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3 / 4)
晏,《说文解字》乃天晴无云之意。一般寓意安乐,安定、温柔、和悦、华美……同音字,暥,广远,确实是好名字。至于那代表谁谁睡懒觉日安的意思是什么,大风刮过。
保康一本正经脸:“师祖取得名字好。妙如诗美如画醇如酒,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如清晨的阳光弥漫在花间,沁人心脾,温馨浪漫,读之回味无穷,念之难忘……”
后面的“马屁”在他媳妇儿的微笑下停住,保康摸摸鼻子,发现师祖不搭理他,自个儿逗着赖在师祖怀里的胖儿子。
“阿玛的小‘鸿雁’果然是阿玛和额涅的小宝贝,阿玛当年可是给你额涅亲自打了一对儿大雁。”
“啊啊——啊啊——”小弘晏开心地笑,还吐个泡泡以示回应他阿玛。
保康一抬眼看到他师祖温柔细致地小弘晏擦嘴角,眼睛一闪:“师祖,保康去写信告诉汗阿玛。”
“嗯,去吧。”
保康一走,清清估摸着儿子刚刚吃饱尿完一次,也行礼离开。
师祖一抬头看见小徒孙和徒孙媳妇都走了,对上小娃娃好奇的眼睛,微微笑开来。
…………
当年,保康这么大的时候,师祖就是这么抱着保康,保康长牙嘴里不舒服就爱吐泡泡,流口水,还爱动弹,师祖就时刻护着他,不厌其烦地给他擦口水。
那个时候,师祖还一点儿也不显老,大约四十出头的样子,照顾他一天也不见疲惫……
保康写信给他汗阿玛,写完后,呆呆地坐在书房里,沉浸在他的回忆里。
师祖,今年有七十岁了?!保康不知道师祖的生辰,也不知道师祖的具体岁数,只凭师祖的外貌和身体情况猜一猜。
他的师祖,七十岁了。
七月底的五台山,凉爽宜人,小鸟儿在窗台上叽叽喳喳,花儿盛开,太阳不薄不厚地铺洒开来满室温馨……都好似是安慰他,又好似是劝说他。
保康按按眉心,回神:“进来。”
赵昌听到王爷说话,麻利地进来,笑得花朵儿一般:“王爷,有信件。”说着话就双手送上。
保康拿过来一看,是太子的来信,随手就打开。
太子先充分表达自己忙碌一直耽误写信的愧疚,对弟弟一家去五台山避暑的羡慕,接着说明东北的形势,库页岛这边的形势,说明自己暂时还不能离开,担心他一走改革就进行不下去的事实。
“弟弟你不知道,那老家的老叔公老婶婶……哎,亏得是哥哥和你太子妃嫂嫂来这里,除了哥哥或者你来,换一个兄弟谁都吃不住他们。可谁家没几个不讲道理的亲友?皇家也有啊。
不光有,还有那一大帮子根本就不和你讲道理的老家亲戚。哥哥知道他们多年以来守在边境非常辛苦,哥哥也体谅他们,哎,哥哥能怎么办?闹就闹吧,只要同意改革就行……
哥哥在这里一年多,小娃娃满月也没能回去,哥哥很想汗阿玛,想家人,想看看小娃娃,有时候想得睡不着。可事情太多,都没有时间去想,日子也就这么过来了,特充实。
对了,偷偷告诉你,哥哥很幸福。
哥哥第一次体会到,亲自治理一个地方的“乐趣”,亲手将一个地方变得更好,亲眼看着她日新月异的变化,那种成就感和实打实的骄傲感,汗阿玛亲征我监国的时候都没有。
想那时候,哥哥只是憋着一口气出来京城来到这里,就觉得既然大清国需要朝廷需要,兄弟们都出发,大哥也出发,那哥哥作为皇家子弟之一,那也出发,那就去一趟东北……
哥哥也没想到,来到这里后会有这番体悟。
之前你问哥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太子,哥哥现在可以告诉你,哥哥想做一个实在的太子,哪怕不做太子,也做一个实在的皇子。回忆哥哥的前三十年人生,好似一场梦一样。
哥哥都做了什么?哥哥自己也说不出来。历史书上只记载那个太子做了三十多年太子,可这个太子有何事迹,有何功绩?哦,就做一个样板,一个摆设,做了三十多年啊……
