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瑞亲王二十九岁的生辰刚刚过去的五月初,夜色深沉,月牙儿弯弯,星星眨眼。
  保康临睡前的念头是,送走大哥和太子哥哥出海他就去五台山。
  清清临睡前的念头是,她其实也想生二胎,一个和爷一模一样,和弘晏好似双胞胎的小胖娃娃。
  当年皇后娘娘在太子大婚后和几位妃嫔深谈一次,除了后妃们必须负责的一部分宫务,其他的都给太子妃负责。
  太子感念于心,太子妃也投桃报李,一大家子纵然关系小小的复杂,可也相处得非常好,带动的下一代孩子们之间也相处非常好。这次大哥和太子哥哥争执不下干脆一起出海,还要带着侄子们一起,大家都放心得很。
  完全没有那什么两位哥哥趁机对孩子不利的担忧。
  可是他们兄弟放心了也都狠心了,福晋们作为母亲,对于孩子们离开身边出海,哪怕不是亲生的,那也天天在身边长大,嫡额涅嫡额涅地喊着,一想起出海的危险和时间之长,都担着心。
  咳咳,不担心也要做出担心的姿态。
  一干福晋们的意思是,等孩子们再长大一些再出海,都来和皇太后、皇后、各自的亲婆婆哭求,还来和太子妃、瑞亲王妃哭诉,请她们帮忙说话。
  太子妃每每晓以大义,动之以情,挨个劝说,说得嘴巴发干;清清每每眨巴一双清透明媚的眼睛,特安静的眼神儿,特安静地倾听。
  好吧,安静地堵回去所有的眼泪和说词。
  第157章
  她来这么一下, 一个个妯娌们自然是有反应,反正都处得挺好,不然也不会来和她与太子妃耍嘴皮子。
  有亲儿子要出海的, 比如直郡王福晋、胤祉福晋、胤禛福晋, 那都是登时哭笑不得的模样。
  大福晋又哭又笑地说:“我知道孩子们出海看看是国家大事,不应该拦着。当年瑞亲王那也是不大的岁数就出海,比现在危险。但我这心啊,就老是揪着, 老是担心。”
  清清起身接过宫人的湿毛巾给大嫂擦眼泪, 恳切地劝说:“孩子长大了, 总要出去看一看。上次我家爷还说, 等弘晏五六岁就出海……”
  大福晋果然立马转移注意力:“五六岁?阿弥陀佛。小弘晏要出海?”
  清清有模有样地叹气:“爷说了, 我也不知道。弘晏这才两岁……”
  大福晋懵,生气。
  这个时候的大福晋也没多少心思关注清清的情绪真假。小弘晏啊,又乖又可爱的小宝贝, 一家人平时多看一眼就欢喜, 多抱一会儿就高兴, 这不说出海, 去五台山都想得慌……
  “哪能四五岁就出海?王爷一定是说的玩笑话,可不能当真了。弟妹切莫伤心, 一定不会的,大嫂回家就和你大哥说说,你大哥劝劝王爷, 不怕不怕啊。”
  清清就抹眼泪:“我不是怕。大嫂。我就是……心疼。心疼我家爷,心疼孩子们。一般大户人家的小儿郎, 这么大的岁数, 还和祖父母扭糖儿撒娇。我们家的孩子……可偏偏心里头又明白, 这是国家大事。”
  大嫂一听,这话可是说到心里去了,眼泪哗哗的。
  “谁说不是那?大嫂是最知道弟妹心情的。以往你大哥每次出门打仗,我这一颗心就揪着,现在好不容易年龄大了,眼看要休息了,又非要出海。我劝一句,他就瞪眼,说什么这么大岁数才要出海……”
  “大清国那么多人没出过海,不一样过日子?我也拦不住他,我就想拦着弘昱不让他参军,可你大哥非要弘昱参军,还要带弘昱出海……不怕弟妹笑话,我和你大哥,三个闺女才有这么一个儿子……”
  大福晋说着说着更是哭,清清一看,赶紧劝着:“大嫂你可别这么说,三个闺女多好,先开花后结果,儿女双全。我呀,最喜欢侄女们。”
  大福晋又哭着笑出来:“弟妹和王爷一样。”
  “三个闺女,我虽说担心她们远嫁,可只要她们过得好,我也放心了。”
  “大嫂尽管放心,现在日子好了,那蒙古也修了火车了,要回来看看那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