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捧六印苏子会同 游虎牢四王谋秦(14 / 17)
时值秋日,天高云淡。
几位君上面丘而立,久久凝视面前的土丘。不见一株大树,只有齐腰深的荆棘和三五成簇的酸枣树满坡乱长,一不小心就有小刺扎上。坡上杂草丛生,茎叶多数黄了,在瑟瑟秋风中更见肃杀。
魏惠王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小片洼地里,有一间房子大小,像个鸟窝。显然,昔日穆王卫士高奔戎生擒的那只猛虎应该是被囚在那儿。盯一会儿,许是觉得仍未过瘾,魏惠王拨开荆棘,径走过去。
路过一棵酸枣树时,魏惠王外袍的裾角被酸枣枝挂住。魏惠王伸手去拨,恰又碰上一枚枣刺,刚好扎在中指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惠王天性幽默,许是有意制造悬念,回过头来,不无夸张地叫道:“此地设有机关,诸位仁兄快来救我!”
“我说魏兄,”楚威王乐不可支,“你这是明知前有虎,偏往虎前行啊!”
齐威王、韩昭侯皆笑起来。
昭侯赶上几步,小心拨开枣枝。
惠王得脱,瞧一眼中指,见有血流出,遂放进嘴里深吮一口,呵呵笑着回应楚王:“熊兄有所不知,魏罃这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又吮一口,眼角扫向齐、楚二王,“来来来,两位仁兄,既然走到一处了,何不再进几步,一探究竟呢?”
楚威王看一眼齐威王,半笑不笑道:“魏兄欲得虎子,田兄可有兴趣?”
齐威王反问:“熊兄意下如何?”
楚威王微微皱眉:“虎子当然想得,可??”指着那棵酸枣树,“此为何物,如此厉害?”
齐威王看一眼韩昭侯:“韩兄,这是你家地盘,熊兄有问了!”
韩昭侯笑应道:“田兄说笑了,熊兄见多识广,何能不识此物?”
楚威王紧走几步,在酸枣树前细审一时,轻轻摇头:“此物怪异,说楂不楂,说枣不枣,熊商孤陋寡闻,当真识不出呢。”
韩昭侯笑道:“熊兄已经说出了,还说不识?”
楚威王道:“你是说,此物是枣?”
此时正值酸枣成熟时节,枣枝上挂着累累果实,皆如樱桃大小,有红有青,有大有小。
韩昭侯顺手摘下一颗,递给楚威王:“熊兄若是不信,可以品尝!”
楚威王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只不朝嘴里送。
魏惠王见了,顺手摘一颗,“噗”地塞入口中,嚼几下,笑道:“熊兄,看把你吓的。此枣也叫寿枣,中原山中皆是,皮多核大肉少味美,常食之,可补血养肝,延年增寿。”
楚威王顺手将枣子塞进袖中,退到齐威王身边。
“咦,熊兄为何藏之不食?”魏惠王不解。
“此物既为韩兄相赠,熊商如何舍得?熊商欲将此物带回荆楚,种于后庭,细细赏之,慢慢品之,享用子孙万代,方不负韩兄一番美意哟。”楚威王半笑不笑道。
韩昭侯何能听不出话音,针锋相对:“熊兄怕是一厢情愿了!”
“哦?”楚威王的目光扫过来。
“熊兄可曾记得齐人晏婴使楚之事?”
听他提及那桩旧时公案,楚威王面上微微发烫,口中犟道:“晏婴使楚如何?”
韩昭侯眯起眼睛,似在背书:“晏婴使楚,吏缚二人过,谓楚王曰:‘此齐人也,坐盗。’楚王谓晏子:‘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对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说罢微微睁眼,嘴角绽出一笑,“熊兄欲将此山之枣植于荆楚,岂不是也存在水土之异呢?再说,此枣虽能补血养肝,却是刺多肉少,若是不留意??”瞧一眼魏惠王,“熊兄就会一如魏兄,以口吮血了!”
