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四国来使(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来金拟旨,朕要问问王博彦,他是睡死了吗?”
  孟良荀的头微微垂着,毕恭毕敬的站在梁王身后承受着皇上的怒意,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心情不错。
  皇帝以为青州布政使王博彦是他的人,却不知道,此王早已非彼王了。
  吐蕃使臣本就是有所图,扮做大楚人朝京城来的,至于证明他们身份的路引,有手段的自然是不难得。
  王博彦自然是知道的,不仅他,川陕总督吴良起也有所察觉,可惜他这个人谨小慎微,等他下定决心上折子的时候已经晚了好几天。
  吐蕃的使臣已经到京城了,他的折子才送出去,于是皇帝在几日后看着那迟来的折子更堵心了。
  “孟良荀!”
  听到皇帝喊,孟良荀出列,躬身道:“皇上,臣在。”
  皇帝扫了他一眼道:“此次使臣进京,是你与太子在招待,如今太子那边抽不开身,吐蕃使臣就交由你全权负责,切莫怠慢了。”
  孟良荀应道:“臣遵旨!”话毕,又归队。
  皇帝看了一眼礼部尚书和万骁勇一眼道:“不出意外,四国使臣都要入驻留侯巷那边的行宫,你们两个务必配合好,不得出半点差错。”
  二人齐齐应了下来。
  礼部尚书姚公权乃是姚皇后嫡亲的兄长,当今国舅,又承国公爵位,身份足以镇压这些使臣。有他在,只要礼数上周全了,任那些人挑刺也挑不出个一二三来。
  而万骁勇这个九门提督就任重道远了,他就是那樽镇山石,姚公权搞不定的地方都需要他。
  说白了,这一文一武既是来招待使臣的,也是来威慑他们的。
  吩咐完了之后,孟良荀出宫,与姚公权和万骁勇一道带人去迎吐蕃的使臣。
  使臣都是不远千里而来,所以并不会直接进太和殿参拜,而是先行入使馆歇息,待四国使臣都到齐了,才会一并入宫。
  吐蕃来的是有着五辆马车的队伍,一辆车载着他们行走半路所用的物资,另一辆则是给皇帝的寿礼,前面三辆坐的是人。
  为首的一辆坐的是吐蕃的三王子藏普赞松,中间的一辆坐了两个中年男子,一个是赞松的谋士奥奇迩,还有一个则是他的舅舅,吐蕃王妃的亲大哥明系阿。
  最后面的一辆里面坐了一个满身缀着朝珠穿着窄腰胡服外搭白色皮草袍子的女子。
  这是此次他们要送进宫与大楚和亲的美人,吐蕃的公主阿菱悦。
  除了驾车的车夫,随行的还有十几个侍卫。
  孟良荀并没有亲自前去,而是直接去了留侯巷的使馆,那边已经有高丽和大理的使臣住了进去,接下来是吐蕃和楼兰,四国住在一条巷子里,虽然不再一个院子里,但是进出却要走同一扇大门,自然是要规划安顿好,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不知道是不是提前得到了风声,前两日都不在使馆的大理使臣和高丽使臣都在。
  孟良荀进了使馆,沿着东苑的琉潋池往前走,那边有御林军和九门提督的人,常玉潇和万骁勇今日都不在,他要去嘱咐一二。
  还未到尽头,一南一北两处便有人朝他走来。
  南边的向晚居住的是大理使臣,来的是大理的王子段谷一,当然还有他嫡亲的妹子。
  北边的凌波院住的是高丽使臣,来的是高丽王袁冲,也有一位公主。
  四国离大楚万里,但是虽然消息缓一些,知道的不是那么事无巨细,但是却是知道太子已经大婚。
  太子既已大婚,不说他的侧妃,就是侍妾也是炙手可热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