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报秦公陈轸使楚 育大才先生布道(12 / 17)
苏秦应道:“弟子明白了,审时度势,须用心眼,不能用肉眼。”
“是的,”鬼谷子冲他笑笑,“心眼也叫慧眼。口舌之学,在服天下;要服天下,须观天下;要观天下,须洞悉天、圣、人三道,须熟谙捭阖之术。你们四年所学,仅是嘴皮功夫,说人说家尚可,说国则显不足,若以之说天下,则贻笑大方。”
苏秦、张仪无不吸一口长气。
苏秦问道:“请问先生,何为天、圣、人三道?”
“天道为自然之道,也即宇宙万物的生克变化之理;圣道为人世之道,也即安邦定国、天下大同之理;人道为人生之道,也即安居乐业、为人立世之理。此三道相辅相成,失此离彼。远天道,圣道困;远圣道,人道难。”
诸人各陷深思。
张仪复问:“请问先生,何为捭阖之术?”
“捭即开,即言;阖即闭,即不言。捭阖之术,就是张口闭口之术,习口舌之学,知捭知阖,最是难得。”
张仪急道:“张口、闭口有何难哉?”
鬼谷子连连摇头:“难!难!难!”
苏秦问道:“请问先生,难于何处?”
“难于你必须知道何时应该张口,何时应该闭口;你必须知道应该张口时如何张口,应该闭口时如何闭口。宫廷之上,一句话入心,大功唾手可成;一句话说错,脑袋顷刻搬家。常言道,福从口入,祸从口出,讲的就是这个理儿。”
苏秦怔了一下,接问:“这??捭阖之术可有诀窍?”
“若要明白捭阖之术,先须明白捭阖之道。”
“何为捭阖之道?”
“捭阖之道,也即天、圣、人三道,就是宇宙万物的阴阳变化之理。万事万物离不开捭阖,也都可以用捭阖之道解析之。阳为捭,阴为阖;白昼为捭,黑夜为阖;开始为捭,终结为阖;善为捭,恶为阖;春夏为捭,秋冬为阖;月圆为捭,月缺为阖;向上为捭,向下为阖;长生、富贵、荣耀、安乐、利益、胜利、希望为捭,死亡、贫穷、毁弃、痛苦、损失、失败、失望为阖??”
“先生,”玉蝉儿抬起头来,若有所思,“可否这么说,凡与生相关,均为捭,凡与死相关,均为阖?”
“呵呵呵,”鬼谷子笑应道,“是有这么个意思,但捭阖之道远不止此,你们唯有慢慢体悟,方能明白其中妙趣。”
张仪再问:“捭阖之道,具体到口舌之中,可有因循法则?”
“当然有,”鬼谷子徐徐言道,“捭阖之道,其因循可依阴阳变化法则。万物或捭或阖,或捭中有阖,或阖中有捭。具体到口舌之学,其法则是,凡朝成功方向的谋划,均叫捭,凡朝挫败方向的谋划,均叫阖。”
张仪恍然大悟道:“先生之言,如开茅塞!”
“习口舌之学,捭阖之道就如一扇大门,你们唯从此门进入,方能领悟其中玄妙,方能掌握捭阖契机,方能知道何时张口,何时闭口,方能知道当开口时如何开口,当闭口时如何闭口。”
苏秦、张仪尽皆叹服:“弟子受教了!”
自于猴望尖得传捭阖大道,苏秦、张仪再也不提下山之事,于谷中日夜感悟。每有所得,二人就在一起研讨,精进神速。数月之后,二人观物察事一如玉蝉儿,学会了如何使用直觉。又过数月,他们竟也直追童子,学会了以心观物。
流光如梭,转眼又值深秋。朔风吹来阵阵寒意,催红漫山秋叶。秋叶一片片落下,鬼谷林中,部分树木已近光秃。
这日午后,玉蝉儿正在草堂看书,一股冷风呼啸着吹开房门,袭入草堂。玉蝉儿陡然受凉,情不自禁地打个喷嚏,起身关门,拿木棍顶上,返回洞中闺房,打开衣箱,取出一套秋衣加在身上。
玉蝉儿复至草堂,正欲坐下,听到天上传来大雁的“嘎??嘎??”叫声。
玉蝉儿的心儿就如被人揪住似的,只几步跨到门口,打开房门,冲到外面的草坪上。
玉蝉儿放眼望去,但见万里晴空点缀朵朵白云,一行大雁正从头顶掠过,排成“人”字队形飞过鬼谷。姬雪的声音亦随着一声声的雁叫响在耳边:“??雨儿,燕地遥远,阿姐这一去,此生怕是再难回来了。阿姐想念你时,就会把心里的话儿说予大雁,大雁最是守信,定会把阿姐的话儿一丝不差,全捎予你。雨儿,秋天到来时,只要你看到南飞的大雁,可要用心去听??”
