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第一次不顾几位大臣的反对,一意孤行这样做了,把两位皇子放在了火上烤。大皇子如坐针毡,二皇子度日如年。
  宫中孙皇后只给儿子传了一句话,沉住气。周贵妃知道后痛哭了一场,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儿子,又怪皇帝无情无义。去年这个时候她还是宠冠六宫的贵妃,现在只是个不问世事的闲散妃子,连谢贵嫔都爬到她头上去了。
  周贵妃哭过后就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掐尖要强,整日不大出宫门,只管守在自己宫里,甚至开始跟李太后学着吃斋念佛。
  日子晃着晃着,夏天又来了。
  正值六月伏天,沛哥儿已经一岁四个月多了,学会了走路,但走路的时候摆手有些不大自然,像只小鸭子一样摇摇晃晃。大夏天的,他就穿了一个红兜兜,光着两条小腿跑来跑去,跑的快了,动不动就吧唧摔一跟头。
  刘悦薇很多时候会让他自己爬起来,然后亲一口算奖励。
  天气太热,沛哥儿身上肉肉的,总是免不了出汗。刘悦薇晚上不在正院睡了,她去花园子旁边挑了个前后都能开门的屋子睡,穿堂风一过,夜里也能凉快点。
  枫哥儿整天来带着弟弟一起玩,非常享受弟弟跟在他屁股后面跑的感觉。
  刘悦薇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盯着金缕阁和年月楼的发展。
  青州棉现在销量很不错,每个月都有许多外地的客商们来找货。汪彩凤带着师傅们仔细研究,布匹的手感越来越好,每个月的盈利也越来越多。
  汪彩凤来找过刘悦薇,说要扩大规模,刘悦薇没同意。她一个郡主,开个小作坊火爆了,赶上好的时候一个月她都能落下上万两银子,再多挣点,怕就要招人眼。
  就这收入,刘悦薇也没独吞。刚入夏的时候,刘悦薇带着郑颂贤一起去了诚亲王府,把金缕阁的收益分了三成给刘文谦夫妇。
  刘文谦一个拒绝的字都没有,直接收下了。一个月二三千银子,也够支撑诚王府的许多开支了。有了亲爹做靠山,刘悦薇让汪彩凤多出些货,场地暂时就别扩了,闷声发大财才好。
  那头,皇帝给几个儿子分封之后,又开始给儿子们吩咐差事了。往常几个皇子们办差,都是皇帝吩咐什么都做什么,没有在哪个衙门里待过,这回,皇帝把几个儿子都塞进了六部。
  大皇子去了刑部,二皇子去了户部,三皇子去了工部,四皇子去了礼部,五皇子,五皇子被塞进了内务府。
  二皇子松了口气,这次终于没有落下他一个人。
  各个皇子们到了衙门后,立刻开始大展拳脚。如大皇子,去刑部第一天,就把刑部这几年重要的案宗都看了个遍,和刑部几位高官们拉起了关系。二皇子去了户部并未急着揽权,力求低调。三皇子一去工部就把建造皇陵的活儿接了过来,四皇子在礼部也变得更懂规矩了。
  刘文谦接手了五皇子,这个在兄弟们一向不出彩的小透明,和自己一样,被塞进内务府荣养了起来。
  刘文谦带着五皇子理清了内务府的关系,给他安排了一些小差事,五皇子高高兴兴地干了起来。
  到五叔手底下当差,五皇子非常高兴,有时候赶上休沐日,他还会去诚亲王府坐坐,并让五皇子妃给魏氏准备了一些小孩子用的东西。郑颂贤在诚王府还碰到过五皇子两次,和他攀谈才发现,五皇子文才非常出众,对四书五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郑颂贤知道,圣人之言非是经历过坎坷和磨难的人才能理解的更透彻,五皇子自小遭受了许多白眼,宫人都敢克扣他的份例,他并没有因此而愤怒,或是变得性情暴戾,始终心平气和地接受一切不公平对待。
  人心都是肉做的,都说五皇子软弱可欺,但谁知道他在受了无数委屈之后心里的感受呢。若不是有许多切肤之痛,也不会有这么深的领悟吧。
  五皇子平生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去参加科举,他有时候幻想,要是自己出生在民间,就算没有生母,就算是个庶子,如果科举有所斩获,也能出人头地吧?可惜他是皇子,和兄长们在一起时,他故意把文章写的乱七八糟,把诗句写的平平无奇。
  他挺羡慕郑颂贤的,可以头悬梁锥刺股读书,可以奋力一搏,父母妻儿甚至岳父母乃至整个皇族,都很喜欢他,等明年春闱他再中个进士,人生真是圆满了。
  五皇子知道五叔一家子不掺和皇族斗争,和郑颂贤聊天时也不藏拙。他头一次感觉到这样畅快,可以敞开了和人谈论学问,谈论君子之道,讨论治国之道。当然,郑颂贤没做官,在治国之道上的见解还不够深刻,但他是解元,是国子监最优秀的一批学生,自然有可取之处,五皇子和他说的也很投机。
  刘文谦见这个侄子淡泊的很,没有野心,没有生母扶持,妻族也不出彩,也乐意和他来往。
  有了正经差事,也有了爵位,五皇子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很满意了。至于皇位什么的,谁爱争谁争去吧。
  第89章 得麟儿赈灾之功
  刘悦薇的日子波澜不惊地往前走, 没过多久,忽然收到老家来的信。
  信上主要说了两件事情,一是郑颂仁考上了举人, 虽然名次比较落后, 好歹也算是中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