很好笑是吧,哥哥回忆自己的人生,也觉得特可笑。 ↑返回顶部↑
保康一本正经脸:“师祖取得名字好。妙如诗美如画醇如酒,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如清晨的阳光弥漫在花间,沁人心脾,温馨浪漫,读之回味无穷,念之难忘……”
后面的“马屁”在他媳妇儿的微笑下停住,保康摸摸鼻子,发现师祖不搭理他,自个儿逗着赖在师祖怀里的胖儿子。
“阿玛的小‘鸿雁’果然是阿玛和额涅的小宝贝,阿玛当年可是给你额涅亲自打了一对儿大雁。”
“啊啊——啊啊——”小弘晏开心地笑,还吐个泡泡以示回应他阿玛。
保康一抬眼看到他师祖温柔细致地小弘晏擦嘴角,眼睛一闪:“师祖,保康去写信告诉汗阿玛。”
“嗯,去吧。”
保康一走,清清估摸着儿子刚刚吃饱尿完一次,也行礼离开。
师祖一抬头看见小徒孙和徒孙媳妇都走了,对上小娃娃好奇的眼睛,微微笑开来。
…………
当年,保康这么大的时候,师祖就是这么抱着保康,保康长牙嘴里不舒服就爱吐泡泡,流口水,还爱动弹,师祖就时刻护着他,不厌其烦地给他擦口水。
那个时候,师祖还一点儿也不显老,大约四十出头的样子,照顾他一天也不见疲惫……
保康写信给他汗阿玛,写完后,呆呆地坐在书房里,沉浸在他的回忆里。
师祖,今年有七十岁了?!保康不知道师祖的生辰,也不知道师祖的具体岁数,只凭师祖的外貌和身体情况猜一猜。
他的师祖,七十岁了。
七月底的五台山,凉爽宜人,小鸟儿在窗台上叽叽喳喳,花儿盛开,太阳不薄不厚地铺洒开来满室温馨……都好似是安慰他,又好似是劝说他。
保康按按眉心,回神:“进来。”
赵昌听到王爷说话,麻利地进来,笑得花朵儿一般:“王爷,有信件。”说着话就双手送上。
保康拿过来一看,是太子的来信,随手就打开。
太子先充分表达自己忙碌一直耽误写信的愧疚,对弟弟一家去五台山避暑的羡慕,接着说明东北的形势,库页岛这边的形势,说明自己暂时还不能离开,担心他一走改革就进行不下去的事实。
“弟弟你不知道,那老家的老叔公老婶婶……哎,亏得是哥哥和你太子妃嫂嫂来这里,除了哥哥或者你来,换一个兄弟谁都吃不住他们。可谁家没几个不讲道理的亲友?皇家也有啊。
不光有,还有那一大帮子根本就不和你讲道理的老家亲戚。哥哥知道他们多年以来守在边境非常辛苦,哥哥也体谅他们,哎,哥哥能怎么办?闹就闹吧,只要同意改革就行……
哥哥在这里一年多,小娃娃满月也没能回去,哥哥很想汗阿玛,想家人,想看看小娃娃,有时候想得睡不着。可事情太多,都没有时间去想,日子也就这么过来了,特充实。
对了,偷偷告诉你,哥哥很幸福。
哥哥第一次体会到,亲自治理一个地方的“乐趣”,亲手将一个地方变得更好,亲眼看着她日新月异的变化,那种成就感和实打实的骄傲感,汗阿玛亲征我监国的时候都没有。
想那时候,哥哥只是憋着一口气出来京城来到这里,就觉得既然大清国需要朝廷需要,兄弟们都出发,大哥也出发,那哥哥作为皇家子弟之一,那也出发,那就去一趟东北……
哥哥也没想到,来到这里后会有这番体悟。
之前你问哥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太子,哥哥现在可以告诉你,哥哥想做一个实在的太子,哪怕不做太子,也做一个实在的皇子。回忆哥哥的前三十年人生,好似一场梦一样。
哥哥都做了什么?哥哥自己也说不出来。历史书上只记载那个太子做了三十多年太子,可这个太子有何事迹,有何功绩?哦,就做一个样板,一个摆设,做了三十多年啊……
很好笑是吧,哥哥回忆自己的人生,也觉得特可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