玉蝉儿正在回想,雁阵已经掠过头顶,飞向南面山顶。玉蝉儿紧追几步,眼睁睁地看着雁阵没入山后,那串“嘎嘎”的叫声也渐响渐弱,再也听不到了。 ↑返回顶部↑
“是的,”鬼谷子冲他笑笑,“心眼也叫慧眼。口舌之学,在服天下;要服天下,须观天下;要观天下,须洞悉天、圣、人三道,须熟谙捭阖之术。你们四年所学,仅是嘴皮功夫,说人说家尚可,说国则显不足,若以之说天下,则贻笑大方。”
苏秦、张仪无不吸一口长气。
苏秦问道:“请问先生,何为天、圣、人三道?”
“天道为自然之道,也即宇宙万物的生克变化之理;圣道为人世之道,也即安邦定国、天下大同之理;人道为人生之道,也即安居乐业、为人立世之理。此三道相辅相成,失此离彼。远天道,圣道困;远圣道,人道难。”
诸人各陷深思。
张仪复问:“请问先生,何为捭阖之术?”
“捭即开,即言;阖即闭,即不言。捭阖之术,就是张口闭口之术,习口舌之学,知捭知阖,最是难得。”
张仪急道:“张口、闭口有何难哉?”
鬼谷子连连摇头:“难!难!难!”
苏秦问道:“请问先生,难于何处?”
“难于你必须知道何时应该张口,何时应该闭口;你必须知道应该张口时如何张口,应该闭口时如何闭口。宫廷之上,一句话入心,大功唾手可成;一句话说错,脑袋顷刻搬家。常言道,福从口入,祸从口出,讲的就是这个理儿。”
苏秦怔了一下,接问:“这??捭阖之术可有诀窍?”
“若要明白捭阖之术,先须明白捭阖之道。”
“何为捭阖之道?”
“捭阖之道,也即天、圣、人三道,就是宇宙万物的阴阳变化之理。万事万物离不开捭阖,也都可以用捭阖之道解析之。阳为捭,阴为阖;白昼为捭,黑夜为阖;开始为捭,终结为阖;善为捭,恶为阖;春夏为捭,秋冬为阖;月圆为捭,月缺为阖;向上为捭,向下为阖;长生、富贵、荣耀、安乐、利益、胜利、希望为捭,死亡、贫穷、毁弃、痛苦、损失、失败、失望为阖??”
“先生,”玉蝉儿抬起头来,若有所思,“可否这么说,凡与生相关,均为捭,凡与死相关,均为阖?”
“呵呵呵,”鬼谷子笑应道,“是有这么个意思,但捭阖之道远不止此,你们唯有慢慢体悟,方能明白其中妙趣。”
张仪再问:“捭阖之道,具体到口舌之中,可有因循法则?”
“当然有,”鬼谷子徐徐言道,“捭阖之道,其因循可依阴阳变化法则。万物或捭或阖,或捭中有阖,或阖中有捭。具体到口舌之学,其法则是,凡朝成功方向的谋划,均叫捭,凡朝挫败方向的谋划,均叫阖。”
张仪恍然大悟道:“先生之言,如开茅塞!”
“习口舌之学,捭阖之道就如一扇大门,你们唯从此门进入,方能领悟其中玄妙,方能掌握捭阖契机,方能知道何时张口,何时闭口,方能知道当开口时如何开口,当闭口时如何闭口。”
苏秦、张仪尽皆叹服:“弟子受教了!”
自于猴望尖得传捭阖大道,苏秦、张仪再也不提下山之事,于谷中日夜感悟。每有所得,二人就在一起研讨,精进神速。数月之后,二人观物察事一如玉蝉儿,学会了如何使用直觉。又过数月,他们竟也直追童子,学会了以心观物。
流光如梭,转眼又值深秋。朔风吹来阵阵寒意,催红漫山秋叶。秋叶一片片落下,鬼谷林中,部分树木已近光秃。
这日午后,玉蝉儿正在草堂看书,一股冷风呼啸着吹开房门,袭入草堂。玉蝉儿陡然受凉,情不自禁地打个喷嚏,起身关门,拿木棍顶上,返回洞中闺房,打开衣箱,取出一套秋衣加在身上。
玉蝉儿复至草堂,正欲坐下,听到天上传来大雁的“嘎??嘎??”叫声。
玉蝉儿的心儿就如被人揪住似的,只几步跨到门口,打开房门,冲到外面的草坪上。
玉蝉儿放眼望去,但见万里晴空点缀朵朵白云,一行大雁正从头顶掠过,排成“人”字队形飞过鬼谷。姬雪的声音亦随着一声声的雁叫响在耳边:“??雨儿,燕地遥远,阿姐这一去,此生怕是再难回来了。阿姐想念你时,就会把心里的话儿说予大雁,大雁最是守信,定会把阿姐的话儿一丝不差,全捎予你。雨儿,秋天到来时,只要你看到南飞的大雁,可要用心去听??”
玉蝉儿正在回想,雁阵已经掠过头顶,飞向南面山顶。玉蝉儿紧追几步,眼睁睁地看着雁阵没入山后,那串“嘎嘎”的叫声也渐响渐弱,再也听不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