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琴白了一眼继续同淑妃身边的宫女聊天,“和我家主子一样懦弱。”
  “可不,怪不得你们贵妃重用她。”
  **
  寝殿里头,于心然不知道外面有人在骂她的,正用功背书,她这辈子背过的就只有三字经。
  “惟王建宫,辩方正未......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摘自《周礼》)
  于心然捂着耳朵,一门心思地背着,大宰一人,小宰二人,宰夫......宰夫几个来着?
  嗷,什么东西嘛!将书往边上一扔,皓腕撑到额头上,痛苦地闭上眼睛,实在是背不下来。可皇命不可违啊,想了想又很怂地捡回来,翻到第一页继续背。
  第二日中午,于心然准时被叫去了书房,在门口等里头的大臣出来以后她才进去。皇帝也忙了一上午,才歇下来喝口茶。
  前头的那个是刑部的尚书,因着华长明的案子毫无进展,皇帝训斥了一通,此刻见到于心然倒和颜悦色起来,“贵妃来了。”全然没有昨日审问她时的气势。
  难道他已经忘记背书这回事了?于心然心存侥幸。
  “贵妃书背得如何了?”
  听了这话,于心然立马否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皇帝高深莫测、心思缜密,怎么可能那么好糊弄。可是她就是背不出来啊!昨天她熬夜点灯背到凌晨丑时,背不出来就是背不出来,别说是《周礼》第一篇,其中一小篇她都被绕得脑袋昏昏。
  “臣妾背不出来。”于心然实话实说。
  皇帝侧过头翻了翻袖口,漫不经心道,“爱妃聪慧,不必谦虚。”说完他起身去书架前找出另外一本《周礼》翻开。
  “开始吧。”
  于心然十八年的生命里,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在君王面前背书,若是知道有这么一天,她从小时候起就会拿着《周礼》不撒手,今日在他面前通篇背诵!
  白皙的脸上有些不服气,但也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惟王建宫,辩方正未......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亨人......”(摘自《周礼》)
  皇帝修长的手翻过一页,公事公办的模样,“继续。”
  “司会,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这一篇开头格外难背,于心然勉强背出些来,而后一个字想不起了。
  皇帝闲适地坐在木塌上,眼睛盯着《周礼》,听她背书比批复公文的时候还要专心。
  “嗯”于心然低着头,“臣妾熬夜背的......”
  皇帝合上书抬眸,“熬夜就背了这么几句?”嫌弃之意溢于言表。
  “......臣妾向来愚钝。”
  皇帝又别开眼,一副“看你也就这么点能耐了的神情”。
  “那臣妾告退了。”于心然破罐子破摔,她就是背不出来,皇帝还能杀了她不成,反正也是相看不顺眼,她走就是了。
  皇帝并不点头,反而伸出手将《周礼》递到于心然面前,指了指空着的御案,“天官冢宰篇,十遍,去那抄。”
  一听这话,于心然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垮了,谢清什么时候能不病了?作为宠妃就算躲着皇后也不能不来侍奉皇帝啊,否则他天天抓着她不停地罚。
  于心然眼泪都要沁出来了,她要不要现在就跪下认罪?不要再嘴硬了!皇帝这么折腾她不就是逼着自己主动认罪吗?好痛苦啊。纵然心里百转千回,于心然恭敬地接过《周礼》,“臣妾遵命。”
  黄花梨木制成的御案端正宽大,四周的纹饰更是巧夺天工,右前方是玉玺和皇帝昨夜批复好的奏折。左手边还放着前几日阅过的考生文章。淡淡的木香混合着墨香,原来独自坐在御案前是这么舒适。
  砚台上搁着御笔,笔管质为素雅青玉,是皇帝平日里十分钟爱的文房四宝之一。于心然小心地执起,笔管凉凉得很衬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