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平定匪患(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手边是虞世基递来的消息,一封一封,都被杨坚装入扣着铜锁的盒中,藏在书架上的暗格。自伽罗离开,虞世基似也颇消沉了两日,得知杨坚有意平定洛州之患,主动请缨,前往洛州探查消息。
  一个月过去,如今该查的消息、该埋的暗线,虞世基都已按吩咐筹备完毕。
  杨坚立在案前,展开洛州舆图,将上头近二十处折冲府的位置标明,又选了其中一处,钻研其山势地理。
  洛州刺史是陈宣华的女婿李凤麟,那位早已投诚,棘手的是都督刘昉。
  刘昉也算是永安帝的大舅子,一母所生的妹妹凭着诞下皇子的功劳位居贵妃之位,加之天生丽质,极得圣心。刘昉也是凭了这层关系,从一位没落伯府的纨绔子弟扶摇而上,位居都督之职,手握洛州、灵州、宿州的军权,其中以洛州占地最广,设有折冲府二十余处,余下的灵州、宿州则只有十余处。
  理所当然的,刘昉的都督府便设在了洛州。
  早在永安帝未被北凉捉走时,刘昉便凭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是京城一霸,在洛州一带,更是说一不二,连同三州刺史,也都不放在他眼中。后来永安帝出征,带走了驻守京畿的左武卫大将军,却将刘昉留下,以做后应。杨忠趁机使诈,令埋伏多年的旧臣赵英夺得京畿兵权,而后借了禁军中棋子之力,在极凶险的情势下迅速回京,入主皇宫。
  除却陈宣华在朝堂文官中的力保,那位手握京畿兵权的赵英将军算是杨忠最大的筹码。
  杨忠即位之初便封了赵英侯位,予以重赏,将原先守将的家财尽数赏给赵英,并选其庶女入宫,算是额外加恩。但也仅此而已,对于手握军权的武将,杨忠多少会有戒心,不至于如姜家那般抬举提拔、赏识重用。
  赵英也识时务,多年埋伏算是报答杨忠的当年救命知遇之恩,得了侯位,便安分守着京畿,寸步不挪——倘若尚未收服的禁军哗变,生出事端,京畿守军便是杨忠最牢靠的倚仗,绝不可轻动。
  而洛州这位都督刘昉,也是看准了这情势,依旧作威作福,公然抗旨。
  这回所谓的匪类闹事,也不过是他随手安排,如同寻衅,也是威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