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过几日,村里也有些风言风语,大意就是说,金壶宁愿给宗族里这么多钱修宗祠,倒是给家里爹娘那么点银子,是不是这王家大房兄弟闹了矛盾?
  当着王家人不好说,背地里却不少人传得有鼻子有眼睛的。
  有人将这话传到了王永贵耳朵里,他当天就赶回村里,三兄弟聚齐,将王永富数落了一顿。
  王永平这才知道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也忍不住责怪王永富,当时接到信,怎么就不多想想,金壶这孩子,若不是极为难,怎么会跟家里说这话?
  就算家里没钱,怎么不跟他和王永贵说一声,多的不说,几百两银子还是能凑出来的,给金壶救个急也行啊?
  怎么就悄没声息的去信倒是责怪孩子了?这事做得也忒不地道了!
  兄弟俩将王永富这个做大哥的好生一顿说,让王永富差点没臊得钻地缝去。
  尤其是最后,王永贵还说了一句:当年大哥你怨恨娘偏心小妹,曾经跟咱们说,对你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如今看来,你这心也偏到胳肢窝了。
  说完,王永贵拉着王永平就走了,他回来还得去族里,自然也要捐点银子,还得替王家描补描补。
  他家金盘如今读书,将来要考科举的,这自己的名声和家里的名声可不能出纰漏。
  因此,王永贵跑到族长家里,跟族长唠了半日才出来。
  王家族长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又亲自去和那里正说了,过了几日,这些闲言碎语才被压了下去。
  加上金壶那边许诺的银钱也到位了,王家宗祠和修路一并开工,十分的新鲜热闹,谁还记得王家大房那点子事情?
  事后,人人也都只记得宋重锦和王永珠的好,记着金壶的人情。
  一时间,金壶在七里墩和石桥镇,那真是名声大振,人人都夸,谁不想自家的后生这般出息?
  教训起自家孩子来,都是跟金壶比,然后越想越气,再抽自家兔崽子一回。
  倒是闹得十里八乡的同龄后生,对金壶那真是恨得咬牙切齿的!这别人家的孩子真讨厌!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你后悔吗?
  更不用说七里墩了,如今谁不是说起金壶,都要竖起大拇指,只说他有他姑父和老姑的品格,不像是王永富的儿子,倒像是王永珠的儿子了。
  都羡慕王家,每一代都出一个顶梁柱一般的人物,王永富这一代是王永珠这个姑娘家,本以为王家这福气到王永珠也就到顶了。
  没曾想,到了下一代,又养出金壶这样的出色后生来,不说别的,就金壶这一手,不出意外,几十年里,这七里墩的后生都比不上。
  人人都说,金壶有这般出息,也得亏是跟着王永珠他们出去了,肯定是王永珠培养的好,和王永富是没啥关系的。
  不然,以王永富和林氏这样的爹娘,哪里能养得出这样出色的儿子来?
  这话传到王永富耳朵里,差点没气背过气去,先不说金壶做的这事,瞒着他和家里,就说这事办成了,有了好名声,不该说是父母教导有方吗?
  怎么都成了小妹的功劳了?感情和他没关系?
  王永富有些不服气,出门遇到人夸金壶,忍不住就要抱怨几句,这话一出口,就被人给顶回来,只说有这样的好儿子,偷笑都来不及,何必得了便宜还卖乖?
  又说王永富,有这样的儿子,好生享福就是了,若是还不满,只怕老天爷都要怪罪了。
  金罐去年成亲,他未来的岳家,还特意让他写信给金壶,让他们哥俩联络感情,别生分了,哥俩之间,还有隔夜仇不成?
  金罐倒是真写信了,金壶那边也接到了信。
  成亲那日,金壶人没来,也不过就送了一百两银票做为贺礼,也就罢了,多的一分没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