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会的,锵锵很稳当。”锵锵一手撑在桌面上,另一只小手拍了拍桌子,郑重其事:“看,没问题。”
  “好吧,你试试自己吃。”姜宜凝虽然迟疑,但还是心大的把一双筷子递给他。
  那筷子是成年人用的,有点长。
  姜宜凝想了想,扭头问正惊讶看着锵锵的老板娘,笑着问:“您有没有短一些的筷子?给小孩子用的?”
  老板娘回过神,笑着夸:“这孩子可真机灵。哦,短一些的筷子,有,这个我们有。”
  说着她一溜小碎步跑回后厨,给锵锵拿了一双短一些的筷子。
  锵锵和姜宜凝两人都饿坏了。
  现在安顿下来,两人默不作声开始吃面。
  这碗阳春面,姜宜凝吃得特别舒服。
  因为阳春面没有浇头,一般来说,阳春面靠的是一碗好汤。
  这家餐馆的阳春面里面的汤确实不错,不过更让姜宜凝赞赏的,是面本身的劲道和美味。
  真的能吃出一点点麦子的清香,但又非常细腻顺滑。
  用来做面条的面粉肯定是下过大功夫的。
  难怪来这家餐馆吃饭的人宁愿排队等半天,也不去旁边可以马上吃饭的餐馆。
  能出来餐馆吃饭的人,差的是那几万块钱吗?
  姜宜凝美滋滋吃完一整碗,看见锵锵也吃完了。
  不是锵锵吃的多,而是这边阳春面的碗都不大,里面装的面条也就小孩子拳头大小那么一小坨,配上清汤,好看的像是艺术品。
  但是也贵得出奇。
  姜宜凝想到通货膨胀的问题,突然觉得口袋里那七块袁大头也不经花了。
  还是再换点物资吧。
  吃完阳春面,姜宜凝牵着锵锵的手走出小餐馆。
  她看了看表,才下午三点,还有大概两个多小时,老韩头才会来这边等他们回家。
  姜宜凝刚才向老板娘打听了这边卖东西的小店,决定去继续买东西。
  现在不去那些大百货公司,应该没有那么贵了。
  她先去中药铺子,买了一些看诊行医用的东西,比如药枕和药箱。
  然后问了好几个米粮铺子,才找到一点点陈年的粳米,不到十斤就要她一块袁大头。
  姜宜凝舍不得买,很惊讶地问粮铺的伙计:“……为什么这么贵啊?你们是没米了吗?”
  物以稀才为贵啊。
  “呵呵,这跟有没有米有关系吗?侬过几天再来,有小黄鱼都买不到米!”伙计趁着掌柜不注意,偷偷跟姜宜凝说:“侬还是去旁边的铺子买些二号粉吧,不然过几天真的什么都买不到了。”
  姜宜凝:“……为什么要买二号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