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对峙(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棠:“如何能证明他当时一直坐在值班位置上?”
  “大门上设置有个方形孔,是专门为门外的锦衣卫观看门内动静用的,锦衣卫们可以作证。”
  “他们会一直盯着里面看吗?”
  “那倒不会,不过每隔一刻钟左右会看一次。”说完范仲通看了皇帝一眼,接着道:“当然,如果熟知暗关密码和地形,一刻钟内确实是可以做到把东西偷到手,但是当时守卫在楚德宫的锦衣卫并没有发现任何动静,而且那位守馆员并不会武功。”
  宋棠沉吟了片刻,看向皇帝道:“皇上,照目前所知的线索来看,有两种可能——1、此案乃外面的人与守馆员、锦衣卫三方合作,里应外合。2、此乃一个对皇宫地形以及青铜器馆各处暗关非常熟悉的人所为,且他可能会隐身术或者蒙蔽他人耳目的幻术,因此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东西偷走。”
  郭东乘皱了皱眉。
  她只用了一个下午不到的时间就得出了这个推测,而他当时可是整整实地调查了一天一夜才得出相似的推断来。
  范仲通听完微微一笑,隐约觉得照这么下去事情兴许还有希望。
  皇帝则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皇帝才说:“这推理听起来不无道理,但是作案动机呢?什么样的动机值得他们竟敢打皇宫藏品的主意?”
  皇帝没待宋棠回答便看着郭东乘问:“郭爱卿,你说说吧。”
  郭东乘忙上前两步说:“实不相瞒,这正是微臣近日苦苦思索的地方,”他顿了顿,接着道,“从可行性来讲,守馆员、锦衣卫与外面的人里外结合是最行得通的,可是正如先前宋姑娘所推测的那样——守馆员不会傻到做这种自毁前程并且牵连家属的事,除非他是被逼的。最大的可能还是一个熟悉皇宫地形和暗关且身怀绝技的人所为。”
  皇帝:“那你觉得最有可能干这事的人是谁?”
  郭东乘斟酌了一下,道:“微臣暂时还没有想到。”
  此时,其实四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住在静园的太后及其贴身公公张公公。
  太后非今上的亲生母亲,乃先皇生前十分宠爱的贵妃,姓蓝,名香华,在先皇后去世了几年后先帝才下旨升她为太后的。后不久先帝也过世了。
  她虽非今上的生母,但待今上一向极好,又是个深明大义的人,所以得到了今上的孝敬。
  她本身生有一儿一女,但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病逝了,女儿也早早便远嫁西域,所以她跟今上接触得最多。自先皇过世后,一向喜好安静的她便向今上请求搬到郊外去住。
  反正现在后宫有皇后管,且皇后似乎在治理后宫方面挺有手段,所以她不想再继续住在宫里。
  今上便应她的要求在城郊建了一座庄园,并亲自起名为静园,让她在里面安心养老。
  其实说起来她今年也才不过48岁,容貌也保养得像才40出头的人,但她的饮食作息已全部照着60岁的人来安排了。
  今上很孝敬她,尽管她搬到城郊那么远的地方住了,但他依然在每个月的十五日带着皇后到静园来向她请安,并且陪她吃顿饭才走。
  有时皇帝太忙抽不开身,也会让皇后去。
  九天灵珠鼎失踪后,郭东乘曾问皇帝允不允许大理寺的人去静园搜查,皇帝摇了摇头。
  然后,于当天下午,皇帝亲自带了十来人去静园,先将九天灵珠鼎失踪的事跟太后讲了,接着明确表示——此案影响巨大,因此于公于私静园都需要搜查一遍。
  太后当即便应允了。
  这十来人便将静园里里外外查了个遍,结果一无所获。
  于是皇帝赶忙向太后赔罪。
  太后确实没有理由这么做,何况静园里没找到鼎,可是,眼下在世的熟悉皇宫地形和青铜器馆暗关密码的人除了皇帝、范仲通、博物馆馆长、副馆长以及三位守馆员外,就是太后和张公公了。
  无疑,太后和张公公可疑,但是却缺乏这么做的理由和证据,所以除了那次皇上亲自带人去静园搜以外,之后不曾有其他人去打搅他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