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2 / 4)
箭是倒钩,桓崇向外一拉,便感到筋肉撕裂的痛。为了方便行动,他索性将箭尾截去,再抬起头来,眼底里升腾起了一鼓遏制不住的怒气。
“回去!这儿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石韬一箭不中,又见桓崇部杀至面前。这回却是不用那参军提醒,他自己就慌忙道,“走,快走!你们务必要拦住桓崇,别让那厮靠过来!”
说罢,他拍拍马屁,一溜烟地带着先头部队逃窜了。
... ...
樊城追击,又是大捷。再汇同之前解围的消息一并传扬开来,桓崇俨然成为了荆州人的英雄。
“县主,你听说了吗?!”和无忧混得熟了,红药便恢复了她平日里爽利的性子。
她叽叽喳喳地,一面从篮子里取出新做得糕饼,一面道,“桓校尉,不,桓将军这回,可以立了大功劳的!他不止把那石韬打得落花流水,听说呀,那些羯人现在一听到桓将军的大名,就怕得不得了呢!”
无忧一早便从府中的通报中得知了这个消息,此刻再听红药绘声绘影地说了一遍,她眼睛一眯,不自觉地便在脑海中想象出了桓崇在战场上一脸冷漠的样子。
想着想着,她忽而一笑,却是轻声道了一句,“他呀...”
声音将完未完,细弱游丝,尾音幽幽地散入空气中,勾得人心痒痒的。
女郎双目流光,提到那个“他”的时候,更是眼角微弯,露出盈盈的暖光,好比温润的暖玉。
...郎情妾意,莫过如是了!
看着这样的无忧,红药自动自发地就脑补出来一场大戏,她忙顺着自己的思路安慰道,“县主别着急!陶公这里都是有规矩的,咱们这儿先是传来捷报,想来最晚再过半个月,桓将军他们便能归来武昌了!”
无忧无意识地“嗯嗯”两声,才反应过来似地道,“我...我哪里着急了?!”
“县主...不着急吗?!”红药是个直肠子,她愣了一下,望着无忧的脸蛋,面色古怪,“县主,你...你的脸都红了...”
“...诶?!”无忧呆了一呆,她用双手对着脸颊轻轻拍了几下,这才感到两侧那热烫的温度。
作者有话要说: 看来重见要下章才成了...
桓崇:(刀架在作者的脖子旁)我不想和那个王家的小子演对手戏,下章再见不着我媳妇...哼哼!
第83章
红药所言非虚。
战事结束,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 桓崇等人就从前线撤了回来, 于二月初抵达了武昌。
武将出阵,从来是生死难料、祸福未知。而对于武昌人而言, 从先吴大帝孙权开始,他们这座城池就不知见证了多少人的飞黄腾达,又目睹了多少人的马革裹尸。
然而,如今次樊城这般以少击众、战功显著的大捷,就算在见多识广的武昌人眼里,也算是罕见非常的一次胜仗了!
是故,英雄归来的消息刚一传开,武昌城内热闹得几乎要翻了天去。宵禁解除的一大早, 百姓们便自发地涌到了城门口,纷纷来迎。
大队的人马已经被安置在了城外的主营,桓崇、王恬, 以及前来接应的周光, 三名将领带了一队百人的护卫, 一路快马轻骑, 向城内而去。
刚进了城门,队伍的行进速度就放慢了。只见队伍最前的三人年纪轻轻,虽各自神态迥异, 却都是雄姿英发。而其中那个身穿白袍、不拘言笑的,不是桓崇,又是何人?!
陶侃深受武昌人爱戴, 陶家的将领也一向很有人气。此刻亲见了那以一当百的猛将,一干人众呼声连连,外加有大胆的女郎对着行伍里的军士们抛掷果蔬,随着队伍的行进,这里的气氛竟如滚水般沸腾开了!
... ...
干制蔬果往他们身上抛来的那刻,王恬的面上便显出了尴尬。 ↑返回顶部↑
“回去!这儿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石韬一箭不中,又见桓崇部杀至面前。这回却是不用那参军提醒,他自己就慌忙道,“走,快走!你们务必要拦住桓崇,别让那厮靠过来!”
说罢,他拍拍马屁,一溜烟地带着先头部队逃窜了。
... ...
樊城追击,又是大捷。再汇同之前解围的消息一并传扬开来,桓崇俨然成为了荆州人的英雄。
“县主,你听说了吗?!”和无忧混得熟了,红药便恢复了她平日里爽利的性子。
她叽叽喳喳地,一面从篮子里取出新做得糕饼,一面道,“桓校尉,不,桓将军这回,可以立了大功劳的!他不止把那石韬打得落花流水,听说呀,那些羯人现在一听到桓将军的大名,就怕得不得了呢!”
无忧一早便从府中的通报中得知了这个消息,此刻再听红药绘声绘影地说了一遍,她眼睛一眯,不自觉地便在脑海中想象出了桓崇在战场上一脸冷漠的样子。
想着想着,她忽而一笑,却是轻声道了一句,“他呀...”
声音将完未完,细弱游丝,尾音幽幽地散入空气中,勾得人心痒痒的。
女郎双目流光,提到那个“他”的时候,更是眼角微弯,露出盈盈的暖光,好比温润的暖玉。
...郎情妾意,莫过如是了!
看着这样的无忧,红药自动自发地就脑补出来一场大戏,她忙顺着自己的思路安慰道,“县主别着急!陶公这里都是有规矩的,咱们这儿先是传来捷报,想来最晚再过半个月,桓将军他们便能归来武昌了!”
无忧无意识地“嗯嗯”两声,才反应过来似地道,“我...我哪里着急了?!”
“县主...不着急吗?!”红药是个直肠子,她愣了一下,望着无忧的脸蛋,面色古怪,“县主,你...你的脸都红了...”
“...诶?!”无忧呆了一呆,她用双手对着脸颊轻轻拍了几下,这才感到两侧那热烫的温度。
作者有话要说: 看来重见要下章才成了...
桓崇:(刀架在作者的脖子旁)我不想和那个王家的小子演对手戏,下章再见不着我媳妇...哼哼!
第83章
红药所言非虚。
战事结束,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 桓崇等人就从前线撤了回来, 于二月初抵达了武昌。
武将出阵,从来是生死难料、祸福未知。而对于武昌人而言, 从先吴大帝孙权开始,他们这座城池就不知见证了多少人的飞黄腾达,又目睹了多少人的马革裹尸。
然而,如今次樊城这般以少击众、战功显著的大捷,就算在见多识广的武昌人眼里,也算是罕见非常的一次胜仗了!
是故,英雄归来的消息刚一传开,武昌城内热闹得几乎要翻了天去。宵禁解除的一大早, 百姓们便自发地涌到了城门口,纷纷来迎。
大队的人马已经被安置在了城外的主营,桓崇、王恬, 以及前来接应的周光, 三名将领带了一队百人的护卫, 一路快马轻骑, 向城内而去。
刚进了城门,队伍的行进速度就放慢了。只见队伍最前的三人年纪轻轻,虽各自神态迥异, 却都是雄姿英发。而其中那个身穿白袍、不拘言笑的,不是桓崇,又是何人?!
陶侃深受武昌人爱戴, 陶家的将领也一向很有人气。此刻亲见了那以一当百的猛将,一干人众呼声连连,外加有大胆的女郎对着行伍里的军士们抛掷果蔬,随着队伍的行进,这里的气氛竟如滚水般沸腾开了!
... ...
干制蔬果往他们身上抛来的那刻,王恬的面上便显出了尴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