“哈哈哈哈!”楚威王大笑数声,“韩兄好说辞啊!”遂将那枚酸枣掏出,随手扔在地上,“既然如此,韩兄这粒小枣,熊商不吃也罢。”朝土丘望一眼,“不过,熊商也有一句话,不知韩兄想不想听?” ↑返回顶部↑
几位君上面丘而立,久久凝视面前的土丘。不见一株大树,只有齐腰深的荆棘和三五成簇的酸枣树满坡乱长,一不小心就有小刺扎上。坡上杂草丛生,茎叶多数黄了,在瑟瑟秋风中更见肃杀。
魏惠王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小片洼地里,有一间房子大小,像个鸟窝。显然,昔日穆王卫士高奔戎生擒的那只猛虎应该是被囚在那儿。盯一会儿,许是觉得仍未过瘾,魏惠王拨开荆棘,径走过去。
路过一棵酸枣树时,魏惠王外袍的裾角被酸枣枝挂住。魏惠王伸手去拨,恰又碰上一枚枣刺,刚好扎在中指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惠王天性幽默,许是有意制造悬念,回过头来,不无夸张地叫道:“此地设有机关,诸位仁兄快来救我!”
“我说魏兄,”楚威王乐不可支,“你这是明知前有虎,偏往虎前行啊!”
齐威王、韩昭侯皆笑起来。
昭侯赶上几步,小心拨开枣枝。
惠王得脱,瞧一眼中指,见有血流出,遂放进嘴里深吮一口,呵呵笑着回应楚王:“熊兄有所不知,魏罃这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又吮一口,眼角扫向齐、楚二王,“来来来,两位仁兄,既然走到一处了,何不再进几步,一探究竟呢?”
楚威王看一眼齐威王,半笑不笑道:“魏兄欲得虎子,田兄可有兴趣?”
齐威王反问:“熊兄意下如何?”
楚威王微微皱眉:“虎子当然想得,可??”指着那棵酸枣树,“此为何物,如此厉害?”
齐威王看一眼韩昭侯:“韩兄,这是你家地盘,熊兄有问了!”
韩昭侯笑应道:“田兄说笑了,熊兄见多识广,何能不识此物?”
楚威王紧走几步,在酸枣树前细审一时,轻轻摇头:“此物怪异,说楂不楂,说枣不枣,熊商孤陋寡闻,当真识不出呢。”
韩昭侯笑道:“熊兄已经说出了,还说不识?”
楚威王道:“你是说,此物是枣?”
此时正值酸枣成熟时节,枣枝上挂着累累果实,皆如樱桃大小,有红有青,有大有小。
韩昭侯顺手摘下一颗,递给楚威王:“熊兄若是不信,可以品尝!”
楚威王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只不朝嘴里送。
魏惠王见了,顺手摘一颗,“噗”地塞入口中,嚼几下,笑道:“熊兄,看把你吓的。此枣也叫寿枣,中原山中皆是,皮多核大肉少味美,常食之,可补血养肝,延年增寿。”
楚威王顺手将枣子塞进袖中,退到齐威王身边。
“咦,熊兄为何藏之不食?”魏惠王不解。
“此物既为韩兄相赠,熊商如何舍得?熊商欲将此物带回荆楚,种于后庭,细细赏之,慢慢品之,享用子孙万代,方不负韩兄一番美意哟。”楚威王半笑不笑道。
韩昭侯何能听不出话音,针锋相对:“熊兄怕是一厢情愿了!”
“哦?”楚威王的目光扫过来。
“熊兄可曾记得齐人晏婴使楚之事?”
听他提及那桩旧时公案,楚威王面上微微发烫,口中犟道:“晏婴使楚如何?”
韩昭侯眯起眼睛,似在背书:“晏婴使楚,吏缚二人过,谓楚王曰:‘此齐人也,坐盗。’楚王谓晏子:‘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对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说罢微微睁眼,嘴角绽出一笑,“熊兄欲将此山之枣植于荆楚,岂不是也存在水土之异呢?再说,此枣虽能补血养肝,却是刺多肉少,若是不留意??”瞧一眼魏惠王,“熊兄就会一如魏兄,以口吮血了!”
“哈哈哈哈!”楚威王大笑数声,“韩兄好说辞啊!”遂将那枚酸枣掏出,随手扔在地上,“既然如此,韩兄这粒小枣,熊商不吃也罢。”朝土丘望一眼,“不过,熊商也有一句话,不知韩兄想不想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