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作家奥义(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看见和字有关的东西,都恨不得砸墙的人,怎么可能有空写日记呢!
  还有,信纸上的话断断续续的,有些地方的表达,甚至还不通顺,还有把字写错的,那实在不像一个功底深厚的作家写出来的。
  但是落款,那个人却用“作家”的名称来形容自己,很明显,和那信纸里面的消极情绪不同,那家伙还是愿意去努力的。
  尽管不知道是否真的热爱,但他还是愿意在这条路继续打拼的,起码刘旭是这样想的。
  而秘密就藏在信纸里,第二次看到这些信纸的时候,刘旭就觉得不对劲了,因为信的水平,有些过于粗糙了。
  以华夏现在的教育水平,虽然还是很难让小孩子们,写出高水准有极强现实主义的作品,但也不至于错字连篇,语句不通。
  九年义务教育,谁都跑不了的,除非写这封信的人,还在上幼稚园,不过,那是不现实的。
  有一种人,看东西的时候,喜欢把那些有趣的,写的好的地方,通通忽略,只看那些乱七八糟,思维混乱的。
  有想法的人,认为自己的做法,是从木桶效应得来的灵感,他们觉得,一个好的作家,是对自己的作品极其负责认真的那种人。
  也许高潮部分,那些已成名的作者,都能写的非常棒,所以他们会出名,能吸引大量的人看。
  但是细节部分,有的时候就会被忽略了,而能做到那一点的人,他们认为才是真正的作家。
  刘旭也有这样的习惯,他看文章,也是把好的东西扔掉,只看那些不好的,不过,他的理由就不是很高大上了。
  “嫉妒”,刘旭就是有这样的感觉,他从小就不喜欢那些写的比自己优秀的人,所以他从来不看好的地方,只看不好的,然后挑错讽刺……
  那是小的时候不懂事,长大之后,他就没有这个习惯了,而这一次看到这篇文章,那种感觉突然再次升起。
  而这一次“嫉妒”的,居然是字迹,因为那人的字,写的比他要漂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