让韶关铁路部门准备两名专业人员上车进行汇报。
谢昌云这次本来就计划在韶关停留一个小时。抗战已经胜利了,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去祭奠在韶关烈士陵园里安息的七万多抗日烈士的英灵。
七万多座坟茔,七万多个曾是鲜活的生命,占满了整整六座毗邻的山丘,这还只是以广东和江西籍为主的阵亡官兵,他麾下还有数万官兵的遗骨另葬他处。每当想到这里,谢昌云的心就止不住的在滴血,甚至有一种终身向阵亡官兵亲属赎罪的念头。
因此,在高耸的纪念碑前三鞠躬之后,谢昌云就双膝跪在了花岗石板上,眼含热泪逐一的呼唤着六名卫士和一些熟悉官兵的名字,王秋和身后的几十名军政官员、以及周围的上百名官兵都随着他一起跪下了,场面感人泣极。
专列再使出韶关,谢昌云等心情平复了一些之后,就连续听取了铁路专业人员的介绍以及韶关官员的汇报。
专列到达郴州之后,铁路人员和韶关的官员下了车,湘南的行署专员、保安司令、一名县长、一名乡长和一名商人、一名工厂主又被领上了专列。
途中人员上上下下,谢昌云与人谈话一直到了专列到达了株洲车站才停下来,这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一刻了。
不过这并不是谢昌云一天工作的结束,他随后就来到了与火车站紧邻的铁路军供站,突击检查了军供站的设施、食品储备、厨房餐厅卫生、内务管理等情况,然后向肥头大耳、浑身汗透了的少校站长提出了九项即刻要整改的问题。
株洲是粤汉铁路与湘黔铁路的交汇处,因此专为过往军列提供保障的军供站的位置很重要,谢昌云对株洲军供站的情况并不是很满意,但这里现在还是归九战区管辖,所以谢昌云只是提出了告诫,并没有认真追究。如果这情况放在四战区,这个站长肯定就当不成了。
九战区主力部队都已经集中在了无锡苏州,可隔着两个省还把湖南和九战区联系在一起,意味着非黄埔系的薛岳最后很可能还是要从江浙被排挤回湖南。
所以谢昌云没有急于对湖南最后下手,反正自己对湖南的影响已经很大了,从衡阳的官员召之即来这点就能看出,而且制宪同盟在湖南也有广泛的支持者,一切等事情明了了再采取行动也不迟。
在谢昌云视察军供站的同时,专列在株洲站进行了机车燃油和车厢用水、餐车食品的补充。
谢昌云已经了解到了,每台内燃机车的百公里耗油量平均是270升,机车油箱的容积是6000升,理论上在株洲加满油之后,可以一直行驶到重庆,相比蒸汽机车跑一百多公里就要加煤加水,这确实省事多了。
虽然耗油的成本比耗煤耗水的成本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多,但如果考虑到减少人员、增加机车周转率、挺高行车速度、减少对旅客的烟尘污染等因素,使用内燃机车的综合效益并不差,而且中国现在也不缺油。只是由于现在还没有能够满足货车牵引需要的大功率内燃机车,所以谢昌云决定首先要在华南和东北两个地区推行旅客列车的内燃牵引。同时,谢昌云还设想能够尽快引进开发内燃机车的生产技术,这不仅是一个拥有上万台机车需求量的巨大市场,而且还可以以此来提高中国在大型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方面的研究和制造水平,对经济和国防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也难怪美国要紧紧镖住自己,并到了偏袒的地步,除了要制约苏联之外,中国的市场潜力也实在是太大了!
适度的市场开放是中国在国际上立于主动的一个法宝,利用开放取得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并加以发展,是提高中国实力的有效途径,这应该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国策。
随行人员都没有察觉出来,谢长官坐了几百公里的火车,竟然构想到了这么大的一个方略。
专列再从株洲驶出就进入了湘黔线,时间已是深夜,谢昌云便休息了。
谢昌云所在的这节公务车,一个大包厢、两小包厢和一间浴室占了一半,剩下一半是会议室。
两个小包厢一间是二妮子和两名女卫士住了、另一间是李廷秀和麦德彪住了邓汉祥和其他随行人员以及卫队的部分人员则住在另一节软卧车内,车厢的两头各有两名卫士把守,相邻的车厢内也各有两名卫士在过道上值班。
这次卫队除了正副队长和两名女卫士之外还出动了三十二名男卫士,后半夜一个小时一换班,四个小时轮一次值班,基本是坐着,白天还可以补睡,所以不算辛苦。
其他每节车厢里警卫部队的执勤人员也不少于四人,还有一名警卫部队军官带着三名士兵携带一部步话机在机车上执勤。机车上除了当班的正副司机之外,还有一名带道司机、一名铁路局官员和一名机务负责人和一名运输调度,两端司机室内挤得满满当当。
这是车上,车下调动的人员就数不过来了。
专列的前方有一列开道车,前方六十公里线路内每隔一公里就有两名武装人员站岗,路口、桥梁、隧道、道岔处另有人把守,每三公里就有一名铁路人员和铁路警察一起巡线,每个中间小站上至少有半个班的保安部队执勤。
这些按一级警卫方案紧急调来的人员并没有被告知将要路过的是谁,但中国有谁能够享受这个待遇呢?不外是蒋委员长和谢副委员长,实际上心里猜也猜的差不多了。当然也不排除运送重要军事装备的可能,于是都打足了精神丝毫不敢懈怠。
为了保证谢昌云的安全,于汉谋和黄光锐还暗中另外布置了一手,六架大型运输机和一个加强伞兵连正跟随着专列的行进在逐次转移机场。
包厢里冷气习习,谢昌云连续忙碌十多个小时确实累了,往床上一躺就觉得困意涌来,抱着王秋、伴随着车体的摇晃舒舒服服的睡了七个小时,醒来之后专列已进入了湘西山区。
这一带的地形是低山丘陵往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在车厢里就能感觉到列车是在上坡,专列在这里放慢了速度,隔不了多一会儿就要钻一个山洞,以至于车厢内白天都要开着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